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2018年5月-2023年5月期间收治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设为观察组(40例,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和对照组(40例,使用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甲状腺功能[游离三碘钾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以及促甲状腺激素(TSH)]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FT3、FT4以及TSH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FT3、FT4水平高于对照组,TS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的治疗中,相比传统开放手术,超声引导下的微波消融效果更为显著,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微波消融 传统甲状腺手术 良性肿瘤
  • 简介:摘要:口腔内科临床患者常因多种疾病导致疼痛,如何有效管理这些疼痛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本文通过系统综述口腔内科疼痛管理的相关文献,分析了现有疼痛管理策略的优势和不足。研究方法包括文献检索、数据分析以及临床病例分析。结果显示,综合运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干预是当前较为有效的疼痛管理策略。其中,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和局部麻醉剂在药物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物理治疗如冷敷、热敷和物理按摩能显著缓解疼痛症状;心理干预通过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也有助于疼痛的管理。研究意义在于提供了一套科学、全面的口腔内科疼痛管理策略,为临床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了有力支持,并为未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 标签: 口腔内科 疼痛管理 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LXDC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促进胃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检索GEPIA和TCGA数据库,分别筛选在胃癌中高表达(tumor/normal>2)以及与胃癌临床预后显著相关的基因进行重合分析,通过热图分析及高表达预后差原则确定研究目的基因。采用qRT-PCR法和免疫印迹检测目的基因在30例临床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情况。通过转染干扰siRNA敲低目的基因表达后,利用MTT法细胞增殖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周期实验分别验证目的基因对胃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及细胞周期的影响。通过生物信息学数据库检测分析与目的基因共表达参与的信号通路,探索目的基因在胃癌中发挥功能的潜在分子机制,并行进一步验证。结果胃癌组织中PLXDC2 mRNA(5.62±1.35)和蛋白(4.13±0.35)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mRNA(4.22±0.86)和蛋白(1.24±0.23)水平(均P<0.001);随着胃癌恶性程度增加,PLXDC2表达逐渐升高,且具有高表达预后差的临床特征(P<0.05)。转染培养5d时,siPLXDC2#1组(0.41±0.05)和siPLXDC2#2组(0.35±0.07)BGC-823细胞增殖速率较siCTL组(0.58±0.08)显著减缓(P<0.01)。siPLXDC2#1组(0.49±0.07)和siPLXDC2#2组(0.21±0.04)细胞克隆形成率显著低于siCTL组(1.00±0.01)(F=218.773,P<0.001),细胞周期显著阻滞在G1期。siPLXDC2#1组和siPLXDC2#2组细胞中p-PI3K和P-AKT水平均较siCTL组显著降低(均P<0.001),总PI3K和AKT表达不变。在siPLXDC2组细胞中共转染pcDNA3.1-PLXDC2,显著逆转了siPLXDC2对胃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及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细胞水平基本恢复至正常。结论胃癌中PLXDC2高表达,其可能通过调控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加快细胞周期进程,进而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

  • 标签: 胃癌 PLXDC2 增殖 克隆形成 PI3K/AKT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TP荧光微生物检验技术在医院医务人员手表面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选择我院50名医务人员,采用ATP荧光微生物检验技术,微生物培养法对其手部表面微生物进行检测。结果:当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含量较多时,随着菌数的增加,ATP含量也相应升高。以菌数对数值为横坐标,ATP含量对数值为纵坐标进行线性拟合,菌数对数与ATP含量对数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两种方法对医务人员手部卫生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P荧光微生物检验技术能够用于评估医务人员手部微生物污染情况,结果与常规微生物培养法基本一致,可在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ATP荧光微生物检验技术 医务人员手表面微生物 检验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罂粟碱片应用于糖尿病足治疗中对创面愈合情况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罂粟碱片治疗,对两组创面愈合情况、氧化应激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创面面积、创面深度均降低(P

  • 标签: 盐酸罂粟碱片 糖尿病足 创面愈合 氧化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罂粟碱片应用于糖尿病足治疗中对创面愈合情况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罂粟碱片治疗,对两组创面愈合情况、氧化应激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创面面积、创面深度均降低(P

