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股腘动脉长段病变的中远期结果及其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1年5月于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血管外科接受DCB治疗的114例股腘动脉长段病变(卢瑟福分级2~6级)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75例,女性39例,年龄(71.9±8.4)岁(范围:49~89岁)。114例患者共有138处股腘动脉长段病变,其中初次病变111处(80.4%,111/138),闭塞病变116处(84.1%,116/138),病变长度(280.9±78.7)mm(范围:150~520 mm);联合减容治疗59处(42.8%,59/138),植入补救支架27处(19.6%,27/138)。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别计算患者的累积初始通畅率、免于临床驱动的靶病变再次干预率、累积总体生存率。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影响股腘动脉长段病变通畅率的相关因素。结果114例患者均完成DCB治疗,技术成功率为98.2%(112/114)。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范围:3~54个月)。术后12、24和36个月累积初始通畅率分别为87.5%、75.2%和55.1%,免于临床驱动的靶病变再次干预率分别为92.4%、81.8%和68.7%,累积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6.2%、94.0%和80.2%。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HR=2.629,95%CI:1.519~4.547,P<0.01)、合并高脂血症(HR=2.228,95%CI:1.004~4.948,P=0.026)是影响股腘动脉长段病变DCB术后通畅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DCB治疗股腘动脉长段病变的中远期效果满意,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合并高脂血症是影响股腘动脉长段病变DCB治疗后通畅率的独立预后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出现的干眼症来说,采用不同药物治疗能够获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参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出现干眼症的7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用药不同,分成分别包含35例患者的对照组、观察组。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的临床指标评价情况、临床疗效。结果:通过对最终的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发现观察组的临床指标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并且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也要比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使用适合的药物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有效缓解患者痛苦,提升治疗有效率,为患者预后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