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为社区高血压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68例,对患者进行随访,每隔3个月随访1次,以患者1年后血压是否控制进行单因素和Log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60岁、高中以下学历、有并发症、血压分级为160-179/100-109mmHg或≥180/110mmHg、高危分层、复方制剂治疗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明显低于<60岁、高中及以上、无并发症、血压分级为140-159mmHg/90-99mmHg、低中危、单药或二联用药治疗的患者(P<0.05)。年龄、受教育程度、有并发症、血压分级、危险分层、治疗方案均是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结论:加强管理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如并发症,血压级别较低时即积极治疗,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高危高血压患者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尽早干预,选用适合降压药,采用联合降压方案,以利于提高血压控制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对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 2018.01-2019.01,1年以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 60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3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 30例,健康教育干预)。护理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分别使用不同的护理方法之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但是使用健康教育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 P<0.05,数据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的临床效果良好,能够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对脑梗塞患者语言及肢体康复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康复医学科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20脑梗塞患者作为本次分析对象,按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以基础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研究组予以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后语言、肢体的康复情况,并比较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经护理后语言、肢体功能评分皆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比对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更利于患者的恢复,患者的语言、肢体功能得到改善,护理效果良好,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2018.01-2019.01,1年以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60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健康教育干预)。护理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分别使用不同的护理方法之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但是使用健康教育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数据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的临床效果良好,能够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为达到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目的,本文着重探讨了应用手术室耗材管理标准化的效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22年1月~12月,共选取2681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与72名手术室医护人员进行对比实验,以时间为分隔线,将其分为实施前(2022年1月~6月)的对照组与实施后(2022年6月~12月)的观察组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患者1326例,应用耗材件数1178件,观察组1355例患者,耗材件数为1201件,72名医护人员均为同一批次,前者采取常规管理模式,后者实施手术室耗材管理标准化手段,对两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实验中各项数据表明,观察组耗材漏费次数及过期耗材件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提供耗材时间显著缩短(P<0.05);与此同时对比满意度可见,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医护人员对手术室耗材管理满意较高(P<0.05)。结论:对手术室耗材实施标准化管理可有效规范流程,切实提高工作效率,从根本上保证耗材的安全性,促进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提升。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导师制莱斯特评估包(LAP)教学模式应用于全科医学专业实习生的实习教学效果。方法以2020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北京市某大学五年制中医全科医学专业学员60人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人。以在北京市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习的学员作为试验组,在北京市其他社区教学基地实习的同班学员作为对照组。按照中医全科医学专业本科临床实践教学大纲,对照组学员采用传统临床实习培训方法,试验组学员采用导师制LAP教学模式,即采用团队集中授课、每周1次LAP案例讨论和门诊“导师制”一对一LAP带教的教学方法。培训1个月后,采用赋分后的LAP评分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培训后,两组学员病史采集、体格检查、问题解决、患者管理、医患关系、预期照顾和病历记录7个条目得分均较培训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t值分别为4.23、5.06、8.94、4.85、3.99、1.04和5.13,试验组t值分别为11.86、2.85、12.42、13.61、6.29、4.83和5.63,均P<0.05);试验组学员病史采集、体格检查、问题解决、患者管理、医患关系和预期照顾得分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66、2.83、5.67、8.13、2.76、2.52,均P<0.05)。培训后,病史采集条目中,试验组学员以患者为中心的沟通、RICE的识别和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得分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66、7.35和2.66, 均P<0.05);解决问题条目中,试验组临床资料的应用、综合分析力和个人能力局限性得分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4.32、3.38和2.26, 均P<0.05);患者管理条目中,试验组总体管理方案、医患协作、消除疑虑、复诊/随访和患者对管理方案的理解程度得分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03、2.07、2.43、3.15和2.17, 均P<0.05)。结论导师制LAP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医学生临床实习效果,是一种适用于全科医学专业的临床实习教学模式。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导师制莱斯特评估包(LAP)教学模式应用于全科医学专业实习生的实习教学效果。方法以2020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北京市某大学五年制中医全科医学专业学员60人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人。以在北京市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习的学员作为试验组,在北京市其他社区教学基地实习的同班学员作为对照组。按照中医全科医学专业本科临床实践教学大纲,对照组学员采用传统临床实习培训方法,试验组学员采用导师制LAP教学模式,即采用团队集中授课、每周1次LAP案例讨论和门诊“导师制”一对一LAP带教的教学方法。培训1个月后,采用赋分后的LAP评分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培训后,两组学员病史采集、体格检查、问题解决、患者管理、医患关系、预期照顾和病历记录7个条目得分均较培训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t值分别为4.23、5.06、8.94、4.85、3.99、1.04和5.13,试验组t值分别为11.86、2.85、12.42、13.61、6.29、4.83和5.63,均P<0.05);试验组学员病史采集、体格检查、问题解决、患者管理、医患关系和预期照顾得分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66、2.83、5.67、8.13、2.76、2.52,均P<0.05)。培训后,病史采集条目中,试验组学员以患者为中心的沟通、RICE的识别和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得分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66、7.35和2.66, 均P<0.05);解决问题条目中,试验组临床资料的应用、综合分析力和个人能力局限性得分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4.32、3.38和2.26, 均P<0.05);患者管理条目中,试验组总体管理方案、医患协作、消除疑虑、复诊/随访和患者对管理方案的理解程度得分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03、2.07、2.43、3.15和2.17, 均P<0.05)。结论导师制LAP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医学生临床实习效果,是一种适用于全科医学专业的临床实习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