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毒症脑病患者相关因素及发病率 ,为临床预防尿毒症脑病提供依据。方法:对尿毒症期患者进行尿毒症脑病相关因素评分 ,根据评分分为危险组、高度危险组和非常危险组 ,分析患者尿毒症脑病的发生率,根据患者神经精神症状将其分为尿毒症脑病组和非尿毒症脑病组。结果:危险组 210例 ,均未发生尿毒症脑病;高度危险组 310例 ,发生尿毒症脑病 46例;非常危险组 30例 ,发生尿毒症脑病 16例,三组不同评分患者尿毒症脑病的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剔除相关因素重新对患者进行评分并进行修正分组 ,则得出结果为危险组 190例 ,均未发生尿毒症脑病;高度危险组 380例 ,发生尿毒症脑病 42例;非常危险组 30例 ,发生尿毒症脑病 20例,剔除相关因素后三组不同评分患者的尿毒症脑病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尿毒症脑病相关因素评分得分较高的患者出现尿毒症脑病的风险明显增加 ,早期处理高度危险患者 ,有助于预防尿毒症脑病。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毒症脑病患者相关因素及发病率 ,为临床预防尿毒症脑病提供依据。方法:对尿毒症期患者进行尿毒症脑病相关因素评分 ,根据评分分为危险组、高度危险组和非常危险组 ,分析患者尿毒症脑病的发生率,根据患者神经精神症状将其分为尿毒症脑病组和非尿毒症脑病组。结果:危险组 210例 ,均未发生尿毒症脑病;高度危险组 310例 ,发生尿毒症脑病 46例;非常危险组 30例 ,发生尿毒症脑病 16例,三组不同评分患者尿毒症脑病的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剔除相关因素重新对患者进行评分并进行修正分组 ,则得出结果为危险组 190例 ,均未发生尿毒症脑病;高度危险组 380例 ,发生尿毒症脑病 42例;非常危险组 30例 ,发生尿毒症脑病 20例,剔除相关因素后三组不同评分患者的尿毒症脑病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尿毒症脑病相关因素评分得分较高的患者出现尿毒症脑病的风险明显增加 ,早期处理高度危险患者 ,有助于预防尿毒症脑病。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饮食指导在糖尿病护理方面的应用。方法:将本院收治的 104例患有糖尿病的人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普通护理组和饮食指导组并保证每组人员的数量为 52例,对普通护理组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而对饮食指导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在其饮食方面的指导,最终对普通护理组和饮食指导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个护理组的患者在空腹的情况下测量血糖含量都具有较为明显的改善趋势,而饮食指导组对于血糖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普通护理组,并且 P<0.05。结论:在糖尿病护理中应用合理的饮食指导,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量,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并降低糖尿病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中采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平均分为采取控制血压、血糖以及血脂进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50例以及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丹参多酚酸盐注射的实验组50例。实验组保证每天一次性注射200mg丹参多酚酸盐,连续两周。注射完成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水平指标以及肾功能指标指标。血清水平指标包括血清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以及内皮素;肾功能指标包括尿蛋白排泄率、微球蛋白水平等。结果实验结束以后,两组患者的血清水平都明显下降,且实验组的效果比对照组明显;肾功能指标也有明显下降,且实验组效果由于对照组织。两组患者的各种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中采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在降低相关指标水平的前提下,改善肾脏的功能,对于患者的康复起到辅助作用,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近30年基于性别的人口学特征以及肺癌临床病理特征演变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至2018年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肺科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肺癌患者,比较男性和女性患者在年龄、吸烟史、病理分期、病理类型等分布差异,趋势分析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8 433例患者,其中男30 729(52.6%)例,女27 704(47.4%)例;与男性患者相比,女性患者较年轻(56.0岁对59.7岁),非吸烟患者比例更高(98.3%对52.3%),且Ⅰ期肺癌(60.6%对49.3%)和腺癌病理类型(93.7%对56.1%)比例显著高(P值均<0.001)。趋势分析发现,女性患者比例逐年增多,并于2015年超越男性,目前男女比为1∶1.5。2013年后女性发病年龄呈年轻化,平均年龄由58.7岁下降至54.7岁(P=0.02)。吸烟比例的下降主要因为男性患者的吸烟占比下降(由68.5%下降至31.1%,P<0.01)。男性和女性患者Ⅰ期肺癌比例分别在2012年和2010年超过中晚期肺癌,且女性Ⅰ期肺癌比例上升幅度高于男性。在男性患者中,腺癌在2012年超过鳞癌成为主要病理类型;女性患者腺癌始终是最常见的肺癌病理类型,且占比持续增高已超过98%。结论近30年,外科诊治肺癌患者的性别分布已发生巨大转变,女性成为胸外科诊治肺癌的主要人群,并且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吸烟人群和鳞癌比例在男性患者中显著下降,腺癌已成为外科治疗最常见的肺癌病理类型。随着肺癌筛查的普及,Ⅰ期肺癌的比例呈显著增加趋势。
