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比较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中倒刺线连续手工缝合法与Overlap吻合。结果表明:手工缝合组吻合时间更短,肿瘤切缘距离更长,空肠开口部位距离空肠残端距离更短。手工倒刺线缝合法食管空肠吻合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非离断式Roux-en-Y和Roux-en-Y吻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及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94例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30例,女64例;年龄为(57±10)岁,年龄范围为27~78岁。194例患者中,62例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消化道重建采用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设为非离断组;132例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消化道重建采用Roux-en-Y吻合,设为传统组。观察指标:(1)倾向评分匹配情况及匹配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2)中和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为患者Roux潴留综合征(RSS)发生情况、肿瘤复发、再次入院和生存情况。随访时间为术后3个月和6个月。倾向性评分匹配按1∶1最近邻匹配法匹配。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1)倾向评分匹配情况及匹配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194例患者中,104例(非离断组和传统组各52例)配对成功。非离断组和传统组倾向评分匹配前患者的年龄(≤60岁、>60岁)分别为43例、19例和63例、69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Ⅱ级、Ⅲ级)分别为27例、28例、7例和24例、92例、16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79,Z=2.818,P<0.05);经倾向评分匹配后两组上述指标分别为33例、19例和34例、18例,20例、25例、7例和15例、33例、4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Z=0.500,P>0.05)。(2)中和术后情况:104例患者均成功施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达到R0切除,无中并发症发生,无中转开腹。倾向评分匹配后非离断组和传统组患者消化道重建时间分别为(41±10)min和(52±15)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11,P<0.05)。(3)随访情况:10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3个月和6个月。非离断组和传统组患者术后3个月RSS发生率分别为0和30.8%(16/5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RSS发生率分别为0、9.6%(5/5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4例患者无肿瘤复发、无再次入院、无术后30 d内死亡或与癌症相关死亡情况。结论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中安全、可行,可缩短消化道重建时间,减少术后3个月RSS发生率。

  • 标签: 胃肿瘤 非离断Roux-en-Y吻合 Roux-en-Y吻合 Roux潴留综合征 倾向性评分匹配 临床疗效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根治性胃癌切除联合D2淋巴结清扫,作为胃癌患者的标准式在国内外各大医疗中心已广泛开展。然而对于淋巴结的具体清扫范围,至今仍存在争议。在最新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中,第14v组淋巴结(沿肠系膜上静脉根部)再次被定义为区域性淋巴结,并且明确了远端胃癌出现幽门下区域淋巴结(第6组)转移,建议行D2+肠系膜上静脉(第14v组)淋巴结清扫。为了探讨第6组和第14v组淋巴结在胃癌根治中清扫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本文通过国内外文献复习发现,第6组淋巴结转移与第14v组淋巴结转移有关;第6组淋巴结状态是第14v组淋巴结阴性状态和假阴性率的有效预测因素;对于第14v组淋巴结阴性、而第6组阳性的胃癌患者,第14v组的清扫可能也有一定的意义。根治性胃切除中,增加第14v组淋巴结清扫是安全的,但重要的是,要区分可以从第14v组淋巴结清扫中受益的患者人群。我国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梁寒教授目前牵头的一项关于国内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的临床试验(NCT02272894),有望为第14v组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提供更高级别的证据。

  • 标签: 胃肿瘤 淋巴结清扫术 幽门下区域淋巴结 第14v组淋巴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10年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4年2月至2010年12月中国腹腔镜胃肠外科研究组(CLASS研究组)腹腔镜胃癌外科多中心临床数据库中16家医院收治的652例(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14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191例、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52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49例、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43例、江苏省中医院25例、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14例、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12例、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12例、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例、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9例、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7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7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3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例)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442例,女210例;年龄为(57±12)岁。