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进行山药乌梅知母提取物混合粉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方法 采用限量法的雌、雄性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90天经口毒性试验,致畸试验。结果 在本试验条件下,山药乌梅知母提取物混合粉雌、雄性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的LD50大于20.0g/kg.bw,根据急性毒性剂量分级标准,该样品属实际无毒级;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山药乌梅知母提取物混合粉以3.33g/kg.bw、6.67g/kg.bw、10.00g/kg.bw的剂量经口给予大鼠90天,受试动物一般情况良好,体重、食物利用率、脏器重量、脏器系数均无异常改变;眼部检查未发现异常变化;尿液指标、血液学指标及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各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与受试样品有关的病理改变。山药乌梅知母提取物混合粉对大鼠未见母体毒性、胚胎毒性和致畸性。结论 山药乌梅知母提取物混合粉长期食用是安全的。

  • 标签: 山药 乌梅 知母 毒理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药源性疾病是一种因为药物不良反应而引发的疾病。相对于年轻群体来说,老年人群很可能同时患有不止一种疾病,需要长时间使用药物来控制病情。所以老年人群发生药源性疾病的几率要比年轻人高出很多。为此,一定要注意评估老年人群药源性疾病风险,并加强对药品安全的管理,最大限度的避免这一疾病的出现。笔者针对老年人群药源性疾病风险评估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预防这一风险出现的有效策略,希望有助于药源性疾病的防控。

  • 标签: 老年人群 药源性疾病 预防策略
  • 简介:摘要:药源性疾病是一种因为药物不良反应而引发的疾病。相对于年轻群体来说,老年人群很可能同时患有不止一种疾病,需要长时间使用药物来控制病情。所以老年人群发生药源性疾病的几率要比年轻人高出很多。为此,一定要注意评估老年人群药源性疾病风险,并加强对药品安全的管理,最大限度的避免这一疾病的出现。笔者针对老年人群药源性疾病风险评估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预防这一风险出现的有效策略,希望有助于药源性疾病的防控。

  • 标签: 老年人群 药源性疾病 预防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代谢综合征(MS)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老年人MS的防治提供指导。方法2021年1月至2021年8月对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体检的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居住时间≥6个月)采用自行设计的MS知信行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剔除34份填写不完整的问卷,获得有效问卷491份(93.5%)。对结果采用描述性分析、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多重线性回归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社区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知识得分为7(5,10)分,态度得分为9(8,10)分,行为得分19(18,21)分。对MS组分及组分的诊断标准回答正确率均低于50%。老年人对MS的知识得分与态度(r=0.263)、行为(r=0.134)得分呈正相关(均P<0.01)。单因素与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参加教育讲座、MS患病情况是MS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均P<0.05);休闲时间、参加教育讲座、定期体检、退休前职业是MS态度得分的影响因素(均P<0.05);参加教育讲座、休闲时间、定期体检、退休前职业是行为得分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社区老年人对MS的组分和诊断标准知识掌握程度低,但对MS的防治态度和行为积极;MS的知信行水平受健康教育讲座、职业、定期体检等影响。应加强社区老年人MS诊断标准等相关知识的教育,增强MS的防病意识,提高老年人对MS的知信行水平。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知信行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临床实习阶段进行基于置信职业行为(entrustable professional activities,EPAs)的评价,以发现临床实习教学中的不足。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选取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进行临床实习的2017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50名学生进行EPAs的自我评价(自评)和带教教师评价(他评),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对自评和他评的结果进行比较,并将每个指标评价为3级及以上的比例和无法评价的比例进行统计。结果大多数指标的自评和他评结果一致,如EPA1(接诊患者)、EPA5(医疗文书书写)、EPA6(病例汇报)的自评和他评结果均为3(3,4);少数指标存在差异,如EPA10(知情同意)的自评和他评结果分别为3(3,4)和3(2,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指标自评和他评为3级及以上的比例均较高,如EPA1(接诊患者)、EPA5(医疗文书书写)、EPA6(病例汇报)的比例分别为100.0%和88.2%、94.0%和91.8%、90.0%和91.8%。部分指标自评和他评为3级及以上的比例较低,如EPA8(危急重症识别与处理)、EPA9(患者转运与交接)的比例分别为30.0%和43.6%、50.0%和51.8%。结论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EPAs自评和他评结果基本一致,基本达到临床实习教学要求,部分EPAs指标评价结果与住院医师入职基本要求相比仍有不足,建议进一步完善临床实习教学,以促进与毕业后教育的平稳过渡。

