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对重症与危重症流感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4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和危重症流感病例157例。收集入组病例的临床资料、血清和BALF的GM值,根据患者是否合并IPA分为IPA组(n=18)和非IPA组(n=139)。以改良版AspICU诊断标准为金标准(需同时符合相应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以及微生物诊断标准),比较血清和BALF GM试验及两者联合对流感合并IPA的诊断价值,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157例重症与危重症流感患者中,危重症95例,合并IPA患者的死亡率为55.6%(10/18)。IPA组APACHE Ⅱ评分、PSI评分、尿素氮、流感严重程度(危重型流感占比)和有创呼吸机使用率分别为(16±6)分、(110±31)分、10.7(8.4,17.8) mmol/L、88.9%、66.7%,明显高于非IPA组的(10±5)分、(83±30)分、5.2(3.6,7.6) mmol/L、56.8%、24.5%(均P<0.05)。所有患者行血清GM试验,32例患者同时行血清和BALF GM试验。临界值为0.5 μg/L时,血清GM试验诊断重症与危重症流感合并IPA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及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66.7%(12/18)、95.0%(132/139)、63.2%(12/19)、95.7%(132/138)。32例患者同时行BALF GM试验,临界值为1.0 μg/L时,敏感度、特异度、PPV及NPV分别为80.0%(8/10)、86.4%(19/22)、72.7%(8/11)、90.5%(19/21);通过ROC曲线计算显示,BALF GM试验的最佳临界值为0.88 μg/L,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0%(9/10)、86.4%(19/22)。血清GM、BALF GM和两者联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0.85和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诊断流感合并IPA的诊断效能较高。结论危重症流感患者需警惕合并IPA的可能,血清GM试验诊断流感合并IPA的敏感度较低,但阴性预测值较高;BALF GM试验临界值为0.88 μg/L时诊断效能最高;联合BALF和血清GM试验可提高诊断效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0日至2月22日武汉市中心医院连续收治的30例确诊COVID-19的危重症患者临床资料,同时随机纳入该时间段内收治的30例非危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之间的临床特征差异,筛选出可能预测疾病程度的临床指标。结果危重组中患者以中老年男性居多,中位年龄为68岁;非危重组以女性为主,中位年龄为58.5岁。危重组患者的发病至入院中位时间,既往吸烟史,合并慢性基础疾病(包括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脏病、慢性肝脏病、恶性实体肿瘤)与非危重组患者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实验室检查方面,危重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更低(中位淋巴细胞计数<0.5×109/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空腹血糖、乳酸脱氢酶、D-二聚体、C-反应蛋白升高更明显(P值均<0.05)。并发症方面,危重组患者在病程中更易合并心肌损伤(46.7%比23.3%)以及肝脏损伤(80.0%比65.0%)(P值均<0.05)。治疗上,危重组患者较非危重组患者更多使用了糖皮质激素(90.0%比50.0%)以及丙种球蛋白(76.7%比40.0%)(χ2=9.603、6.857,P值均<0.05)。截止2020年3月20日,危重组患者中12例(40.0%)死亡;18例(60.0%)病情好转出院。结论COVID-19危重症患者多为中老年男性,入院时淋巴细胞计数较非危重组患者明显降低,空腹血糖、乳酸脱氢酶、D-二聚体及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病程中更易合并心肌、肝脏损伤,住院病死率高,预后差。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从 2018 年 7 月 -2020 年 4 月本院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患者中,随机选择 100 例参与本次研究,根据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 50 例患儿 。对照组患儿接受传统治疗 ,观察组患儿接受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小儿重症肺炎 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 94% ,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 76% ,两组小儿重症肺炎 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 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小儿重症肺炎患者接受了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不仅仅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还纠正了水电解质紊乱、腹泻等临床症状,缩短了呼吸改善时间,提高了小儿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 推广与 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炎症性肝细胞腺瘤(inflammatory hepatocellular adenoma,I-HCA)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在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浙江衢化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I-HCA患者中选取100例,将入选患者按照瘤体最大径进行分组,最大径 < 5 cm的列为对照组(65例),最大径 ≥ 5 cm列为观察组(35例),对比两组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的表现。结果经手术病理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患者均为I-HCA,其中对照组65例瘤体最大径 < 5 cm,观察组35例瘤体最大径 ≥ 5 cm。常规超声检查两组内部回声、边界、形状、血流分布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0.08、3.12、3.54,均P > 0.05),对照组回声均匀表现有56例(86.15%)、不均匀有9例(13.85%),观察组回声均匀表现有19例(54.29%)、不均匀有16例(45.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2,P < 0.05)。超声造影检查两组动脉期增强方式、门脉期增强表现、延迟期增强表现、包膜下有无血管造影情况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5、0.40、1.75、2.07,均P > 0.05)。对照组动脉期达峰均匀有55例(84.62%)、不均匀有10例(15.38%),观察组均匀有16例(45.71%)、不均匀有19例(54.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2,P < 0.05)。对照组患者均无内部灌注缺损区,而观察组有12例(34.29%)存在内部灌注缺损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2,P < 0.05)。两组动脉期增强表现均为高增强。结论在I-HCA检验中,应用CEUS可以显示清晰的影像学特征,反映出不同大小病灶的血流动力学差异,有助于临床对CEUS的诊断及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面罩持续气道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 2019 年 7 月 -2020 年 4 月到我院进行小儿重症肺炎治疗的 7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 35 例接受常规治疗的小儿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另外 35 例接受面罩持续气道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的小儿患者纳入观察组 ,比较两组小儿重症肺炎 患者治疗 后的疗效 。结果: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为 62.9%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为 91.4% ,两组小儿重症肺炎 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存在 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小儿重症肺炎患者接受面罩持续气道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肺部炎症吸收较好,改善了小儿患者的气血情况,缩短了吸氧治疗的时间,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由此可见,面罩持续气道正压机械通气 值得在临床 推广与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