患者均行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3)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情况。(4)随访情况。(5)预后影响因素分析。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肿瘤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3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3)或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非参数检验。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手术情况:652例患者中,617例行D2淋巴结清扫,35例行D2+淋巴结清扫;348例消化道重建方式为Billroth Ⅱ吻合,218例为Billroth Ⅰ吻合,25例为Roux-en-Y吻合,61例为其他;12例行联合脏器切除;569例中输血,83例中未输血。652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87(155,240)min,中出血量为100(50,150)mL。(2)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652例患者肿瘤最大径为(4.5±2.0)cm;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6(19,35)枚,其中>15枚570例,≤15枚82例;淋巴结转移数目为4(1,9)枚;肿瘤近端切缘为(4.8±1.6)cm,肿瘤远端切缘为(4.5±1.5)cm。652例患者中,肿瘤Borrmann分型为Ⅰ~Ⅱ型255例,Ⅲ~Ⅳ型334例,缺失Borrmann分型资料63例;肿瘤分化程度为高-中分化171例,低-未分化430例,缺失肿瘤分化程度资料51例;肿瘤病理学T分期T2期、T3期、T4a期分别为123、253、276例,病理学N分期N0期、N1期、N2期、N3期分别为116、131、214、191例,病理学TNM分期Ⅱ期、Ⅲ期分别为260、392例。(3)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情况:652例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间为3(2,4)d,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4(3,5)d,首次进食全流质食物时间为5(4,6)d,术后住院时间为10(9,13)d。652例患者中,69例发生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 Ⅰ~Ⅱ级、Ⅲa级、Ⅲb级、Ⅳa级并发症患者分别为60、3、5、1例。同1例患者可合并多种并发症。手术并发症和系统并发症中,发生率最高的分别为十二指肠残端瘘(3.07%,20/652)和呼吸系统并发症(2.91%,19/652)。69例患者经治疗后均顺利转归并出院。(4)随访情况:65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10~19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24个月。298例术后复发转移患者中,255例术后≤5年复发转移,其中远处转移、腹膜转移、局部复发、多处复发转移、其他部位复发转移分别为21、69、37、52、76例;43例术后>5年复发转移,上述指标分别为5、9、10、4、15例;两者复发转移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5.52,P>0.05)。术后≤5年和>5年复发转移患者病理学TNM分期Ⅱ期、Ⅲ期分别为62、193例和23、20例,两者病理学TNM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5.36,P<0.05);病理学T分期T2期、T3期、T4a期分别为42、95、118例和9、21、13例,两者病理学T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0,P>0.05),进一步分析,两者病理学T2期、T3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²=0.52,2.08,P>0.05),两者T4a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3.84,P<0.05);病理学N分期N0期、N1期、N2期、N3期分别为19、44、85、107例和12、5、18、8例,两者病理学N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4,P<0.05),进一步分析,两者病理学N0期、N3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16.52,8.47,P<0.05),两者N1期、N2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²=0.85,1.18,P>0.05)。652例患者术后中位总生存时间为81个月,10年总生存率为46.1%,其中病理学TNM分期Ⅱ期、Ⅲ期患者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9.6%、3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35.29,P<0.05)。进一步分析,病理学TNM分期ⅡA期、ⅡB期、ⅢA期、ⅢB期、ⅢC期患者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5.6%、55.8%、46.9%、37.1%、24.0%,5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55.06,P<0.05)。病理学T2期、T3期、T4a期患者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5.2%、46.5%、41.5%,3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8.39,P<0.05)。病理学N0期、N1期、N2期、N3期患者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3.7%、56.2%、48.5%、26.4%,4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54.89,P<0.05)。