  • 标签: 医学生 置信职业行为 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实习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观察脊髓空洞症(SM)硬膜下的病变及枕大孔和Magendie孔疏通术(FMMD)治疗SM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0例SM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中所见硬膜下病变及可能引起脑脊液循环梗阻的因素,应用FMMD解除梗阻。观察术后并发症,评估手术安全性。术后3、6、12个月进行门诊随访,随访改良日本骨科协会(mJOA)颈椎评分,根据Tator评分标准评估临床疗效,并复查颅颈交界区MRI评估脊髓空洞。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mJOA颈椎评分。结果术中观察发现,50例患者中,下疝的小脑扁桃体占据枕大孔及覆盖Magendie孔44例(88%),两侧扁桃体间粘连18例(36%),扁桃体与脑干间粘连9例(18%),扁桃体发育不对称越过中线35例(70%),小脑后下动脉分支走行于Magendie孔11例(22%), Magendie孔表面假膜或瘢痕8例(16%),枕大池囊肿2例(4%),扁桃体与硬膜间粘连4例(8%)。50例患者中,仅1例(2%)术后出现颅内感染,其他患者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50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3.3±0.9)个月(12~15个月)。至末次随访,50例患者复查MRI结果显示,脊髓空洞好转44例(88%)、稳定6例(12%);临床疗效好转44例(88%),稳定4例(8%),恶化2例(4%);mJOA颈椎评分较术前提高[分别为(14.7±3.2)分和(12.9±3.1)分,配对t=2.83,P=0.03]。结论SM患者硬膜下存在多种病变,经FMMD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均明显改善,且手术相关并发症少。

  • 标签: 脊髓空洞症 Arnold-Chiari畸形 病理学 治疗结果 枕大孔和Magendie孔疏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无内固定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椎病(ASD)的临床和影像学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无内固定OLIF治疗的13例腰椎融合术后ASD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疗效采用腰痛、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评估。通过对比术前、末次随访时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估影像学疗效。结果13例患者均成功使用无内固定OLIF治疗。术后无一例出现下肢感觉异常、疼痛或无力。随访时间为(17.7±8.3)个月(8~33个月)。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的腰痛VAS[分别为(6.2±1.0)分和(2.0±1.1)分,P<0.001]和腿痛VAS[分别为(7.0±1.9)分和(1.0±0.9)分,P<0.001]均降低;ODI亦明显降低[分别为28.0±7.5和10.8±4.0,P<0.001]。末次随访时,椎间高度由术前的(9±2)mm增至(12±2)mm(P<0.001),中央椎管横截面积(CSA)由术前的(85±26)mm2增至(132±24)mm2(P<0.01),椎间孔高度由术前的(17±2)mm增至(21±3)mm(P<0.05),椎间孔CSA由术前的(95±25)mm2增至(155±36)mm2 (P<0.001)。13例患者中,2例发生Ⅰ度椎间融合器沉降。结论应用无内固定OLIF治疗腰椎融合术后ASD的效果可靠,并发症少。

  • 标签: 邻椎病 脊柱融合术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 无内固定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耳蜗血管纹中的血-迷路屏障(blood-labyrinth barrier,BLB)是一种特殊分化的毛细血管网,可控制物质从毛细血管进入内淋巴。本文详述了BLB的组织学结构、维持内淋巴成分稳定的机制,及其在部分感音神经性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概述了BLB在内耳药物递送研究方面的进展,以期为感音神经性聋的发病机制与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 简介:摘要过敏反应和过敏性疾病与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的发生密切相关。OME患者的中耳黏膜和中耳积液中存在过敏反应相关的细胞及炎性介质,抗过敏治疗也已被证实可使部分OME患者获益。但OME本身是否是一种过敏性疾病目前仍有较大争议。本文详细阐述了过敏反应在OM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概述了抗过敏及免疫治疗在OME治疗中的现状和前景,以期能够为OME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提供新的认识。

