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奈唑胺诱导血小板减少(LIT)的危险因素及其预警价值。方法收集苏州市立医院2019年7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取患者一般情况、合并疾病、利奈唑胺应用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利奈唑胺稳态血药谷浓度(利奈唑胺谷浓度)等数据,根据LIT发生与否将患者分为LIT组和无LIT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AP患者发生LIT的危险因素,计算比值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CI)。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对LIT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共74例,男性55例,女性19例;年龄82(73,88)岁;发生LIT者25例(33.8%)。LIT组患者年龄、利奈唑胺谷浓度高于无LIT组[88(81,92)岁比79(70,86)岁,P=0.001;(19.6±10.3)mg/L比(9.8±6.4)mg/L,P<0.001],基础血小板计数(PLT)、基础肌酐清除率(Ccr)低于无LIT组[181(162,212)×109/L比229(169,289)×109/L,P=0.025;31(19,44)ml/(min·1.73 m2)比46(27,65)ml/(min·1.73 m2),P=0.018]。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础Ccr低(OR=0.974,95%CI:0.951~0.998,P=0.035)、利奈唑胺谷浓度高(OR=1.156,95%CI:1.059~1.261,P=0.001)是HAP患者发生LIT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AP患者发生LIT的年龄、利奈唑胺谷浓度、基础PLT及基础Ccr折点分别为87岁(敏感度56.0%,特异度83.7%)、15.4 mg/L(敏感度64.0%,特异度87.8%)、189×109/L(敏感度67.3%,特异度68.0%)和45 ml/(min·1.73 m2)(敏感度53.1%,特异度80.0%)。以上述折点为警戒值将患者各分为2组比较其LIT发生率,结果显示年龄、利奈唑胺谷浓度超过警戒值组和基础PLT、基础Ccr、低于和等于警戒值组LIT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相比较的另一组(均P<0.01)。结论基础Ccr、利奈唑胺谷浓度、年龄和基础PLT是HAP患者发生LIT的危险因素,其警戒值分别为45 ml/(min·1.73 m2)、15.4 mg/L、87岁和189×109/L,对LIT的发生有较好预测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和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利奈唑胺血药浓度的达标情况及临床疗效,评估治疗药物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2020年1至9月因重症肺炎经验性或目标性予利奈唑胺抗感染治疗并行血药浓度监测的新生儿和老年患者61例(其中新生儿患者31例,老年患者30例)。利奈唑胺按说明书推荐剂量方案给药,分析患者血药谷浓度结果,评价疗效与不良反应。应用SPSS 23.0和Graghpad Prism 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患者和老年患者初始血药谷浓度分别为7.12(3.03,11.86)mg/L和17.81(10.26,23.78)mg/L,达标率分别为32.26%和16.67%,谷浓度>7 mg/L的比例分别为51.61%和80.00%。新生儿患者和老年患者各培养出革兰阳性菌18例和14例,临床有效率分别为100.00%(18/18)和71.43%(10/14),细菌清除率分别为100.00%(18/18)和78.57%(11/14),28 d全因病死率分别为0和23.33%(7/30)。新生儿患者和老年患者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19.35%(6/31)和50.00%(15/30)。结论按说明书推荐剂量方案下给药,新生儿及老年患者血药谷浓度达标率均不高,且易发生血小板减少,进行利奈唑胺血药浓度监测能更好地指导新生儿和老年患者的个体化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