(5)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最大径,肿瘤分化程度(低-未分化),病理学TNM分期,病理学T分期,病理学N分期(N2期、N3期),术后化疗是影响行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局部进展期胃癌10年总生存率的相关因素(风险比=1.45,1.64,1.37,2.05,1.30,1.68,3.08,0.56,95%可信区间为1.15~1.84,1.32~2.03,1.05~1.77,1.62~2.59,1.05~1.61,1.17~2.42,2.15~4.41,0.44~0.70,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径>4 cm,肿瘤分化程度为低-未分化,病理学TNM分期Ⅲ期是影响行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局部进展期胃癌10年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1.48,1.44,1.81,95%可信区间为1.19~1.84,1.11~1.88,1.42~2.30,P<0.05),术后化疗是影响行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局部进展期胃癌10年总生存率的独立保护因素(风险比=0.57,95%可信区间为0.45~0.73,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10年肿瘤学疗效满意。病理学TNM分期Ⅲ期、病理学T4a期、病理学N3期患者术后≤5年复发转移比例高,而病理学TNM分期Ⅱ期、病理学N0期患者术后>5年复发转移比例高。肿瘤最大径>4 cm,肿瘤分化程度为低-未分化,病理学TNM分期Ⅲ期是影响行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局部进展期胃癌10年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化疗是影响行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局部进展期胃癌10年总生存率的独立保护因素。

  • 标签: 胃肿瘤 CLASS研究组 腹腔镜手术 局部进展期胃癌 D2淋巴结清扫 远端胃切除 10年总生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性镇痛对结肠癌患者术后康复速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纳入81例进行根治结肠癌切除手术的受试者,随机分配到开腹预防性镇痛组、腹腔镜静脉镇痛泵组、开腹静脉镇痛泵组。结局指标包括患者达到出院标准时间、患者康复指标、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开腹预防性镇痛组受试者术后达出院标准时间(H=41.054,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F=15.515,P<0.05)、术后排便时间最短(F=8.003,P<0.05),住院费用最少(F=26.664,P<0.05),术后疼痛VAS评分最低(F=6.727,P<0.05),术后每日离床活动时间最长(F=9.647,P<0.05),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三组受试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84,P>0.05)。结论预防性镇痛能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同时未增加术后并发症。

  • 标签: 结肠肿瘤 预防性镇痛 加速康复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在加速康复外科(ERAS)策略执行中的体验以及影响治疗体验的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消化病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胃癌并接受胃癌根治的患者;排除急诊手术、残胃癌、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和中肿瘤不可根治切除或发现腹腔转移以及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调查患者对ERAS策略的期待和治疗期间的体验。患者对期待和体验方面的调查问题进行评分,0分表示完全不期待或不满意,10分表示很期待或十分满意。根据患者对于ERAS的不同体验,将患者根据出院时填写问卷中的“是否认可ERAS策略”项目分为ERAS认可组和抵触组。观察指标:(1)入组患者情况;(2)了解全组并比较两组患者对于ERAS的期望、偏好和住院体验;(3)两组促进和阻碍ERAS认可因素的比较;(4)了解全组并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的转归,采用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为术后30 d内并发症和身体是否不适,并发症按照Clavien-Dindo分类标准进行程度分级。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 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M(Q1,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Mann-Whitney U检验。自身前后对照的正态分布与偏态分布资料分别采用配对Student t检验或Wilcoxon配对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结果纳入符合条件的患者112例,男88例,女24例;年龄(57.8±10.0)岁;其中ERAS认可组77例、抵触组35例。住院时,胃癌根治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情绪,56.2%(63/112)患者的住院焦虑评分超过了8分。住院时患者对ERAS策略的了解程度不高[2(0,5)分],通过住院宣教,这一状况较前明显改善[8(4,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130,P<0.001)。患者预期的术后住院时间要长于实际住院时间[7(7,10)d比6(6,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800,P<0.001)。51.8%(58/112)的患者希望能够出院后直接返回家中继续康复,但32.1%(36/112)的患者更希望能够在医院继续治疗直到自己感觉身体完全康复。与ERAS抵触组相比,认可组患者的预期住院时间更短[7(6,10)d比10(7,15)d,Z=-2.607,P=0.009],康复效率提高评分更高[9(8,10)分比7(5,9)分,Z=-3.078,P=0.002],期望缓解疼痛[8(6,10)分比6(5,9)分,Z=-1.996,P=0.046]、体力恢复加速[8(6,10)分比6(4,9)分,Z=-2.200,P=0.028]、期待减少引流管[8(8,10)分比8(5,10)分,Z=-2.075,P=0.038]的评分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随访过程中,有105例患者接听了随访电话。57.1%(60/105)的患者在出院后经历了各种不适,其中包括疼痛(28.6%)、腹胀(20.0%)、恶心(12.4%)、疲乏(7.6%)和发热(2.9%)。出院30 d内,6.7%(7/105)的患者发生了Clavien-DindoⅠ、Ⅱ级手术相关并发症,包括伤口愈合不良、肠梗阻、腹腔出血、伤口感染,均经保守治疗治愈;全组术后未发生Ⅲ级以上并发症。与认可组相比,抵触组中更多的患者在出院时认为自己尚未达到自我预期的康复[22.9%(8/35)比57.1%(44/77),χ2=11.372,P<0.001],且并不急于回归日常生活[8.6%(3/35)比39.0%(30/77),χ2=10.693,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仅52.4%(55/105)的患者返回家中进行后续康复,其余患者在出院后选择前往其他医院继续住院,再次住院时间的中位数为7(7,9)d。