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在双胎消失(vanishing twin,VT)孕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进行NIPT的VT孕妇164例,收集所有孕妇VT发生孕周、NIPT结果及采血时间、产前诊断结果以及妊娠结局等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64例中,6例NIPT阳性,而核型分析及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检测均未见异常,NIPT假阳性率为3.7%(6/164),均足月分娩;4例孕中期引产,包括2例胎儿畸形和1例不明原因胎儿宫内死亡病例的核型及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均无异常,1例因胎膜早破发生难免流产,但拒绝行羊膜腔穿刺;余154例分娩(包括12例早产)均未发现异常表型。(2)VT发生孕周≤8周的NIPT假阳性率低于>8周[1.5%(2/134)与13.3%(4/30),χ2=6.68,P=0.010]。发生VT孕周与NIPT采血孕周的间隔时间≤8周组的假阳性率为6.9%(4/58),间隔时间>8周组的假阳性率为1.9%(2/10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4,P=0.231)。结论尽管VT孕妇中存在NIPT假阳性,但仍可以在充分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进行NIPT筛查,减少不必要的介入性产前诊断。VT发生的孕周越早,其NIPT假阳性率有下降趋势,但延长采样间隔时间是否降低假阳性风险有待进一步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双绒毛膜三羊膜囊(DCTA)三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探讨不同处理方式对DCTA三胎妊娠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57例DCTA三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首先单纯以减少胎儿数目为目的进行分组,分为期待妊娠组(27例)和选择性减胎组(30例),进一步将选择性减胎组根据不同减胎方式分为保留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CDA)双胎组、保留双绒毛膜双羊膜囊(DCDA)双胎组以及保留单胎组3个亚组。比较期待妊娠组以及选择性减胎组3个亚组围产结局的差异。结果选择性减胎组分娩孕周为(34.5±5.7)周、足月产率为53%(16/30),分别高于期待妊娠组的(29.9±6.0)周、7%(2/27);选择性减胎组流产率为10%(3/30),低于期待妊娠组的33%(9/27);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选择性减胎组的孕产期并发症及新生儿ICU(NICU)入住率也显著低于期待妊娠组(P<0.05)。选择性减胎组中,保留MCDA双胎组(6例)、保留DCDA双胎组(13例)、保留单胎组(11例)的分娩孕周分别为(32.2±4.3)、(33.0±6.3)、(37.4±4.7)周,流产率分别为1/6、1/13、1/11,早产率分别为4/6、7/13、0/11,足月产率分别为1/6、5/13、10/11,至少一胎儿存活率分别为5/6、12/13、10/11,NICU入住率分别为6/8、9/18、0/10。保留单胎组足月产率最高,NICU入住率最低,分别与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保留DCDA双胎组比期待妊娠组的足月产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TA三胎妊娠风险高,早期减去MCDA双胎保留单胎的足月产率最高、新生儿结局最佳。对于希望保留双胎继续妊娠的孕妇,应充分告知风险,可考虑减去MCDA中的一胎,保留DCDA双胎继续妊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胎妊娠阴道试产孕妇的临床特征及其试产失败的相关因素。方法连续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阴道试产的双胎妊娠孕妇,共137例,获取其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阴道试产将其分为阴道试产成功组(双胎均阴道分娩,109例),阴道试产失败组(双胎之一或全部转为剖宫产分娩,28例),比较两组孕妇临床特征差异,分析双胎妊娠阴道试产失败的相关因素。结果双胎妊娠阴道试产成功组和失败组孕妇年龄分别为(32.4±3.8)和(31.3±3.3)岁(P=0.163)。成功组孕妇辅助生育技术受孕的比例、引产的比例分别为36.7%(40例)和35.8%(39例),均低于失败组,失败组均为60.7%(17例)(均P<0.05);成功组孕妇分娩孕周、胎儿1体重、胎儿2体重、双胎体重之和分别为(35.5±1.9)周、(2 328.4±431.9)g、(2 286.2±434.8)g、(4 614.6±801.9)g,均小于失败组,分别为(36.7±2.1)周、(2 585.7±443.9)g、(2 531.8±574.8)g、(5 117.5±916.1)g(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辅助生育技术受孕(OR=2.878,95%CI:1.167~7.099)、双胎体重之和≥4 735 g(OR=4.304,95%CI:1.659~11.165)是双胎妊娠阴道试产失败的相关因素。