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比较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早期和晚期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的远期预后。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的单中心观察性研究。连续入选2013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就诊并于发病后3~35 d行择期PCI并置入DES的STEMI患者977例。根据接受延迟PCI的时间将纳入患者分为早期PCI组(3~14 d,495例)和晚期PCI组(15~35 d,482例)。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等相关资料,随访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主要终点为2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心原性死亡、心肌梗死、明确或可能的支架内血栓以及缺血性卒中;次要终点为2年缺血驱动的靶血管血运重建。比较两组患者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并采用倾向性评分法按1∶1的比例匹配年龄、性别等主要基线特征后再次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接受延迟PCI的患者中有910例(93.1%)由外院转入,其中接受过溶栓治疗者292例(29.9%)。接受延迟PCI的时间为14(10, 20)d。早期PCI组和晚期PCI组患者2年MACCE[3.0%(15/495)比2.3%(11/482),P=0.468]和缺血驱动的靶血管血运重建[3.8%(19/495)比5.0%(24/482),P=0.385]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匹配主要基线特征后,两组患者2年MACCE[3.3%(15/453)比2.4%(11/453),P=0.426]和缺血驱动的靶血管血运重建[4.2%(19/453)比4.9%(22/453),P=0.632]发生率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错过急诊PCI时间窗的STEMI患者行早期或晚期延迟PCI并置入DES远期预后相当。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延迟(12~72 h)与急诊(<12 h)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观察随访研究。连续入选2013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就诊并于发病后72 h内行PCI成功并置入DES的STEMI患者303例。根据PCI时机分为延迟PCI(12~72 h)77例和急诊PCI(<12 h)226例两组,随访2年。主要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原性死亡、心肌梗死、明确或可能的支架血栓及缺血性卒中,次要终点为缺血驱动的靶血管血运重建。结果延迟PCI与急诊PCI两组间的2年MACE(9.1%比8.4%,P=0.85)和缺血驱动的靶血管血运重建(5.2%比4.4%,P=0.18)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对于梗死相关动脉完全闭塞的亚组患者,两组间的2年MACE(12.2%比8.4%,P=0.45)和缺血驱动的靶血管血运重建(7.3%比5.6%,P=0.71)发生率亦无显著性差异。校正两组主要基线特征,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显示,两组间的2年MACE(9.5%比8.1%,P=0.77)和缺血驱动的靶血管血运重建(5.4%比5.4%,P=1.00)发生率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提示,延迟PCI与急诊PCI并置入DES对STEMI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因此,对于未能在最佳时间窗内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及时行延迟PCI并置入DES不失为一种积极的治疗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功能与长期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因AMI在阜外医院接受急诊PCI的患者,依据临床症状和(或)体征分为无心力衰竭(心衰)组和心衰组,心衰组按照PCI术后首次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射血分数(EF)值分为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EF≥50%)、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HFmrEF,EF 40%~49%)和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EF<40%)。研究的主要终点为全因死亡。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有无心衰及不同类型心衰与长期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 614例患者,年龄为(59.2±12.0)岁,合并心衰患者1 390例(占38.5%),包括HFpEF患者672例(18.6%)、HFmrEF患者549例(15.2%)和HFrEF患者169例(4.7%)。中位随访652 d,全因死亡194例(5.4%)。AMI合并心衰的发生率从2010年的47.8%降至2017年的31.2%,呈逐年下降趋势(趋势比较P<0.001)。多因素校正后,HFpEF(风险比HR 1.73,95%可信区间CI 1.16~2.59,P=0.007)、HFmrEF(HR 2.24,95% CI 1.45~3.44,P<0.001)和HFrEF(HR 4.53,95% CI 2.71~7.56,P<0.001)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均显著高于无心衰患者,呈递增趋势(趋势比较P<0.001),其中,HFrEF患者的死亡风险高于HFpEF(HR 2.58,P<0.001)和HFmrEF患者(HR 1.99,P=0.007),但HFmrEF与HFpEF患者的死亡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相关血管为左主干或桥血管、合并高血压、年龄大、血肌酐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是AMI患者PCI术后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而男性、院内完全血运重建、使用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剂(ARB)和β受体阻滞剂为保护因素。不同类型心衰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不同,其中,糖尿病增加HFrEF患者死亡风险(HR 2.62,P=0.01),接受完全血运重建降低HFrEF患者死亡风险(HR 0.13,P<0.001),P2Y12受体抑制剂降低HFpEF患者死亡风险(HR 0.19,P=0.005),ACEI或ARB降低HFmrEF(HR 0.44,P=0.007)和HFrEF(HR 0.13,P<0.001)患者死亡风险,β受体阻滞剂降低HFmrEF患者死亡风险(HR 0.27,P<0.001)。结论近年来AMI患者PCI术后心衰的发生率有所下降,但心衰仍是不良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合并心衰患者的长期预后明显比不合并心衰患者差,其中HFrEF患者预后最差,HFmrEF和HFpEF患者预后相当。不同心功能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有所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术后D-二聚体、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预后之间的关系,以评估术后血栓、炎症和胆固醇风险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于阜外医院接受急诊PCI并且基线资料完整的AMI患者,按术后D-二聚体、hs-CRP和LDL-C水平的四分位界值进行分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三者与预后之间的关系,并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刻画上述标志物与全因死亡风险的关系。研究的主要观察终点为全因死亡。结果共纳入3 614例患者,年龄(59.2±12.0)岁,男性2 845例(78.7%),其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3 161例(87.5%)。随访时间为652(414,1 880)d。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AMI患者PCI术后D-二聚体和hs-CRP水平与全因死亡显著相关(P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与D-二聚体<220 μg/L患者比较,≥580 μg/L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HR=2.03,95%CI 1.22~3.38,P=0.006);样条回归显示D-二聚体达到500 μg/L后全因死亡风险维持在较高水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与hs-CRP 2.74~7.18 mg/L组比较,hs-CRP<2.74 mg/L组(HR=1.86,95%CI 1.10~3.15,P=0.020)和hs-CRP≥11.99 mg/L组(HR=2.14,95%CI 1.35~3.40,P=0.001)的全因死亡风险均明显上升;样条回归显示远期全因死亡风险与hs-CRP水平呈J形关系,hs-CRP水平<2 mg/L或≥10 mg/L的患者死亡风险均明显升高。LDL-C水平与远期预后无显著关联(P均>0.05)。结论AMI患者在PCI术后的D-二聚体水平升高增加全因死亡风险,hs-CRP水平过低或过高患者不良预后增加。对于高血栓风险以及炎症风险极高或极低的患者需要优化抗栓和抗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