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胃癌的综合治疗主要以病理分期TNM)为依据。其中,T分期主要依靠对浸润胃壁深度的准确判定,准确T分期应做到规范化病理取材和必要的连续切片;N分期易受淋巴结捡取数影响,淋巴结捡取不足可导致N分期偏移。因此,规范淋巴结清扫及术后最大限度地捡取淋巴结是关键环节;M分期主要在于提高胃癌腹腔脱落癌细胞(CY1)阳性检出率,确定腹膜转移的高危因素,优化预测腹膜转移的分子标志物,作为临床检查的补充手段。现阶段我国胃癌规范化病理诊断的质量仍有待提升。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及本中心临床实践经验,就如何做好胃癌TNM分期的优化及病理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评述。

  • 标签: 胃肿瘤 TNM分期 病理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病期虽然是影响胃癌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但生物学行为不同的胃癌患者,其预后也大不相同,说明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相同病期下不同生物学行为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为外科治疗提供合理可靠的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198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肿瘤外科行根治性手术的进展期胃癌病例资料。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术后病理证实为进展期胃癌;(2)行根治性手术,均为R0切除;(3)随访资料完整,无失访。排除标准:(1)既往胃部手术史,术前接受新辅助治疗,术前影像学检查发现有远隔脏器转移;(2)年龄<18岁或>90岁的患者;(3)缺乏临床、病理或随访数据。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进行预后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多因素分析,比较相同病期下不同生物学行为预后的差异。结果全组共计2 522例患者,肿瘤TNM分期中,Ⅰ期(ⅠB期,T2N0M0)246例、ⅡA期422例、ⅡB期474例、ⅢA期681例、ⅢB期441例、ⅢC期256例,其5年生存率依次为79.9%、68.5%、56.1%、39.5%、22.5%和8.1%,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预后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Ⅰ期胃癌患者,大体类型为浸润型(HR=1.806,95% CI:1.174~2.780,P=0.007)、生长方式为弥漫型(HR=1.370,95% CI:1.007~1.864,P=0.045)和淋巴管癌栓阳性(HR=2.073,95% CI:1.333~3.224,P=0.001)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2)ⅡA期胃癌患者,肿瘤大体类型为浸润型(HR=1.376,95% CI:1.008~1.878,P=0.044)、肿瘤生长方式为弥漫型(HR=1.263,95% CI:1.061~1.505,P=0.009)和淋巴管癌栓阳性(HR=2.296,95% CI:1.753~3.008,P<0.001)为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3)ⅡB期胃癌患者,大体类型为浸润型(HR=1.445,95% CI:1.056~1.976,P=0.021)和淋巴管癌栓阳性(HR=1.528,95% CI:1.194~1.955,P=0.001)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4)ⅢA期胃癌患者,肿瘤大体类型为浸润型(HR=1.395,95% CI:1.095~1.777,P=0.007)、淋巴管癌栓阳性(HR=1.583,95% CI:1.315~1.905,P<0.001)和浆膜分型(腱状型+多彩弥漫型)(HR=1.188,95% CI:1.102~1.282,P<0.001)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5)ⅢB期胃癌患者,大体类型为浸润型(HR=1.485,95% CI:1.063~2.076,P=0.021)、淋巴管癌栓阳性(HR=1.315,95% CI:1.060~1.631,P=0.013)和浆膜分型(腱状型+多彩弥漫型)(HR=1.146,95% CI:1.052~1.248,P=0.002)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6)ⅢC期胃癌患者,肿瘤大体类型为浸润型(HR=2.986,95% CI:1.293~6.898,P=0.010)、浆膜分型(腱状型+多彩弥漫型)(HR=1.135,95% CI:1.003~1.283,P=0.045)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相同TNM分期下,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其预后大不相同,提示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对患者的预后判断和个体化治疗的指导与病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胃肿瘤 TNM分期 生物学行为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