结论双胎妊娠阴道试产相对安全。辅助生育技术受孕、双胎体重之和≥4 735 g的双胎妊娠孕妇选择阴道分娩应慎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镜下激光离断脐带在单绒毛膜单羊膜囊(monochorionic monoamniotic,MCMA)双胎妊娠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总结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共3例采用胎儿镜激光脐带电凝、切断并松解脐带缠绕的MCMA双胎病例,并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时限自建库至2020年12月,收集MCMA双胎通过激光阻断脐血流进行减胎的文献,汇总分析其临床情况、手术指征及方式、病情发展及母婴预后。结果本院3例MCMA双胎于孕17~24周进行胎儿镜下脐带电凝、切断并松解脐带缠绕,其中2例足月分娩且无母婴并发症发生,1例因胎儿畸形引产。检索到7篇英文文献,无中文文献,共29例进行胎儿镜激光处理脐带的MCMA双胎病例,加上本文报道的3例,共32例。手术指征分别为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7例(21.9%),胎儿发育异常15例(46.9%),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7例(21.9%),双胎输血综合征1例(3.1%),双胎输血综合征合并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1例(3.1%),双胎之一胎死宫内1例(3.1%)。手术孕周14+1~27+3周,无手术相关的母体并发症发生。除外未松解脐带的2例和1例胎儿畸形引产外,余29例均活产。活产儿分娩孕周为24+3~40周,出生体重800~3 800 g。随访时间1月龄~9岁,新生儿死亡4例(原因不详),产前即发现多发畸形1例(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肛门闭锁、副耳),余24例未发现生长发育异常、神经系统损伤等情况。结论对于伴有脐带缠绕等需要减胎的MCMA双胎,采用激光脐带电凝、切断并松解缠绕的方式是安全有效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盘浅表血管分布类型对胎儿镜激光手术治疗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术后残留吻合血管(RA)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9年4月间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胎儿镜激光凝固吻合血管术(FLOC)治疗TTTS,且最终在本院分娩的57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和分娩后胎盘灌注情况。根据术后胎盘是否发生RA分为RA组(24例)和无RA组(33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围术期情况、妊娠结局和胎盘浅表血管分布类型等结构特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A发生的风险因素。进一步将RA组TTTS产妇分为未缓解组和缓解组,比较两组的胎盘特征和妊娠结局。结果(1)一般临床特征:RA组和无RA组TTTS产妇的年龄、辅助生殖技术应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术前供血儿和受血儿最大羊水深度、Quintero分期以及胎盘位置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FOLC手术孕周RA组显著大于无RA组[分别为(23.0±2.4)和(21.9±2.7)周,P=0.033]。(2)围术期情况和妊娠结局:分娩孕周RA组显著小于无RA组(中位数分别为31.8和34.4周, P=0.002);新生儿出生体重RA组显著小于无RA组[分别为(1 648±597)和(2 013±481) g, P=0.003];新生儿出生体重差额比RA组显著大于无RA组(中位数分别为0.30和0.11, P=0.005)。(3)胎盘结构特点和影响RA发生的风险因素:RA组和无RA组孕妇胎盘浅表血管分布为平行型的比例分别为29%(7/24)和3%(1/33),交错型分别为58%(14/24)和76%(25/33),混合型分别为8%(2/24)和21%(7/33),单羊膜型分别为4%(1/24)和0,两组产妇4种血管分布类型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0.214,P=0.0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平行型胎盘浅表血管分布是FLOC术后RA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OR=24.5,95%CI为1.7~336.2,P=0.017)。