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肠息肉采用肠镜治疗的方法与预后情况评价。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4月-2023年6月于我院消化外科收治的72例大肠息肉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机制分组,分为探讨组与惯例组,各36例。探讨组实施无痛肠镜治疗,惯例组实施常规肠镜治疗。比较组间疼痛评分、治疗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即刻,组间疼痛评分经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5min、30min,探讨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惯例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探讨组治疗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惯例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镜是治疗大肠息肉的首选方式,无痛肠镜的治疗效果更加理想。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野百合碱、倒千里光碱和千里光宁3种吡咯烷生物碱(PA)所致的急性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小鼠模型,并对3种模型进行评价。方法将48只雄性C57小鼠分为4组:对照组、野百合碱组、倒千里光碱组和千里光宁组(每组12只),分别予以PBS(300 μL)、野百合碱溶液(800 mg/kg)、倒千里光碱溶液(100 mg/kg)、千里光宁溶液(100 mg/kg)灌胃1次。于灌胃后24 h分析4组小鼠死亡数、成模数、肝功能和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Bonferroni法、卡方检验。结果灌胃后24 h时野百合碱组、倒千里光碱组、千里光宁组分别死亡0、9、0只,存活小鼠成模9、3、6只,3组死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734,P<0.05),成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36,P>0.05)。野百合碱组、倒千里光碱组、千里光宁组ALT水平分别为(111.72±37.62)、(562.97±242.42)、(3 891.40±1 009.44) U/L,AST水平分别为(156.96±64.95)、(331.22±120.83)、(2 107.55±532.80) U/L,TBil水平分别为(41.66±10.42)、(79.43±18.45)、(120.80±17.44) μmol/L,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1.40±10.98) U/L、(34.66±13.00) U/L、(16.91±2.89) 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onferroni法,P均<0.008 3);倒千里光碱组与千里光宁组ALT、AS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onferroni法,P均<0.008 3),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 3);倒千里光碱组与野百合碱组TBil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onferroni法,P=0.002),ALT、AS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08 3);千里光宁组与野百合碱组ALT、AST和TBil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onferroni法,P均<0.008 3)。野百合碱组、倒千里光碱组、千里光宁组小鼠肝组织可见肝细胞凝固性坏死,中央静脉内皮下出血,肝窦扩张,红细胞淤滞于肝血窦中,正常的小叶结构被破坏;野百合碱组和倒千里光碱组主要表现为肝腺泡3区肝细胞坏死、肝窦扩张淤血;千里光宁组主要表现为肝腺泡1区和2区肝细胞坏死和淤血。野百合碱组成模小鼠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为中、重度,倒千里光碱组、千里光宁组均为重度。结论成功建立了野百合碱、倒千里光碱和千里光宁3种PA所致小鼠急性HSOS模型,其中野百合碱更合适。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可切除肺鳞癌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05年1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复发转移(Ⅲa~Ⅳ期)肺鳞癌患者35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生存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明确预后独立影响因素。结果350例肺鳞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6.7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化疗线数、化疗疗效、是否放疗、化疗前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是否骨转移、是否脑转移和是否肝转移与晚期肺鳞癌患者的预后有关(均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ECOG评分(HR=1.855,95% CI为1.063~3.239, P=0.030)、既往是否行肺切除术(HR=0.476,95% CI为0.302~0.751,P=0.001)、一线化疗疗效(疾病稳定:HR=0.293,95% CI为0.159~0.540,P<0.001;完全缓解+部分缓解:HR=0.223,95% CI为0.120~0.413,P<0.001)、化疗前CRP(HR=1.715,95% CI为1.080~2.723,P=0.042)、LDH(HR=1.116,95% CI为0.780~1.596,P=0.002)、CEA(HR=1.855,95% CI为1.361~2.528, P<0.001)、是否肝转移(HR=2.453, 95% CI为1.461~4.120, P=0.001)是不可切除肺鳞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影响影响因素。结论ECOG评分、既往是否行肺切除术、一线化疗疗效、化疗前CRP、LDH及CEA水平、是否发生肝转移是晚期不可手术肺鳞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可切除肺鳞癌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05年1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复发转移(Ⅲa~Ⅳ期)肺鳞癌患者35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生存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明确预后独立影响因素。结果350例肺鳞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6.7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化疗线数、化疗疗效、是否放疗、化疗前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是否骨转移、是否脑转移和是否肝转移与晚期肺鳞癌患者的预后有关(均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ECOG评分(HR=1.855,95% CI为1.063~3.239, P=0.030)、既往是否行肺切除术(HR=0.476,95% CI为0.302~0.751,P=0.001)、一线化疗疗效(疾病稳定:HR=0.293,95% CI为0.159~0.540,P<0.001;完全缓解+部分缓解:HR=0.223,95% CI为0.120~0.413,P<0.001)、化疗前CRP(HR=1.715,95% CI为1.080~2.723,P=0.042)、LDH(HR=1.116,95% CI为0.780~1.596,P=0.002)、CEA(HR=1.855,95% CI为1.361~2.528, P<0.001)、是否肝转移(HR=2.453, 95% CI为1.461~4.120, P=0.001)是不可切除肺鳞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影响影响因素。