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报道1例瘢痕性女性型脱发。患者女,36岁,因脱发加重十余年就诊。皮肤科检查:弥漫性头发稀疏,发质细软,可见多数铅笔橡皮擦样大小的灶性秃发区。TrichoScan检查提示额部毛发密度明显降低,毛发直径变异度大于20%,毳毛比例明显增加。毛发镜检查:毳毛增加,可见大量直径3 ~ 5 mm的灶性秃发区域,部分毛囊开口消失,可见融合性白点征。头皮纵-横组合切片组织病理检查显示,微小化毛囊为著的漏斗、峡部苔藓样毛囊炎改变,毛囊周围同心层状纤维化,毛囊数量较正常同龄人明显减少,毳毛比例增多,大量微型化毛囊及毛囊索,毛囊性微瘢痕形成。诊断:瘢痕性女性型脱发。治疗:外用5%米诺地尔搽剂每日1次,交替外用他克莫司软膏、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口服螺内酯20 mg每日2次,复方甘草酸苷胶囊50 mg每日3次。治疗半年后随访,脱发无明显加重,继续随访中。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河南省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单臂临床研究设计,纳入2020年1月25日至2月26日河南省7家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收治的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联合西医治疗的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患者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转阴和疾病转归情况、住院时间、临床症状体征评分以及胸部影像学表现。结果共86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男性48例(占55.8%),中位年龄43.5(35.0,53.3)岁,有既往史24例(27.9%);首诊58例,转院28例。86例患者2019-nCoV核酸检测均转阴(100%),中位转阴时间为10(7,14) d;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无患者转为重型;平均住院时间(13.8±5.6)d。随治疗时间延长,发热、咳嗽、胸闷、气短、乏力评分均逐渐降低,其中治疗7 d和14 d各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发热(分):0(0,0)、0(0,0)比1(0,1),咳嗽(分):1(0,1)、0(0,1)比1(0,2),胸闷(分):0(0,0)、0(0,0)比0(0,1),气短(分):0(0,0)、0(0,0)比0(0,1),乏力(分):0(0,1)、0(0,1)比1(0,1),均P<0.05〕。出院时胸部X线影像学好转率为42.9%(12/28),胸部CT影像学好转率为81.0%(64/79)。结论在河南省7家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普通型新冠肺炎具有较好疗效,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肺部炎症吸收,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控制病情进展、缩短病毒核酸转阴时间和住院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陕西省布鲁氏菌病发病情况及分离菌株或核酸的基因型,掌握其流行病学及分子遗传特征,为陕西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的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登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20年陕西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的发病数据,分析流行特征;应用细菌学及PCR方法对分离菌株或核酸进行鉴定,进一步采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方法进行分子分型,利用BioNumerics(Version 7.6)软件对MLVA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20年陕西省共报告人间布病1 086例,发病率为2.80/10万,涉及86个县(区),流行高峰在3 - 9月(865例),男女性别比为2.68∶ 1.00(791∶ 295),30 ~ 69岁年龄段占79.74%(866例),农民占83.43%(906例)。36株分离菌株生物型鉴定结果显示,4株是羊种变异型,3株是羊种1型,29株是羊种3型。36株分离菌株及7份核酸经BCSP31-PCR均鉴定为布鲁氏菌属,经AMOS-PCR均鉴定为羊种布鲁氏菌。经MLVA-16分型,panel1结果显示有2种基因型:42型(1-5-3-13-2-2-3-2)、63型(1-5-3-13-2-3-3-2),panel2A结果显示均为4-41-8,panel2B结果显示具有高度的多变性;36株分离菌株及7份核酸分为33种基因型,其中27种基因型为单分离株,6种基因型为共享型。结论陕西省人间布鲁氏菌病防控形势严峻。MLVA-16是一种成熟的基因分型方法,确定了陕西省布鲁氏菌分离株或核酸存在多种基因型,可为人间布鲁氏菌病精准防控、暴发疫情分析及流行病学溯源提供科学依据。
简介:摘要报道1例雄秃样纤维性秃发(FAPD)及其临床病理、皮肤镜和TrichoScan特征,以提高对FAPD的认识。患者男,23岁,前额及头顶部进行性脱发10年,伴局部头发变细、软,偶有头皮瘙痒。皮肤科检查:前额至头顶部头发弥漫性稀疏,前额发际线后移,局部发质细软,脱发区可见部分毛囊角化性丘疹、毛囊周围红斑,未见明显鳞屑。TrichoScan检查:毛发密度明显降低,毳毛比例增加。皮肤镜检查:部分毛囊开口消失,融合性白点征。头皮组织病理检查:毛囊漏斗部、峡部淋巴细胞苔藓样浸润,毛囊周围同心层状纤维化,毛囊结构破坏,毛囊性微瘢痕形成,残留毛囊直径变异度明显增加,可见部分毳毛。诊断:FAPD。FAPD临床易误诊为雄激素性秃发,需及早诊断并治疗。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才队伍建设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意味着企业具备了强大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本文将蓬莱区企业“引留育用”为例,通过分析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创新平台、主体培育、政策扶持等相关对策。
