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于上消化道异物,分析研究常规胃镜与无痛胃镜最终的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在2020年8月-2021年8月,我院共收治了100例上消化道含有异物的患者,经商议,决定将这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依据数字法,将这10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个组别,一组是观察组,另一组对照组,每组中各有患者50例,对比两组患者最终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时间和治疗成功率方面,观察组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数据,数值差异显著,P<0.05,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包括:感染、穿孔、肠痉挛、消化道活动性出血,观察组数据低于对照组数据,数值差异显著,P<0.05,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上消化道异物时,无痛胃镜比常规胃镜效果更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常规胃镜 无痛胃镜 上消化道异物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康复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女性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术后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康复进行治疗;联合组40例,采用术后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盆底功能评分及性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尿失禁、子宫脱垂、盆底肌肉等盆底功能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尿失禁、子宫脱垂、盆底肌肌张力等盆底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且联合组的盆底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性生活质量满意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康复治疗对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盆底肌力,减少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病率,提高女性的性生活质量。

  • 标签: 生物反馈电刺激 盆底肌康复 盆底肌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门静脉高压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oPH)是门静脉高压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常引起肺血管收缩、重构,其特征为毛细血管前肺动脉高压,是动脉性肺动脉高压(PAH)的重要类型之一,PoPH的发生可能与雌激素代谢有关。PoPH患者生存时间短,预后差。目前PoPH治疗手段有限,主要包括原发病治疗、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治疗,肝移植可作为一项治疗手段。本文就PoPH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征、治疗现状作一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PoPH的认识。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雌激素类
  • 简介:摘要动脉性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种发病机制复杂、预后不良的进展性疾病。尽管靶向治疗改善了患者预后,但中位生存期依然较短。探讨PAH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是目前PAH的研究热点。基因突变是PAH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与PAH临床表型、治疗、预后密切相关。针对基因突变的精准治疗可能是未来PAH治疗的发展方向。研究PAH相关突变基因有助于开发PAH治疗的新靶标。筛查携带突变基因的高危人群,对其进行随访管理,有助于实现PAH的优生优育及早期防治。本文就基因突变在PAH发生、发展中的机制及靶向基因的PAH精准治疗进行综述。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基因 突变 精准治疗
  • 简介:摘要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收治了3例分别患有选择性IgA缺乏症、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DNA连接酶Ⅳ缺乏症的患儿,均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选择性IgA缺乏症1例和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1例,行HSCT后虽有出现支原体及呼吸道感染,但均在抗感染治疗后好转,并已返校上学。DNA连接酶Ⅳ缺乏症1例,行HSCT后出现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apillary leak syndrome,CLS)和肝静脉闭塞症(hepatic veno-occlusive disease,VOD),经心包穿刺、胸腔闭式引流、血浆置换、血液净化等治疗,病情仍持续进展,回输后68 d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选择性IgA缺陷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DNA连接酶Ⅳ缺乏症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一种取自示指桡背侧和拇指尺背侧的双旋转皮瓣治疗先天性扣拇畸形方法,评估这种皮瓣设计对开大虎口、松解拇指掌指关节掌侧皮肤挛缩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治疗的先天性扣拇畸形患儿资料。术中设计示指桡背侧长三角形皮瓣,转位后主要用于开大、加深虎口;取拇指尺背侧三角形皮瓣,转位后主要用于覆盖掌侧缺损皮肤。根据肌腱发育异常及肌肉挛缩情况,分别行不同程度的拇短伸肌腱紧缩或重建,以及拇指内在肌松解。术后石膏固定1个月,随后开始规律的手功能康复锻炼。术后随访皮瓣存活情况及供区愈合情况,评估虎口开大和掌侧皮肤软组织松解的效果及拇指功能,并进行患儿父母满意度调查。结果共纳入先天性扣拇畸形患儿10例,平均年龄26个月(11~36个月),共11只患手,左4只患手、右7只患手。所有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拇指掌指关节掌侧软组织挛缩,虎口窄小。术后随访10.2个月(4~24个月),所有转移皮瓣均成活,未发生边缘坏死。虎口开大及掌侧软组织挛缩松解效果满意,拇指外展及掌指关节背伸角度获得明显改善(掌侧外展平均42°,范围38°~43°;主动背伸角度平均1.6°,范围-5°~10°)。患儿父母对拇指和虎口外观及手功能总体满意率为100%。结论双指背侧方旋转皮瓣切取简单,可有效起到加大、加深虎口,覆盖掌侧皮肤缺损的作用,是先天性扣拇畸形手术中皮瓣修复的可靠方法。

