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再次肝移植的病因、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儿童器官移植科接受肝移植治疗的1 024例患儿(<18岁)的临床资料,其中再次肝移植25例(26例次)。二次肝移植24例,三次肝移植1例。25例患儿中,男13例,女12例。再次移植手术时中位年龄[M(QR)]为12.9(20.5)个月(范围:5.8~134.8个月),体重为8.0(5.6)kg(范围:5.0~30.0 kg),儿童终末期肝病(PELD)评分为17.0(21.3)分(范围:0~45分)。再次肝移植的病因:胆道并发症(7例次)、移植肝原发无功能(5例次)、抗体介导排斥(4例次)、肝动脉血栓形成(3例次)、门静脉血栓形成(3例次)、肝动脉血栓形成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2例次)、下腔静脉闭塞(1例次)、窦状隙梗阻综合征(1例次)。按两次移植间隔时间30 d为界线,早期(≤30 d)再移植8例次,晚期(>30 d)再移植18例次。比较两组患者再次肝移植的病因、术前PELD评分、与前次肝移植间隔时间、手术情况、主要并发症及生存情况。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比较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²检验进行比较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进行Log-rank检验。结果本组病例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6.8(30.2)个月(范围:1 d至85.7个月),再次肝移植的发生率为1.9%(19/998)。早期再移植组手术时间为(439.8±151.0)min,供肝重量与受者体重比为5.0(1.8)%(范围:3.6%~6.1%),再移植病因主要为移植肝原发无功能及血管并发症;晚期再移植组手术时间为(604.4±158.0)min,供肝重量与受者体重比为3.4(2.1)%(范围:1.4%~5.3%),再移植病因主要为胆道并发症、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及血管并发症。早期再移植受者术后3个月、1年、2年累积总体生存率均为62.5%;晚期再移植受者术后3个月、1年、2年累积总体生存率分别为100%、93.8%、93.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血管并发症、胆道并发症、移植肝原发无功能及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是儿童再次肝移植的主要原因。早期再次肝移植患儿的PELD评分较高,晚期再次肝移植手术相对困难。晚期再次肝移植与首次肝移植受者的术后生存率无差异,优于早期再次肝移植。感染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儿童再次肝移植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肝移植受者术后淋巴漏的发生率,探讨淋巴漏的诊断、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805例儿童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淋巴漏分为淋巴漏组271例和无淋巴漏组534例。分析儿童肝移植术后淋巴漏发生率,评估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术后存活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临床指标。结果805例儿童肝移植受者术后淋巴漏的发生率为33.7%(271/805);淋巴漏组全肝供肝比例为14.8%(40/271),高于无淋巴漏组25.8%(138/53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其他基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淋巴漏组与无淋巴漏组术后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32.0个月与30.6个月,术后移植受者累计存活率、血管并发症、胆漏、急性细胞排斥反应及肠梗阻等发生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腹水与血清甘油三酯(TG)比值预测淋巴漏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1,最佳临界值0.54,敏感性为59.2%,特异度为80.1%。结论淋巴漏是儿童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不增加术后儿童受者死亡率,延长儿童受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淋巴漏经饮食调整后可获得较好的疗效;腹水与血清TG比值可作为诊断淋巴漏的有效参考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 对超声和CT扫描诊断肾结核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收治的35例肾结核患者,分别对患者进行超声和CT扫描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CT扫描检查准确率为91.34%,灵敏度为93.75%,特异度为66.67%,超声检查准确率为74.29%,灵敏度为85.71%,特异度为33.33%,组间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肾结核的检查,CT扫描检查准确率高于超声检查,两种方式可以优势互补,联合检查,提高检查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较大参考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养老机构照护人员窒息防范的培训需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完善培训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12月—2021年1月在中国老年护理联盟单位内选取43所养老机构的照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问卷收集照护人员的个人信息、老年人窒息防范相关经历和培训需求。共回收526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412份,有效率为78.33%。