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病变肾病(MCD)患者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ATN)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解放军总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病理诊断为MCD,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及病理指标,比较不同年龄段ATN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特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ATN发生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525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56∶1,年龄33(21,48)岁。525例MCD患者中49例发生ATN,发生率为9.3%。其中男34例,女15例。≤20、21~40、41~60、>60岁年龄段MCD患者ATN发生率分别为2.4%(3/123)、5.2%(10/192)、13.2%(20/152)和27.6%(16/58),ATN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呈升高趋势(χ2=31.442,P<0.001)。MCD患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40 U/L共92例(17.5%),天冬氨酸转氨酶(AST)>40 U/L共53例(10.1%),γ-谷氨酰转移酶(GGT)>50 U/L共99例(18.9%),血清IgE升高患者共303例(57.7%)。与非ATN组相比,ATN组患者年龄更大,ALT、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更高,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比例更高(均P<0.05),其他临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岁(OR=6.283,95%CI:2.695~14.649,P<0.001)和血清白蛋白低(OR=0.924,95%CI:0.857~0.997,P=0.040)与MCD患者发生ATN独立相关。结论年龄>40岁是MCD患者发生ATN的独立相关因素,血清白蛋白是发生ATN的保护性因素。

  • 标签: 肾病,脂性 微小病变肾病 肾病综合征 肾小管坏死,急性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中国北方城市体检健康居民膳食摄入、营养和微炎症状况,探讨营养状况随年龄变化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2014年1至12月在中国北方3座城市(北京、大连、沈阳)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30岁及以上体检基本健康的居民进行膳食营养素摄入调查,空腹抽血测定血清学营养指标和微炎症指标。结果符合入选标准903人,年龄30~95(58±15)岁,其中男420人(46.5%)。膳食调查结果显示,各年龄组居民钠和脂肪的平均摄入量均高于中国居民营养素摄入推荐量(DRIs),而钙和维生素A的每日平均摄入量均未达DRIs,并且随年龄增加,摄入量逐渐减少。其他营养素平均摄入量达标。调查人群的营养血清学指标均在正常参考范围之内,血清转铁蛋白、白蛋白与年龄呈负相关(r=-0.321、-0.236,均P<0.001),空腹血糖、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与年龄呈正相关(r=0.289、0.477、0.396、0.351,均P<0.001)。调查人群的微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正常参考范围之内,与年龄均呈正相关(r=0.386,0.444,均P<0.001)。将各项营养指标分别与营养素摄入、年龄和炎症指标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转铁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空腹血糖、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只与年龄独立相关(均P<0.001)。结论中国北方城市抽样健康居民的营养素摄入量基本达到DRIs推荐量,血清学营养指标和微炎症指标在正常范围之内,但呈随年龄变化趋势,而微炎症状态与血清学营养指标无明显相关性。

  • 标签: 膳食调查 营养状况 炎症 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