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放性粉碎性胫腓骨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治疗的22例开放性粉碎性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治疗,部分结合有限内固定,并于术后进行早期功能恢复锻炼,随访复查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22例患者全部完成随访复查,随访率为100%;患者复查X线显示对位结线情况较好。骨性愈合时间为(4.9±0.8)个月;有20例患者骨折痊愈,占90.9%;有18例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占81.8%。患者出现3例(占13.6%)并发症。结论采取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并结合有限内固定对开放性粉碎性胫腓骨骨折进行治疗,固定可靠,利于早期功能恢复锻炼,从而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粪便微生物群落组成,找出与炎症性肠病相关的菌群,为疾病的治疗和诊断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克罗恩病(n=20)、溃疡性结肠炎(n=10)和健康对照组(n=30)的粪便样本,利用16S rRNA测序法,测定粪便样品中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果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菌群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炎症性肠病患者变形菌门、Epsilonbacteraeota、酸杆菌门、志贺氏菌丰度显著升高;普氏菌属_9、巨单胞菌属、Lachnoclostridium丰度显著降低。克罗恩病组Lachnoclostridium丰度显著高于溃疡性结肠炎组,酸杆菌门、普氏菌属_9丰度显著低于溃疡性结肠炎组。厚壁菌门、拟杆菌门丰度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微生物失调,IBD患者肠道菌群中致病菌增多(主要为变形菌门和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克罗恩病组和溃疡性结肠炎组的差异菌群可能和疾病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型克罗恩病(CD)与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及影像特征差异。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1月至2020年7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40例结肠型CD与40例UC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T肠道造影检查,且临床资料完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CT特征的差异,并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特征纳入到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中,筛选可诊断结肠型CD的预测因子。结果结肠型CD和UC患者在发病年龄[(29.3 ± 10.7)岁比(46.6 ± 13.4)岁,P<0.001]、体质指数[(18.4 ± 2.7) kg/m2比(21.0 ± 4.0) kg/m2,P = 0.001]、出现血便症状的比例(47.5%比90.0%,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肠型CD较UC更易出现升结肠受累(70.0%比20.0%,P<0.001)。UC患者比结肠型CD患者更常出现病变连续性分布(80.0%比57.5%,P = 0.03)及肠壁环周均匀性增厚(77.5%比47.5%,P = 0.006),更少见肠周炎性渗出(20.0%比67.5%,P<0.001)及肛瘘(10.0%比57.5%,P<0.001)。结肠型CD患者更多表现为不同部位严重程度不一致(75.0%比45.0%,P = 0.006),肠壁厚度多高于UC患者[(9.5 ± 3.4) mm比(8.1 ± 2.2) mm,P = 0.024]。多因素回归模型显示,升结肠受累(OR = 9.209,95%CI:2.238 ~ 37.902,P = 0.002)、肠周炎性渗出(OR = 9.861,95%CI:2.384 ~ 40.786,P = 0.002)及肛瘘(OR=19.263,95%CI:3.714 ~ 99.905,P<0.001)是诊断结肠型CD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综合CT特征与患者的临床表现,可在一定程度上鉴别结肠型CD与UC,为临床进一步的治疗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37和骨保护素与冠状动脉疾病及其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选取大连市友谊医院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211例伴有胸痛或胸闷不适症状的疑似及确诊冠心病患者,均行选择性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并完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分(Gensini评分)。其中,45例冠状动脉狭窄<50%(对照组),52例1支冠状动脉狭窄≥50%(单支病变组),58例2支冠状动脉狭窄≥ 50%(双支病变组),56例3支冠状动脉狭窄≥50%(三支病变组)。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验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尿酸、肌酐;采用双抗体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L-37和骨保护素。结果四组FBG、尿酸、肌酐、TC、TG、LDL-C、HDL-C、ApoA1和Apo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脂蛋白a分别为(0.266 ± 0.060)、(0.283 ± 0.070)、(0.289 ± 0.066)和(0.307 ± 0.084)mg/L,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分分别为(8.27 ± 7.08)、(437.45 ± 98.47)、(493.72 ± 125.19)和(522.61 ± 149.34)分,IL-37分别为(342.27 ± 122.36)、(437.45 ± 98.47)、(493.72 ± 125.19)和(522.61 ± 149.34)ng/L,骨保护素分别为(378.29 ± 111.95)、(458.39 ± 115.37)、(502.50 ± 116.88)和(533.39 ± 139.83)ng/L,四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IL-37、骨保护素和脂蛋白a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分呈正相关(r = 0.43、0.42和0.23,P<0.05),骨保护素与IL-37呈正相关(r = 0.73,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37和骨保护素是影响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独立保护因素(β = 0.07和0.07,t = 2.72和2.57,P<0.01或<0.05),脂蛋白a是影响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β = 0.97,t = 2.89,P<0.01)。结论IL-37和骨保护素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两者是冠心病的抗炎保护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37和骨保护素与冠状动脉疾病及其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选取大连市友谊医院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211例伴有胸痛或胸闷不适症状的疑似及确诊冠心病患者,均行选择性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并完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分(Gensini评分)。其中,45例冠状动脉狭窄<50%(对照组),52例1支冠状动脉狭窄≥50%(单支病变组),58例2支冠状动脉狭窄≥ 50%(双支病变组),56例3支冠状动脉狭窄≥50%(三支病变组)。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验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尿酸、肌酐;采用双抗体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L-37和骨保护素。结果四组FBG、尿酸、肌酐、TC、TG、LDL-C、HDL-C、ApoA1和Apo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脂蛋白a分别为(0.266 ± 0.060)、(0.283 ± 0.070)、(0.289 ± 0.066)和(0.307 ± 0.084)mg/L,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分分别为(8.27 ± 7.08)、(437.45 ± 98.47)、(493.72 ± 125.19)和(522.61 ± 149.34)分,IL-37分别为(342.27 ± 122.36)、(437.45 ± 98.47)、(493.72 ± 125.19)和(522.61 ± 149.34)ng/L,骨保护素分别为(378.29 ± 111.95)、(458.39 ± 115.37)、(502.50 ± 116.88)和(533.39 ± 139.83)ng/L,四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IL-37、骨保护素和脂蛋白a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分呈正相关(r = 0.43、0.42和0.23,P<0.05),骨保护素与IL-37呈正相关(r = 0.73,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37和骨保护素是影响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独立保护因素(β = 0.07和0.07,t = 2.72和2.57,P<0.01或<0.05),脂蛋白a是影响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β = 0.97,t = 2.89,P<0.01)。结论IL-37和骨保护素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两者是冠心病的抗炎保护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在伴腹胀的上腹痛综合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复方消化酶片联合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探讨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伴腹胀的上腹痛综合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质子泵抑制剂,而在观察组中,则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复方消化酶片联用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的方法完成治疗后,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要明显差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伴腹胀的上腹痛综合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复方消化酶片联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