结果412名照护人员中注册护士53名(12.86%),养老护理员359名(87.14%)。照护人员对窒息预防、识别和应急处置培训需求较高,其中需求程度最强的前3位分别是窒息常见的原因、特殊老人的窒息危险因素、识别异常的体征以及时发现窒息。所在机构是否发生过窒息、是否掌握被照护者的用药情况、是否掌握被照护者的窒息史的照护人员对窒息防范培训内容需求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老机构照护人员对窒息防范的培训需求较高,建议养老机构将事前预防用于老年人的窒息防范管理,引导照护人员全面了解被照护者的用药情况、窒息史、吞咽功能,并对注册护士和养老护理员提供窒息防范相关的系统培训。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国社区居住老年人发生肌少症的患病率,并探讨与其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资料来源于2015年我国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全国开放的数据库,以2014年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WGS)推荐标准,对我国社区60岁及以上7 584人进行了肌少症标准检查的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以男女性别分组,比较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和生活习惯,对肌少症患病率进行分层分析和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我国老年人群肌少症的患病率6.4%(95%CI:5.9~7.0)。在肌少症的患病率分层分析中,男性9.9%(95%CI:9.0~10.9)明显高于女性3.0%(95%CI:2.4~3.5);农村7.2%(95%CI:6.5~7.9)明显高于城镇4.3%(95%CI:3.4~5.2);吸烟者8.8%(95%CI:7.6~10.0)明显高于不吸烟者4.2%(95%CI:3.6~4.8)。多因素Logistic回归表明,男性(OR=5.368,95%CI:4.126~6.985)、增龄(OR=1.191,95%CI:1.172~1.210)是肌少症的危险因素。此外,身体疼痛(OR=2.181,95%CI:1.695~2.673)、长期饮酒(OR=1.426,95%CI:1.057~1.923)、受教育程度低(OR=2.875,95%CI:1.577~5.241)、腰围增加(OR=0.982,95%CI:0.973~0.990)、最大呼气流量减少(OR=0.995,95%CI:0.994~0.997)、胱抑素C增加(OR=2.088,95%CI:1.247~3.495)均与肌少症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均P<0.05)。结论我国社区老年人中肌少症患病率较高,且肌少症的发生与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腰围、饮酒等密切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对北京市10家综合医院护理人员的姑息照护知信行现状进行调查并探索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姑息照护方面培训及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20年3—4月采用中文版姑息照护知识、态度、行为3个问卷对北京市10家综合医院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共回收问卷850份,有效问卷833份,有效率为98.00%。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对护理人员姑息照护知信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北京市10家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姑息照护总体得分为(82.16±8.73)分,得分率68.47%。知识得分为(12.36±4.14)分,得分率为61.80%;态度得分为(36.85±3.97)分,得分率61.42%;行为得分为(32.95±5.84)分,得分率82.37%。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参加过姑息照护培训、性别、职称、知识水平和态度水平、月收入是护理人员姑息照护知信行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北京市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姑息照护认知现状处于中等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提高相关知识水平,提高姑息照护态度与从业积极性,以促进行为方面的改变,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士对出院准备服务的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医院进一步开展出院准备服务、提高延续护理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于2020年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甲综合医院的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包括出院准备服务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及实施的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参与本次调查的护士共350名,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结果350名护士出院准备服务知识得分为(64.99±14.49)分,42.9%的护士表示未听说过出院准备服务,92.6%的护士未参加过相关培训,75.1%护士认为有必要开展出院准备服务,仅有16.6%的护士在临床中应用过该模式。不同职称、对出院准备服务了解程度的护士出院准备服务知识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6.3%的护士希望通过网络授课进行学习;影响实施出院准备服务的主要因素是临床护理工作繁重,精力有限(86.9%)。结论护士对出院准备服务相关知识的认知不足,有必要对护士进行出院准备服务相关知识培训,以提高延续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