(4)RA组内的胎盘结构特点和妊娠结局:未缓解组和缓解组产妇动脉-动脉、动脉-静脉、静脉-静脉吻合血管的发生率、RA总数目、RA总直径、RA比例、胎盘面积差额比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未缓解组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差额比显著大于缓解组(中位数分别为0.41和0.28,P=0.036)。结论平行型胎盘浅表血管分布可能是FLOC治疗TTTS术后RA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盘浅表血管分布类型对双胎输血综合征接受胎儿镜激光凝固胎盘吻合血管术后的妊娠结局和残留吻合血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9年4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产科行胎儿镜激光凝固胎盘吻合血管术,且最终在本院分娩的57例双胎输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分娩后胎盘灌注特点。根据胎盘浅表血管分布类型,将这些患者分为平行型、交错型、混合型和单羊膜型,比较不同类型患者的手术情况、妊娠结局和残留吻合血管发生的差异。采用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57例患者以胎盘浅表血管分布分类,包括交错型39例(68.4%)、混合型9例(15.8%)、平行型8例(14.0%)和单羊膜型1例(1.7%)。(2)剔除单羊膜型病例后,平行型的发病孕周和手术孕周大于交错型和混合型[分别为23.0周(22.0~26.3周)、21.0周(17.0~24.7周)和22.6周(21.3~23.9周),H=10.306,P=0.006;25.0周(22.6~26.3周)、22.0周(17.4~24.9周)和23.2周(22.4~24.0周),H=9.926,P=0.007;P’值均<0.016 7]。各类型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终止妊娠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出生体重差额比等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3)在残留吻合血管直径方面,交错型小于混合型[分别为0.6 mm(0.1~5.0 mm)和1.4 mm(0.3~5.1 mm),P’<0.016 7],而与平行型[0.9 mm(0.2~3.6 mm)]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行型与混合型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在脐带插入点距离比方面,交错型分别大于平行型和混合型[分别为0.66(0.59~1.00)、0.49(0.25~0.55)和0.48(0.42~0.53),H=22.545,P<0.001,P’值均<0.016 7];而平行型与混合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胎盘浅表血管分布类型可能影响双胎输血综合征胎儿镜激光术后吻合血管残留。术前应充分评估胎盘浅表血管分布类型,个体化制定手术方案,降低吻合血管残留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单绒毛膜三羊膜囊(monochorionic triamniotic, MCTA)三胎的妊娠结局及减胎术对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分娩的23例MCTA三胎病例,均于早孕期在本院产前检查,根据孕妇是否接受减胎分为选择性减胎组(随机减去一胎保留双胎,8例)及期待妊娠组(15例)。比较组间年龄、妊娠终止孕周及妊娠结局的差异。选择性减胎组再根据减胎方式分为早孕期负压抽吸减胎组(3例)及中孕期射频消融减胎组(5例),比较组间妊娠结局的差异。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期待妊娠组与选择性减胎组比较:妊娠终止孕周[(31.7±4.1)与(28.8±8.8)周]、32周后早产率(9/15与4/8)、至少二孩存活率(12/15与4/8)、至少一孩存活率(13/15与5/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期待妊娠组发生双胎输血综合征1例,于孕19周行胎儿镜手术,33周+2胎膜早破,行剖宫产分娩三胎;孕17周发生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1例,拒绝减胎,孕33周一胎儿胎心消失存活一孩(另一胎为无心畸胎)。(2)不同减胎方式亚组妊娠结局比较:早孕期负压抽吸减胎组与中孕期射频消融减胎组平均妊娠终止孕周[(28.5±7.6)与(28.9±10.4)周,t=1.145,P>0.05]以及至少一孩存活率(2/3与3/5)、至少二孩存活率(2/3与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值均>0.05)。均未出现减胎术后感染和胎膜渗漏。结论对于MCTA三胎妊娠,选择性减胎与期待妊娠相比母胎结局基本无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