  • 标签: 手畸形,先天性 拇指 外科皮瓣 扣拇畸形 旋转皮瓣 虎口挛缩 拇指掌侧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多点引流法对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5月—2020年5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移植术后因胆道并发症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治疗的125例患者。按EXCEL产生随机数字进行随机化分组:经内镜胆道内支架放置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biliary drainage,ERBD)(简称ERBD组)67例和ERBD联合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简称改良多点引流组)58例,再随机将改良多点引流组分成两组:鼻胆管引流1周后经内镜予以贴近十二指肠乳头开口处剪断(改良1组)31例,鼻胆管引流2周后经内镜予以贴近十二指肠乳头开口处剪断(改良2组)27例。比较ERBD组、改良1组和改良2组术后2周内血清学指标变化,分析近期及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ERCP术后1 d、7 d、14 d患者血清学指标均有改善,且改良多点引流组患者更为明显;术后2周,改良2组血清学指标改善情况更优于改良1组。ERBD组近期并发症胆管炎、高淀粉酶血症、胰腺炎的发生率高于改良1组[32.84%(22/67)比12.90%(4/31),46.27%(31/67)比19.35%(6/31),20.90%(14/67)比3.23%(1/31),P均<0.05]及改良2组[32.84%(22/67)比11.11%(3/27),46.27%(31/67)比22.22%(6/27),20.90%(14/67)比3.70%(1/27),P均<0.05]。ERBD组患者远期并发症反复胆系感染、黄疸的发生率高于改良1组[58.21%(39/67)比35.48%(11/31),P=0.036;49.25%(33/67)比25.81%(8/31),P=0.027]及改良2组[58.21%(39/67)比11.11%(3/27),P<0.001;49.25%(33/67)比25.93%(7/27),P=0.038);改良1组患者反复胆系感染的发生率高于改良2组[35.48%(11/31)比11.11%(3/27),P=0.030]。结论肝移植术后因胆道并发症经ERCP行多点引流并留置鼻胆管可有效降低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并能促进血清学指标的恢复,建议鼻胆管留置2周后改造成内置管继续支撑引流。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肝移植 胆道 手术后并发症 多点引流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开展药学干预对提高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合理性的影响。方法 于2020年7月-2021年6月开展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合理性的研究,将200例采用中药注射剂治疗患者纳入研究,其中2020年7月-2020年6月入组病例(100例)纳入对照组,采取常规用药管理,2020年7月-2020年6月入组病例(100例)纳入观察组,加强临床用药干预。评估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采用中药注射剂治疗过程中应用合理性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合理用药 药学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后颈长肌、颈伸肌的容积变化,以及其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单节段ACDF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57例,随访时间为(23.0±4.8)个月(范围16~34个月)。所有纳入对象均于术前1周内和术后3、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进行MR检查,在轴位MRI T2WI测量C2~C7各椎间盘水平的颈长肌截面积(axial section of longus colli cross section area,AxCSA)、长短径线比值(ratio of long and short diameter line,RLS),并依据层厚计算颈长肌容积。同时测量相同层面包括多裂肌、颈半棘肌、头半棘肌、头夹肌、颈夹肌在内的颈伸肌截面积(cervical extensor cross-sectional area,CESA),并将CESA与相应椎体截面积(vertebra body area,VBA)的比值作为颈伸肌容积进行分析,即CESA/VBA。术后3、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估轴性疼痛程度,改良日本矫形协会评分(modified 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 score,mJOA)及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估颈椎功能状态。分析手术前后及随访期间颈长肌、颈伸肌的形态学变化,并与VAS、mJOA及ND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手术节段AxCSA在术后第3、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较术前(140.84±19.51)mm2均有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113,P<0.05),分别减少至(117.74±17.15)mm2(t=6.714,P<0.05)、(116.37±18.67)mm2(t=6.841,P<0.05)和(116.27±18.65)mm2(t=6.873,P<0.05),较术前分别减少16.40%、17.37%和17.45%;RLS则较术前1.97±0.67均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612,P<0.05),分别增加至2.73±0.60(t=6.380,P<0.05)、2.82±0.64(t=6.926,P<0.05)和2.74±0.62(t=6.368,P<0.05),较术前分别增加38.58%、43.15%和39.09%;颈长肌容积均较术前(8853.48±458.65)mm3均有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511,P<0.05),分别减少至(7834.53±461.59)mm3(t=11.822,P<0.05)、(7926.42±456.24)mm3(t=10.819,P<0.05)和(7892.38±450.78)mm3(t=11.283,P<0.05),较术前分别减少11.51%、10.47%和10.86%。