  • 标签:
  • 简介:摘要脑胶质瘤恶性程度高,复发率高,预后差,对此分析了脑胶质瘤中Hippo/YAP、PI3K/AKT/mTOR、miRNA、WNT/β-catenin、Notch、Hedgehog及TGF-β等信号通路及关键酶的作用机制,得出YAP1抑制剂可能成为未来治疗脑胶质瘤有效的靶点,抑制PI3K/AKT/mTOR、Shh、WNT/β-catenin及HIF-1α可降低肿瘤细胞的迁移能力及耐药性,进而改善脑胶质瘤的预后。分析得出Notch1与Sox2呈正反馈调控机制,Notch4预示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这样不仅在临床上可针对脑胶质瘤干细胞进行治疗,也能将Notch作为判断预后的一个指标,为治疗脑胶质瘤的方向提供探索性的尝试。miRNA在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而在治疗脑胶质瘤中可借助纳米颗粒的运载协同替莫唑胺发挥进一步的作用。相信这些研究会让大家对脑胶质瘤有更深入的认识,以期更好的寻找新的治疗方案来逐步攻克脑胶质瘤这道难题。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预后 基因表达调控,肿瘤 信号通路 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基因间非蛋白质编码核糖核酸174(LINC00174)调控骨质疏松分子机制。方法选择烟台山医院47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和47例正常健康人为研究对象。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购自美国ScienCell公司。过表达LINC00174质粒(pcDNA-LINC00174)、过表达阴性对照(pcDNA-NC)、LINC00174小干扰RNA(si-LINC00174)、小干扰RNA阴性对照(si-NC)转染至hBMSCs。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基因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噻唑蓝(MTT)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水平。两组间比较行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中LINC00174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2.38±0.21比1.0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908,P<0.05)。pcDNA-LINC00174组hBMSCs细胞LINC00174表达(3.01±0.25比1.00±0.08)、凋亡率[(23.25±1.42)%比(12.46±1.07)%]和活化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表达(0.75±0.05比0.39±0.03)显著高于pcDNA-NC组,增殖活性(0.53±0.04比0.91±0.06)、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0.42±0.05比0.86±0.06)、碱性磷酸酶(ALP)(0.37±0.03比0.65±0.05)、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0.41±0.04比0.83±0.06)和骨钙蛋白(OCN)(0.27±0.03比0.72±0.05)蛋白表达显著低于pcDNA-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71、20.877、9.564、12.431、17.498、21.652、18.932、21.774,P<0.05)。si-LINC00174组hBMSCs细胞LINC00174表达(0.38±0.04比1.01±0.09)、凋亡率[(8.46±0.78)%比(13.73±1.43)%]和cleaved Caspase-3(0.26±0.02比0.45±0.04)表达显著低于si-NC组,增殖活性(1.21±0.08比0.78±0.05)、Cyclin D1(0.78±0.06比0.54±0.04)、ALP(0.75±0.06比0.49±0.04)、RUNX2(0.89±0.06比0.53±0.05)和OCN(0.92±0.06比0.68±0.05)蛋白表达显著高于si-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32、16.541、10.125、19.356、15.238、18.981、9.237、11.343,P<0.05)。pcDNA-LINC00174组hBMSCs细胞Nrf2(0.39±0.03比0.88±0.06)和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0.24±0.02比0.59±0.05)蛋白表达显著低于pcDNA-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38、14.045,P<0.05)。si-LINC00174组hBMSCs细胞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0.94±0.05比0.72±0.04)和Keap1(0.86±0.05比0.47±0.04)蛋白表达显著高于si-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32、16.541,P<0.05)。结论LINC00174可调控骨质疏松,其机制可能与通过Nrf2/Keap1信号通路调控hBMSCs增殖、成骨细胞分化、凋亡及氧化应激有关。

  • 标签: 骨质疏松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应用现状调查研究对了解此项技术在国内应用真实情况及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方法全面调查了国内开展HVPG技术的基本情况,包括该技术的医院分布、医院级别、全年例数、所用导管、平均费用、适应证、存在问题等。结果经调查,2021年我国开展HVPG技术的医院有70家,分布在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所有调研医院2021年度共计开展HVPG 4 398例,其中单独HVPG检测2 291例(52.1%)。HVPG平均检测费用(5 617.2±2 079.4)元。其中,96.3%团队使用球囊闭塞法完成HVPG检测,且绝大多数团队使用取栓球囊导管(80.3%)。结论本次调研明确了国内HVPG的临床应用现状,证实了国内多家医疗机构已经熟练掌握此项技术,但未来仍需要继续推广和普及。

  • 标签: 肝静脉压力梯度 应用现状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护人员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5—17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崇明分院、上海市静安区闸北区中心医院4家医疗机构在岗医护人员,依据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统一编订的《全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结合医护人员职业特点自行编制电子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含性别、年龄、学历、职称、是否患有慢性病等基本情况,以及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三方面的健康素养情况,涉及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安全与急救素养、基本医疗素养、健康信息素养等6类健康问题,以总分为100分计,得分≥80分认为具备健康素养。共发放问卷870份,排除未完整作答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26份。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医护人员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结果医护人员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64.0%,其中基本知识和理念具备率为79.7%,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具备率为70.8%,健康技能具备率为33.5%;6类健康问题健康素养水平从高到低分别是安全与急救素养(80.5%)、科学健康观(76.4%)、传染病防治素养(60.2%)、慢性病防治素养(70.9%)、基本医疗素养(52.7%)、健康信息素养(5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过去一年身体状况、有无危害健康的生活方式、最高学历和职称是与健康素养相关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医护人员健康技能、基本医疗素养和健康信息素养水平不高,过去一年身体状况、生活方式、学历与职称是影响医护人员健康素养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