简介:摘要:园林景观建设是城市发展的一部分,在景观设计下植物造景技术应用能够提升园林景观整体效果,满足各方面需求。文章对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重要性与具体措施在展开探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应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文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收治的50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应用硼酸冰片滴耳液治疗,观察组应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起效时间、病原菌清除率及听力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应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临床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大内皮素-1(ET-1)与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心脏性猝死(SCD)、心衰再住院及全因死亡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1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住院并符合入选标准的心衰患者220例。按照基线血浆大ET-1水平三分位点分为3组:第1组(T1,<0.4 pmol/L,n=73)、第2组(T2,0.4~0.8 pmol/L,n=73)和第3组(T3,>0.8 pmol/L,n=74)。主要研究终点是SCD或室性心律失常(VA)。次要研究终点是心衰再住院,以及全因死亡和心脏移植联合终点。结果随访(25.1±14.3)个月,34例患者(34/220,15.5%)发生SCD或VA,98例患者(98/220,44.6%)发生心衰再住院,98例患者(98/220,44.6%)发生全因死亡84例(84/220,38.2%)或心脏移植14例(14/220,6.4%)。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以T1作为参照组,T2和T3水平的血浆大ET-1是SCD/VA(HR=3.207,95%CI 1.115~9.233,P=0.031,T2对T1;HR=3.598,95%CI 1.146~11.300,P=0.028,T3对T1)、心衰再住院(HR=1.707,95%CI 1.001~2.912,P=0.049,T2对T1;HR=2.666,95%CI 1.507~4.715,P=0.001,T3对T1)以及全因死亡和心脏移植联合终点(HR=1.964,95%CI 1.021~3.780,P=0.043,T2对T1;HR=3.853,95%CI 2.007~7.398,P<0.001,T3对T1)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浆大ET-1水平对于SCD、心衰再住院及全因死亡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血浆大ET-1可作为心衰患者SCD风险及心衰预后的危险分层因子。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单中心近年来联合上腔和下腔途径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导线拔除术(TLE)的病例特点,探究其与单纯上腔或下腔途径拔除CIED导线病例的不同之处。方法连续入选2011年1月至2018年9月于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行TLE患者159例。将其依据TLE时血管入路途径分成2组:A组为单纯经上腔或下腔途径拔除组(132例);B组为联合上腔和下腔途径拔除组(27例)。对比2组患者基线资料特点、CIED植入类型、导线拔除情况等。结果与A组相比,B组CIED植入时间更长、既往囊袋清创史和CIED更换史比例更高(P<0.05)。进一步统计学分析示,CIED植入时间对于需行联合上下腔静脉TLE者有独立预测价值;CIED植入时间≥5.25年时,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1%和67.4%。2组患者共计拔除导线301根:A组拔除249根,B组拔除52根,总体临床成功率为95.2%;其中B组拔除成功率更低(86.7%对97.3%,P=0.002)、严重并发症率更高(18.5%对1.5%,P=0.002)。结论对于CIED植入时间≥5.25年者预示着其需要联合上下腔静脉途径行TLE。对于联合上下腔静脉途径行TLE患者,其成功率较单纯上腔或下腔途径更低,且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更高。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我国RA患者在临床实践中的托珠单抗使用模式、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招募407例来自全国23个中心的接受托珠单抗治疗的RA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并收集托珠单抗的使用模式,有效性,以及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等。采用SAS 9.4软件进行统计学描述。结果396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330例(83.3%)接受托珠单抗联合传统合成改善病情抗风湿药(csDMARD)治疗,托珠单抗单药治疗比例为16.7%(66/396)。基线时,224例(56.6%)患者和38例(9.6%)患者分别在csDMARDs和其他生物制剂改善病情抗风湿药(bDMARDs)失败后开始注射托珠单抗。随访6个月期间,托珠单抗平均用药频率为(3.7±1.6)次,平均托珠单抗剂量为(7.4±1.2)mg/kg体质量,平均给药间隔时间为(40±13)d。6个月时,102例(25.8%)的患者继续接受托珠单抗治疗。6个月时观察到疾病活动度、关节症状、患者报告结局等均显著改善。90例(22.7%)的患者发生过至少1次治疗后出现的不良事件,8例患者发生过至少1次严重不良事件。结论RA患者使用托珠单抗治疗6个月时有效性、耐受性及安全性良好。患者使用托珠单抗的持续性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