结论ECOG评分、既往是否行肺切除术、一线化疗疗效、化疗前CRP、LDH及CEA水平、是否发生肝转移是晚期不可手术肺鳞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比值对院内心脏骤停(in-hospital cardiac arrest,IHCA)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09月30日期间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IHCA后经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自主循环恢复(restoratio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IHCA后14 d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析IHCA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清白蛋白比值(hs-CRP/Alb)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存活组和死亡组的性别、年龄、既往病史、使用心电监护、复苏时通气方式、首次监测心率人数所占比例、复苏前Alb等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心源性CA、使用肾上腺素剂量>5 mg占比,CPR持续时间,血乳酸、Alb和hs-CRP浓度,以及hs-CRP/Alb比值等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肾上腺素剂量>5 mg占比,血乳酸浓度、心肺复苏持续时间、hs-CRP/Alb比值是预测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hs-CRP/Alb比值、血hs-CRP和Alb浓度对患者死亡均有一定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6、0.864、0.745,hs-CRP/Alb比值的预测效能优于hs-CRP浓度或Alb浓度。结论hs-CRP/Alb比值对IHCA患者的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且预测效能优于单用血hs-CRP浓度或Alb浓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three-dimension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 3D ASL)灌注成像与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序列对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的早期诊断价值以及对患者预后分组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2年5月在我院临床诊断为HIE的足月新生儿共40例和对照组40例的资料,全部于出生3天内接受MRI检查。所有HIE患儿出生1个月后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学评估(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 NBNA),根据评分将患儿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所有受试者同时进行3D ASL和DWI检查,比较脑组织各感兴趣区的脑血流(cerebral blood flow, CBF)和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感兴趣区包括双侧基底节、丘脑和额叶深部白质,最终取双侧平均值。研究HIE患儿不同脑区的CBF值与NBNA的相关性以及CBF值的早期变化与HIE患儿预后分组的关系。结果(1)预后不良组基底节和丘脑的CBF值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丘脑CBF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下面积为0.973,敏感度和特异度为97.5%、90.2%;ADC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1,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2.5%、92.7%;(3)基底节区及丘脑的CBF值与NBNA评分高度相关(r=-0.8196,P<0.001;r=-0.8504,P<0.001)。结论足月新生儿出生后3天内的3D ASL结果与NBNA评分高度相关,可以早期诊断并预测患儿短期预后,以改善HIE患儿的整体预后效果,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诊肠镜治疗大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效果评价。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6月-2023年5月于我院急诊收治的50例大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按照抛硬币法分组,分为急诊组与常规组,各25例。急诊组实施急诊肠镜治疗,常规组实施一般治疗。比较组间治疗效果、相关治疗指标。结果:急诊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常规组(72.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诊组疼痛评分、止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相关治疗指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肠镜治疗大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疗效更佳。
简介:【摘 要】目的:评估规范化流程护理对肿瘤晚期患者癌痛发生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1月某院收治的110例晚期肿瘤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21年10月~2022年4月)和研究组(2022年5月~11月),各55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规范化流程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相关指标(VAS评分、疼痛持续时间)、睡眠质量(PSQI)评分和生活质量(QLQ-STO22)评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疼痛爆发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其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PSQI及QLQ-STO22评分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肿瘤晚期患者实施规范化流程护理可显著降低其癌痛程度及持续时间,并可提升其睡眠及生活质量。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切除术以及普通消化内镜下高频电电凝电切术对于胃肠息肉的治疗功效。方法:选入2年间,即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间入院治疗的98例胃肠息肉患者。随机法分组,无痛组基于无痛消化内镜,开展高频电电凝电切术;普通组基于普通消化内镜,开展高频电电凝电切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无痛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普通组,无痛组的围术期指标均优于普通组(P<0.05)。术前,两组的胃肠道激素值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24h,无痛组的胃肠道激素值优于普通组(P<0.05)。结论:为胃肠息肉患者采取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电凝电切术能够提高疗效,改善围术期指标,且能调节其胃肠道激素水平。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切除术(LEEP)以及普通消化内镜下LEEP对于胃肠息肉的治疗功效。方法:选入2年间,即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间入院治疗的98例胃肠息肉患者。随机法分组,无痛组基于无痛消化内镜,开展LEEP手术;普通组基于普通消化内镜,开展LEEP手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无痛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普通组,无痛组的围术期指标均优于普通组(P<0.05)。术前,两组的胃肠道激素值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24h,无痛组的胃肠道激素值优于普通组(P<0.05)。结论:为胃肠息肉患者采取无痛消化内镜下LEEP手术能够提高疗效,改善围术期指标,且能调节其胃肠道激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