  • 标签: 医护人员 健康素养 影响因素
  • 作者: 高畅 迟春花 杜雪平 吴浩 郑家强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1年第08期
  • 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 100034,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045,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00078,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 100034 英国伯明翰大学应用卫生研究学院,伯明翰 B15 2TT,英国
  • 简介:摘要以几个代表性国家和地区的全科医师学会或家庭医师学会官方网站所记录的学会命名和更名过程为主要依据,对全科医学(General Practice)和家庭医学(Family Medicine)两个名词的起源、演变过程和应用场景进行梳理,论述这些国家和地区在不同阶段全科医学或家庭医学学科发展的过程和定位;并对我国全科医学相关名词的定义、内涵与应用范围等进行了阐述。

  • 标签: 全科医学 家庭医学 全科医生 家庭医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导师制莱斯特评估包(LAP)教学模式应用于全科医学专业实习生的实习教学效果。方法以2020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北京市某大学五年制中医全科医学专业学员60人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人。以在北京市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习的学员作为试验组,在北京市其他社区教学基地实习的同班学员作为对照组。按照中医全科医学专业本科临床实践教学大纲,对照组学员采用传统临床实习培训方法,试验组学员采用导师制LAP教学模式,即采用团队集中授课、每周1次LAP案例讨论和门诊“导师制”一对一LAP带教的教学方法。培训1个月后,采用赋分后的LAP评分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培训后,两组学员病史采集、体格检查、问题解决、患者管理、医患关系、预期照顾和病历记录7个条目得分均较培训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t值分别为4.23、5.06、8.94、4.85、3.99、1.04和5.13,试验组t值分别为11.86、2.85、12.42、13.61、6.29、4.83和5.63,均P<0.05);试验组学员病史采集、体格检查、问题解决、患者管理、医患关系和预期照顾得分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66、2.83、5.67、8.13、2.76、2.52,均P<0.05)。培训后,病史采集条目中,试验组学员以患者为中心的沟通、RICE的识别和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得分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66、7.35和2.66, 均P<0.05);解决问题条目中,试验组临床资料的应用、综合分析力和个人能力局限性得分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4.32、3.38和2.26, 均P<0.05);患者管理条目中,试验组总体管理方案、医患协作、消除疑虑、复诊/随访和患者对管理方案的理解程度得分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03、2.07、2.43、3.15和2.17, 均P<0.05)。结论导师制LAP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医学生临床实习效果,是一种适用于全科医学专业的临床实习教学模式。

  • 标签: 临床工作能力 数学 全科医生 莱斯特评估包
  • 简介:摘要65岁女性患者,突发胸痛、呼吸困难1天。4个月前患者因外伤致腰椎骨折,行腰椎固定术治疗,术中使用骨水泥。X线胸片检查示心影处条形致密影。超声心动图示右心房、右心室内约7 cm长线状高回声,呈游离状态,心包大量积液。腹主动脉CTA检查提示腰2、3椎前条状钩形致密影。急诊行手术治疗,取胸骨正中中下段切口,切开心包,清理积血后见右心室流出道针样异物外漏,取出异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无内固定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椎病(ASD)的临床和影像学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无内固定OLIF治疗的13例腰椎融合术后ASD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疗效采用腰痛、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评估。通过对比术前、末次随访时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估影像学疗效。结果13例患者均成功使用无内固定OLIF治疗。术后无一例出现下肢感觉异常、疼痛或无力。随访时间为(17.7±8.3)个月(8~33个月)。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的腰痛VAS[分别为(6.2±1.0)分和(2.0±1.1)分,P<0.001]和腿痛VAS[分别为(7.0±1.9)分和(1.0±0.9)分,P<0.001]均降低;ODI亦明显降低[分别为28.0±7.5和10.8±4.0,P<0.001]。末次随访时,椎间高度由术前的(9±2)mm增至(12±2)mm(P<0.001),中央椎管横截面积(CSA)由术前的(85±26)mm2增至(132±24)mm2(P<0.01),椎间孔高度由术前的(17±2)mm增至(21±3)mm(P<0.05),椎间孔CSA由术前的(95±25)mm2增至(155±36)mm2 (P<0.001)。13例患者中,2例发生Ⅰ度椎间融合器沉降。结论应用无内固定OLIF治疗腰椎融合术后ASD的效果可靠,并发症少。

  • 标签: 邻椎病 脊柱融合术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 无内固定 治疗结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