与ERAS抵触组比较,ERAS认可组居家康复比例更高[59.7%(12/33)比36.4%(43/72),χ2=4.950,P=0.026]、自我认为术后完全康复时间更短[14(10,20)d比15(14,20)d,Z=2.100,P=0.0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尽管ERAS在保证手术安全的前提下促进了术后的康复,但尚未得到患者的一致认可。充分的康复宣教、良好的镇痛、较好的体力恢复以及引流管的早期去除,可能改善患者对于ERAS的体验。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胃癌根治术 医疗体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胰瘘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22家医疗中心收治的2 089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380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351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130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139例、福建省肿瘤医院128例、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14例、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4例、青海大学附属医院104例、潍坊市人民医院103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102例、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99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97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60例、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48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9例、丽水市中心医院26例、广东省人民医院26例、江苏省人民医院23例、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3例、吉林大学第二医院7例、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例)行胃癌根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指标:(1)胃癌根治术后胰瘘发生率情况。(2)胃癌根治术后B级胰瘘治疗情况。(3)临床病理资料分析。(4)手术特征资料分析。(5)影响胃癌根治术后B级胰瘘发生相关因素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剔除临床病理资料和手术特征资料的缺失数据后行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将P<0.20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筛选出符合研究条件患者2 089例,男1 512例,女576例,性别数据缺失1例;年龄为(62±11)岁,体质量指数(BMI)为(23±3)kg/m2。(1)胃癌根治术后胰瘘发生率情况:2 089例患者胃癌根治术后胰瘘总发生率为20.728%(433/2 089),生化瘘发生率为19.627%(410/2 089),B级胰瘘发生率为1.101%(23/2 089),C级胰瘘发生率为0。(2)胃癌根治术后B级胰瘘治疗情况:23例胃癌根治术后发生B级胰瘘患者中,2例引流管放置时间>21 d,予以抗感染治疗;4例影像学检查发现腹腔积液,其中2例经B超引导下腹腔穿刺引流,1例尝试穿刺引流失败,1例未行穿刺引流,均予以抗感染治疗;11例影像学检查未发现腹腔积液,但临床表现发热或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升高,均予以抗感染、抑制胰酶分泌治疗;6例无典型临床表现,给予生长抑素以抑制胰酶分泌且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延长(中位时间为7 d)。23例患者经治疗后均顺利康复,未行二次手术治疗。(3)临床病理资料分析:2 089例患者中,无胰瘘患者BMI,新辅助治疗(无、有)分别为(23±3)kg/m2,1 487例、160例,生化瘘和B级胰瘘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3±3)kg/m2,386例、22例和(24±3)kg/m2,22例、1例,3类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787, χ2=8.269,P<0.05)。(4)手术特征资料分析:2 089例患者中,无胰瘘患者手术方式(开腹、腹腔镜辅助、全腹腔镜),淋巴结清扫范围(D1、D2、其他),网膜囊切除范围(未切除、部分切除、全部切除),能量设备使用(无、超声刀、LigaSure、LigaSure+超声刀),生物胶使用(无、有),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737例、624例、292例,24例、1 580例、51例,418例、834例、381例,63例、1 530例、23例、16例,1 431例、201例,(33±14)枚,生化瘘和B级胰瘘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46例、189例、74例,11例、389例、9例,110例、171例、128例,35例、359例、6例、9例,378例、31例,(31±14)枚和14例、5例、4例,0、20例、3例,6例、13例、4例,2例、18例、1例、2例,22例、1例,(37±16)枚,3类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578,9.397,15.023,28.245,8.359,F=4.945,P<0.05)。(5)影响胃癌根治术后B级胰瘘发生相关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能量设备使用是影响胃癌根治术后B级胰瘘发生的相关因素(χ2=9.914,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辅助手术、联合脏器切除、使用LigaSure+超声刀、淋巴结清扫数目是胃癌根治术后B级胰瘘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比值比=0.168,3.922,9.250,1.030,95%可信区间为0.036~0.789,1.031~14.919,1.036~82.602,1.001~1.059,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B级胰瘘发生率较低,腹腔镜辅助手术、联合脏器切除、使用LigaSure+超声刀、淋巴结清扫数目是胃癌根治术后B级胰瘘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试验注册:在美国ClinicalTrial.gov注册,注册号:NCT03391687。