简介:摘要: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想要进一步提升高职教育整体的办学质量,应当着重建立“双师型”教师团队。具体分析来看,“双师型”教师团队可以有效提升高职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可以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最终能够达到促进高职人才就业率的目标。而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的核心则是产教融合,通过将社会相关产业链与整个教育链融合起来,实现人才培养与人才就业的更顺畅衔接。基于此,文中从产教融合的背景出发,对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双师型”英语教师团队的构建策略,期望借助于这一举措,提升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也进一步推进高职英语教育质量得到提升。
简介:摘要:当前中职课改新形式下,机械专业课堂教学更多强调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学生之间能够团队合作,互相讨论,共同完成某项教学任务。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改变的不仅是教学形式,更重要的是教学理念的革新,不再是过去的以教师为主体,满堂灌,单向传输式的教学。特别是很多基础理论课程要向实训课程学习,采用项目式,任务驱动式的“做中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中掌握更多知识以外的内容,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引导者、合作者、帮助者和促进者。从而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构建任务驱动,互助探究的中职课堂教学新模式,让中职机械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传统纵切片法、横切片法及改良的Ho-Vert切片法对经典型毛发扁平苔藓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皮肤科经典型毛发扁平苔藓患者的临床资料,在皮肤镜辅助下,头皮皮损标本采用改良Ho-Vert法分别进行横、纵切片,采用单一横、纵切片读片和横、纵切片结合读片,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经典型毛发扁平苔藓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50.0 ± 13.6)岁,平均病程18个月。患者表现为多灶性或融合性斑片状脱发,其他还可见头皮萎缩、毛周角化过度、毛囊开口消失、纤维性白点、轨道征等。在横切片中,所有患者毛囊漏斗部及峡部均可见苔藓样淋巴细胞浸润,均可见毛囊性微瘢痕,7例可显示真表皮界面。而在纵切片中,只有9例观察到毛囊漏斗部及峡部的淋巴细胞苔藓样浸润,4例观察到毛囊性微瘢痕,所有切片均可显示真表皮界面。横、纵切片中组织病理学结果有差异的表现还有毛囊间皮肤界面皮炎改变、毛囊角栓、皮脂腺周围淋巴细胞浸润、皮脂腺萎缩或消失、毛球周围炎性浸润。结合临床表现,通过单一横切片仅有7例可确诊毛发扁平苔藓,单一纵切片仅9例可确诊,结合纵、横切片组织病理表现,21例均可确诊。结论皮肤镜辅助下改良的Ho-Vert标本纵横组合切片处理技术,可多维显示组织病理改变,提高病理诊断效率。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血脂异常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临床中行苯磺酸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80例血脂异常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与乙组,各140例,甲组接受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乙组接受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统计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脂与血压水平。结果治疗后,乙组SBP、DBP、TG以及TC指标均显著优于甲组(P<0.05);乙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甲组的8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血脂异常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可从整体上提升疗效,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自新型冠状病毒爆发以来,群众的身体与心理面临着巨大考验,幸而通过社会政府努力有所改善。然而,疫情期间也凸显出了“陌生人关系”,种种麻木冷漠现象令人心寒,使大家的目光又重新聚集到陌生人社会上。“陌生人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熟人社会”终会向“陌生人社会”过渡,我们需要这样“理性化”的社会,而过于理性又会产生信任危机导致社会的紊乱。本文针对疫情中口罩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此对陌生人社会特点及“陌生人社会”下的重构做出了分析与梳理,旨在令社会对其有一个全面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