  • 标签: 盐酸罂粟碱片 糖尿病足 创面愈合 氧化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以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例,时间为2019.12-2021.02之间,将80例按照不同干预分为2组(各组40例)。对比组常规营养护理,实验组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比较2组营养状况、并发症率及满意度。结果:2组对比营养状况、并发症率及满意度等数据后发现实验组更优,经统计数据差异有意义(P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獐牙菜苦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DPN)大鼠的疗效。方法随机将32只SD大鼠(SPF级)分4组:空白对照组、DPN模型组、獐牙菜苦苷治疗组以及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NOXs)抑制剂组。在造模成功后第1天(D1)、第7天(D7)、第14天(D14)用药后2 h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糖、热辐射缩足潜伏期、鼠尾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以及鼠尾血流灌注量测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DPN组大鼠血糖升高、热刺激潜伏期缩短、鼠尾的血流灌注量以及鼠尾SNCV下降(P<0.05)。相比之下,在经过獐牙菜苦苷或者NOXs抑制剂药物干预后,2组热刺激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鼠尾的血流灌注量增加(P<0.05),鼠尾SNCV加快(P<0.05)。獐牙菜苦苷可以降低血糖(P<0.05),NOXs抑制剂并无调节血糖功能(P>0.05)。鼠尾SNCV在D1天,獐牙菜苦苷组优于NOXs抑制剂组。其余指标两个治疗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獐牙菜苦苷可以调节血糖,提高痛域,增强肢体神经血液灌注,营养神经,提高SNCV治疗DPN。