  • 标签: 胃肿瘤 根治性切除术 术后胰瘘 影响因素 前瞻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并发症防治体会。方法:随机抽取本院 2015年 6月至 2016年 12月期间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 122例,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总结并发症的防治措施。 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共有5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包括 1例胆管损伤、 3例中出血及 1例术后胆漏,未出现肠管损伤、术后出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若去除中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 1.64%。 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并发症是由多因素的作用而引起,者应严格把握手术的适应症,仔细精准地实施手术操作,发生并发症后及时进行妥善处理。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并发症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腹腔镜下近端胃切除食管胃吻合单肌瓣成形(SFT)的患者的短期疗效。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7例病理学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胃上部癌的病例资料。7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为58.3岁;平均体质指数为23.8 kg/m2;肿瘤均位于贲门下胃后壁,其中5例术前病理分期为高分化腺癌,2例为中分化腺癌。对7例食管胃结合部中、高分化腺癌患者行腹腔镜下近端胃切除食管胃吻合单肌瓣成形,采用倒刺线连续缝合共同开口及单肌瓣包埋吻合口。观察患者中、术后恢复和病理情况。结果全部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平均280(250~290) min,中出血量平均40(20~70) ml,无一例中转开腹情况。患者排气时间平均3(3~4) d,术后第6天行上消化道水溶性造影检查均排除吻合口漏及吻合口狭窄,恢复经口进食,拔除营养管,进食流质时间平均6(6~7) d,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8~10) d。术后清扫淋巴结平均22(19~24)枚。术后病理分期分别为T3N1M0,T2N1M0、T3N2M0、T2N2M0、T3N2M0、T2N1M0、T3N2M0。结论腹腔镜下近端胃切除后单肌瓣吻合的近期疗效令人满意,但尚需进一步随访观察,以明确该治疗方案的远期疗效。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 近端胃切除 单肌瓣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LSG)治疗肥胖症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收治的40例肥胖症相关NAFLD病人的临床资料;男19例,女21例;年龄为(27±8)岁。病人完成术前检查和评估后均行LSG。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情况。(2)随访情况。采用电话、微信、门诊复查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病人肝功能、糖脂代谢相关情况以及合并症缓解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6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重复测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结果(1)手术及术后情况:40例病人均顺利施行LSG,无中转开腹及死亡病例,手术时间为(83±12)min,中出血量为(19±7)mL,术后住院时间为(3.7±0.7)d。40例病人中,1例术后发生脂肪液化,2例术后1个月发生腹胀,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均好转。(2)随访情况:40例病人均完成术后6个月和12个月随访。40例病人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体质量分别为(112±17)kg、(85±16)kg、(73±11)kg,体质量指数分别为(39.7±4.2)kg/m2、(30.0±4.5)kg/m2、(25.9±2.9)kg/m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分别为(56.40±39.51)U/L、(30.15±17.93)U/L、(26.45±9.44)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分别为(34.03±19.62)U/L、(28.20±10.27)U/L、(24.90±8.44)U/L,γ-谷氨酰转移酶分别为(48.68±28.45)U/L、(43.30±18.56)U/L、(32.80±12.09)U/L,空腹血糖分别为(6.51±2.38)mmol/L、(5.64±1.51)mmol/L、(4.98±0.91)mmol/L,甘油三酯分别为(1.81±0.95)mmol/L、(1.48±0.57)mmol/L、(1.17±0.44)mmol/L,总胆固醇分别为(4.77±0.98)mmol/L、(4.58±0.75)mmol/L、(4.10±0.6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2.99±0.81)mmol/L、(2.79±0.54)mmol/L、(2.48±0.40)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1.08±0.20)mmol/L、(1.15±0.18)mmol/L、(1.45±0.21)mmol/L。体质量、体质量指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移酶、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72.439,533.730,26.791,11.029,25.545,27.994,27.534,36.220,18.596,P<0.05),均呈下降趋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974,P<0.05),呈上升趋势。40例病人术后6个月和12个月多余体质量减少率分别为61%±18%和85%±15%。40例病人术前B超检查结果显示:无、轻度、中度、重度脂肪肝分别为0、2、15、23例;术后6个月上述指标分别为8、9、12、11例;术后12个月上述指标分别为23、11、6、0例。术前与术后NAFLD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68.210,P<0.05)。结论LSG治疗肥胖症相关NAFLD的短期临床疗效确切,可降低病人体质量和改善肝功能,缓解糖脂代谢紊乱及中、重度脂肪肝。

  • 标签: 肥胖症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 减重与代谢手术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