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国内血吸虫供肝移植的报道缺如。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移植中心采用2例血吸虫供肝行肝移植,我们总结相关经验并结合文献复习。方法分析2例意外发现的血吸虫感染的供肝进行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并对受者进行长期随访。结果受者术后分别随访6年5个月及14个月,移植肝功能稳定,未发现血吸虫复发。结论血吸虫感染但未导致肝硬化的供肝,可安全用于移植。血吸虫阳性供者应行吡喹酮治疗,受者无预防性驱虫指征。

  • 标签: 肝移植 供者 肝脏 血吸虫 感染
  • 简介:摘要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手段。由于脂肪变性供肝对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耐受较差,影响移植术后疗效,研究脂肪变性供肝的发病机制和脂肪变性供肝在肝移植中的损伤机制,如何修复脂肪变性供肝质量是现在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综述了脂肪变性供肝在肝移植中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肝移植 脂肪变性供肝 缺血再灌注损伤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 简介:摘要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微小RNA(miRNAs)在控制DNA和蛋白质生物合成及活性以及病理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miRNAs的稳定性、高敏感性、易检性等特征,使其具有运用于肾移植诊断和预后的巨大潜力。本文从miRNAs的产生及其特点出发,对其在肾移植中诸如缺血再灌注损伤,同种异体移植物排斥反应或慢性移植肾功能丧失的标志作用做一综述。

  • 标签: 微小RNA 肾移植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肝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唯一有效手段,但供肝的短缺已成为制约肝移植技术的发展的瓶颈。如何有效利用扩大标准供者供肝如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肝、脂肪变性供肝、老年供肝等已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然而,由于边缘供肝自身合并的病理性改变,往往导致移植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甚至患者死亡。在诸多并发症中,移植物原发性无功能(PNF)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移植物存活率、患者死亡率及预后效果的决定性因素。本文就肝移植术后该并发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肝移植 原发性无功能 供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本综述介绍了肾移植术后糖尿病(PTDM)的遗传药理学特点,对肾移植术后糖尿病患者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的分泌相关易感基因的关键变异做了详细的描述。共挑选出与PTDM发生密切相关的16个基因的2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并逐一阐述,以期为PTDM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肾移植术后糖尿病 基因多态性 遗传药理学
  • 简介:摘要移植后糖尿病(PTDM)是肾移植术后一种严重并发症,发病率较高。目前临床上PTDM的诊断主要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2018年发布的关于Ⅱ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年龄、体质指数、种族、代谢综合征、HCV血清学阳性、转录因子7类似物2基因变异、低镁血症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均是肾移植术后并发PTDM的危险因素。PTDM一直是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防治重点。了解肾移植术后并发PTDM的危险因素、监测及治疗,有助于降低PTDM发病率并提高受者生存质量。本文就近年来肾移植术后PTDM的发病风险及管理作一综述。

  • 标签: 肾移植 移植后糖尿病 危险因素 风险评估 免疫抑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国内外报道的肾移植术后BK病毒(BKV)激活的危险因素进行荟萃分析,为临床BKV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系统检索PubMed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从建库至2019年7月公开发表的关于肾移植术后BKV激活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论文,并通过其参考文献进行手工补充搜索。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2篇文献,其中英文15篇、中文7篇。结果显示血液中检测到BKV的危险因素为排斥反应(OR=1.91,95%CI:1.30~2.80)、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OR=1.51,95%CI:0.99~2.31)、服用他克莫司(OR=1.50,95%CI:1.22~1.84)、使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诱导(OR=1.75,95%CI:1.02~2.98)、使用输尿管支架(OR=1.98,95%CI:1.19~3.30)和合并CMV感染(OR=2.23,95%CI:1.61~3.09);而尿液中检测到BKV的危险因素为持续服用糖皮质激素(OR=1.49,95%CI:1.09~2.04)。结论肾移植术后服用他克莫司、合并CMV感染、使用输尿管支架和ATG诱导的受者发生BKV血症的风险更高,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肾移植受者发生BKV尿症的风险更高。

  • 标签: 肾移植 BK病毒 危险因素 荟萃分析
  • 简介:摘要肾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病最有效的方法,但移植术后并发排斥反应严重影响着受者预后,尤其是其导致的移植肾失功。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发生机制极其复杂,除经典HLA抗体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MHC-Ⅰ链相关基因A(MICA)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综述MICA介导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相关研究最新进展。

  • 标签: MHC-Ⅰ链相关基因A 肾移植 排斥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尸体供肾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 DGF)危险因素并建立供者评分系统。方法收集自2016年11月至2018年3月全国29家移植中心实施尸体供肾移植共3 549例受者及1 875例供者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确定DGF的供者危险因素,将其纳入多因素分析,计算回归系数(β值)并换算成危险因素的评分,建立DGF风险供者评分系统。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供者年龄,原发疾病,高血压病史,捐献前血肌酐水平,低血压时间和心肺复苏史是肾移植术后DGF的危险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均可增加DGF发生率。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了基于以上6个危险因素的总分49分的DGF风险供者评分系统,随着供者评分由0分升高至49分,肾移植术后DGF发生率由9.96%增加至92%。结论本研究确定了尸体供肾肾移植术后DGF的供者危险因素,建立了一个符合中国人口特征的DGF风险供者预测评价系统,有助于临床医师用于尸体供者的评估,指导肾移植术后DGF的防治。

  • 标签: 肾移植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 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