  • 标签: 獐牙菜苦苷 糖尿病周围神经痛 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
  • 简介:摘要报道1例罕见的新生儿肺间质肿瘤。男性新生儿,出生1 d因呼吸困难就诊, 影像学诊断新生儿肺炎,左胸腔占位,疑先天性肺隔离症和肺囊肿。病变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诊断为胎儿肺间质肿瘤(FLIT)。该报道旨在引起儿科和病理医师对新生儿FLIT的认识、关注和研究,以积累更多的循证医学数据,避免不适当诊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泊酚对人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丙泊酚对人胃癌MGC-803和HGC-27细胞活力的影响。将MGC-803细胞分为对照组和丙泊酚组,Hoechst 33258染色和电镜检测两组细胞凋亡率,Transwell实验检测两组细胞迁移率和侵袭率。随后将细胞分为对照组、丙泊酚组和丙泊酚+miR-195i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细胞中miR-195相对表达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JAK/STAT)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0、1、5、10、20 mg/L丙泊酚作用24 h,MGC-803细胞活力分别为(100.00±4.96)%、(94.63±3.15)%、(77.38±6.73)%、(63.82±8.42)%和(35.94±7.0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148,P<0.001),与0 mg/L丙泊酚相比,5、10和20 mg/L丙泊酚作用下细胞活力显著降低(均P<0.05)。同时丙泊酚作用48和72 h也可显著降低MGC-803细胞活力。HGC-27细胞中也检测到类似的结果。Hoechst 33258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阳性细胞百分率为(3.73±1.81)%,丙泊酚组为(25.44±1.0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15,P<0.001)。电镜结果显示,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为(4.60±1.36)%,丙泊酚组为(28.15±1.99)%,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729,P<0.001)。Transwell结果显示,对照组细胞迁移率为(53.94±4.62)%,丙泊酚组为(21.28±3.98)%;对照组细胞侵袭率为(62.38±6.75)%,丙泊酚组为(33.81±4.92)%,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628,P<0.001;t=6.418,P<0.001)。qRT-PCR结果显示,对照组、丙泊酚组、丙泊酚+miR-195i组miR-195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8±0.09、1.24±0.22、0.63±0.16,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547,P=0.001);与对照组相比,丙泊酚组细胞miR-195表达显著增加(P<0.001)。与丙泊酚组相比,丙泊酚+miR-195i组细胞miR-195表达显著降低(P<0.001)。蛋白质印迹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丙泊酚组、丙泊酚+miR-195i组磷酸化Janus激酶1(p-JAK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18±0.36、0.27±0.08、0.58±0.11,3组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3±0.16、0.21±0.07、0.72±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655,P<0.001;F=2.520,P<0.001);与对照组相比,丙泊酚组细胞p-JAK1和p-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01;P=0.001);与丙泊酚组相比,丙泊酚+miR-195i组细胞p-JAK1和p-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03;P=0.004)。结论丙泊酚可抑制胃癌细胞MGC-803的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丙泊酚促进miR-195表达并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 标签: 胃肿瘤 二异丙酚 细胞增殖 肿瘤侵润 miR-195
  • 简介:摘要本研究纳入252例原发性IgA肾病(IgAN)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肾穿刺时血清IgM中位数水平分为低IgM水平组和高IgM水平组。结果示低IgM水平组(<1.015 g/L)患者的年龄、男性占比、血尿素氮、血尿酸、尿蛋白量、收缩压、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占比、肾脏病理肾小管萎缩或间质纤维化分型占比较高IgM水平组高,血清IgG、C3水平较低(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低IgM水平组肾脏累积生存率低于高IgM水平组(χ2=7.123,P=0.00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IgM水平是IgAN患者肾脏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提示低血IgM水平IgAN患者的临床及肾脏间质病理改变更严重,低IgM水平是IgAN患者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肾小球肾炎,IgA 病理学,临床 预后 血清IgM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不合并糖尿病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和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的生存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2月1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或动静脉移植(arteriovenous graft,AVG)起始行HD(hemodialysis-arteriovenous fistula/arteriovenous graft,HD-AVF/AVG)或PD且维持透析≥3个月的非糖尿病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截至2019年5月1日。根据患者起始的透析方式,将患者分为HD组和PD组。应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的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应用逆概率处理加权法(inverse probability of treatment weighting,IPTW)消除组内混杂因素的影响。结果共纳入患者371例,其中HD组113例(30.5%),PD组258例(69.5%)。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中,年龄、体重指数、合并脑血管疾病、Charlson合并症指数(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CCI)、血钾、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的标准均数差(standard mean difference,SMD)值均大于0.1,逆概率处理加权后SMD值下降,绝大部分小于0.1,说明加权后组间均衡性良好。加权前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全因死亡的累积生存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0.094,P=0.759)。利用IPTW消除组内混杂因素的影响后,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全因死亡的累积生存率之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2.090,P=0.150)。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以全因死亡为结局,透析方式(PD/HD,HR=1.171,95% CI 0.426~3.223,P=0.760)对不合并糖尿病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生存率无显著影响。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透析方式(PD/HD,HR=1.460,95%CI 0.515~4.144,P=0.477)对不合并糖尿病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生存率仍无显著影响,高血浆白蛋白(HR=0.893,95% CI 0.813~0.981,P=0.019)是不合并糖尿病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生存的独立保护因素。逆概率处理加权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透析方式(PD/HD,HR=1.842,95%CI 0.514~6.604,P=0.348)对不合并糖尿病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生存率无显著影响。结论不合并糖尿病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HD和PD的累积生存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肾透析 腹膜透析 预后
  • 简介:摘要血清糖抗原19-9(CA19-9)和癌胚抗原(CEA)检测具有便捷、快速、成本低、易普及、等优点,在基层医院中容易实现。本研究回顾性分析金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血清CA19-9和CEA对胰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表明,胰腺癌患者的血清CA19-9水平高于非胰腺癌患者,在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CA19-9的阳性表达率高于CEA的阳性表达率。血清CA19-9在基层医院对胰腺癌患者的筛查价值更高,CEA对病期进展的评估有辅助作用。

  • 标签: CA19-9 CEA 胰腺癌 基层医院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腹腔镜辅助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与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在低位直肠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11月接受TME的83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资料,其中TaTME组41例,TME组42例;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胃肠指标、肛门功能评分等采用(±s)表示,独立t检验;并发症等计数资料行χ2或秩和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行log-rank检验;P<0.05为检验水准。结果TaTME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多于TME组,术后恢复指标优于TME组(P<0.05)。TaTME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3%小于TME组19.0%(P<0.05)。术后1个月,两组血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均不同程度降低,TaTME组优于TME组(P<0.05)。术后6个月,TaTME组肛门失禁Wexner评分明显低于TME组(P<0.05);术后12个月时两组评分无差异(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肛门功能Kirwan分级比较,TaTME组肛门功能良好率优于TME组(P<0.05)。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发现,术后2年两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TaTME治疗低位直肠癌术中安全、可行,其整体疗效优于TME,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直肠肿瘤 肠系膜 腹腔镜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