术后3、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非手术节段AxCSA、RLS及颈长肌容量与术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节段与非手术节段CESA、CESA/VBA与术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颈长肌容积与VAS在术后第3个月(r=-0.308,P<0.05)、第12个月(r=-0.210,P<0.05)及末次随访时(r=-0.404,P<0.05)均呈负相关性;颈长肌容积与NDI在术后第3个月(r=-0.511,P<0.05)、第12个月(r=-0.518,P<0.05)及末次随访时(r=-0.352,P<0.05)也均呈负相关性;但颈长肌容积与各随访时间点的mJOA无相关性(P>0.05);术后第3个月、第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CESA/VBA与VAS、NDI、mJOA亦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ACDF术后颈长肌容积较术前明显减少,且其形态也发生明显改变;但颈伸肌容积未发生明显变化。ACDF手术主要影响手术节段相对应的颈长肌,颈长肌容积与术后的VAS、NDI存在负相关性。

  • 标签: 颈椎 椎间盘切除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细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1~2022.1期间我院治疗的40例糖尿病患者,这些患者均行胰岛素泵治疗,随机分组后实施不同护理,即常规护理和细节护理,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的0.0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细节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泵 细节护理 常规护理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参数磁共振(mpMRI)和68Ga标记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 PET/CT图像间接融合引导前列腺靶向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50例同时行mpMRI与68Ga-PSMA PET/CT检查且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资料。中位年龄70(63~79)岁,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中位值8.1(6.8~83.0)ng/ml,前列腺体积45.5(30.0~80.0)ml。mpMRI检查阳性36例,可疑结节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评分3分5例,4分19例,5分12例;68Ga-PSMA PET/CT检查阳性32例;mpMRI与68Ga-PSMA PET/CT检查均阳性30例。将患者mpMRI与68Ga-PSMA PET/CT图像导入MIM融合软件,分别勾勒前列腺轮廓和靶区;2种检查均阳性的病例穿刺时,2种影像图像交替与前列腺实时超声界面融合、校准、锁定(属于图像间接融合,简称为PET/CT-MRI),完成靶向穿刺;仅1种检查阳性的病例,以阳性图像引导完成靶向穿刺;完成靶向穿刺后及2种检查均阴性的病例行12针系统穿刺。评估PET/CT-MRI引导靶向穿刺与系统穿刺对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分析mpMRI、68Ga-PSMA PET/CT及PET/CT-MRI图像融合阳性患者前列腺癌和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CsPCa)的检出率,以及3种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本组50例,诊断前列腺癌31例(62%),其中CsPCa 22例(44%)。靶向穿刺和系统穿刺对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9%(30/38)与62.0%(31/50),P=0.088],对CsPCa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9%(22/38)与40.0%(20/50),P=0.096],穿刺针数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3%(69/80)与19.0%(114/600),P<0.001]。在mpMRI阳性、68Ga-PSMA PET/CT阳性、PET/CT-MRI图像融合阳性患者中,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分别为83.3%(30/36)、90.6%(29/32)和96.6%(29/30);CsPCa检出率分别为61.1%(22/36)、68.8%(22/32)和73.3%(22/30)。mpMRI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8%(30/31)、68.4%(13/19)、83.3%(30/36)、92.9%(13/14);68Ga-PSMA PET/CT的上述指标分别为93.5%(29/31)、84.2%(16/19)、90.6%(29/32)、88.9%(16/18);PET/CT-MRI的上述指标分别为93.8%(29/31)、94.7%(18/19)、96.7%(29/30)、90.0%(18/20)。mpMRI诊断CsPCa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22/22)、50.0%(14/28)、61.1%(22/36)、100.0%(14/14);68Ga-PSMA PET/CT的上述指标分别为100.0%(22/22)、64.3%(18/28)、68.8%(22/32)、100.0%(18/18);PET/CT-MRI的上述指标分别为100.0%(22/22)、71.4%(20/28)、73.2%(22/30)、100.0%(20/20)。其中PET/CT-MRI的检测效能优于mpMRI(Kappa值为0.737,P=0.031)。结论PET/CT-MRI诊断前列腺癌和CsPCa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优于mpMRI。PET/CT-MRI图像融合引导靶向前列腺穿刺能提高对前列腺癌及CsPCa的检测效能,有助于提高阳性率。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多参数磁共振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图像融合 前列腺穿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