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在中国慢性心力衰竭(CHF)治疗中多位点起搏(MPP)的性能,并获得在中国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心力衰竭(心衰)人群中MPP程控和使用的经验。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单组、前瞻性、多中心、非随机观察性研究。在植入带有MPP功能的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CRT-P)或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的患者中,收集植入信息、超声心动图指标、临床指标以及不良事件等信息。患者对CRT有反应定义为患者在随访时相比基线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下降≥15%。结果2016年11月至2019年10月,共有11家医学中心的101例患者入选本研究,实际植入患者99例。患者年龄(61.7±11.3)岁,男73例(74%,73/99),植入成功率为100%,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出院前MPP功能开启比例为81%,至12个月随访时MPP功能开启比例为76%。6个月随访时患者的CRT反应率为67.8%,12个月时CRT反应率为73.5%。12个月随访期间,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43%±13%对27%±9%)、6 min步行距离[(541.6±472.4)m对(320.4±113.5)m]、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评分[(22.5±23.5)分对(45.3±23.6)分]与基线相比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随访期间,全因死亡率为3.0%,全因住院率为11.1%。结论在中国CHF患者的多中心中长期随访研究中,带有多位点起搏功能的CRT能安全且有效提升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及临床反应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左心室射血分数轻度下降的慢性心力衰竭(心衰)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中行左束支起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连续入选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因慢性心衰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行左束支起搏的患者,进行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入选标准:①窦性心律、左束支传导阻滞、QRS时限≥150 ms;②经优化药物治疗>3个月后仍有慢性心衰的症状、体征且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在36%~50%;③同意植入双腔起搏器行左束支起搏。随访6个月,比较术前与术后QRS时限、起搏参数、临床心功能、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变化。结果共入选11例患者,其中男7例(63.63%,7/11),年龄(64.27±12.85)岁。11例患者左束支起搏均成功,成功率100%。QRS时限从术前的(167.09±9.69)ms缩窄为(114.91±15.16)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中和术后6个月相比,起搏阈值、感知参数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阻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99.09±119.70) Ω对(588.82±84.99) Ω,P<0.001];心功能(NYHA分级)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5±0.52)级对(1.45±0.52)级,P<0.001);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显著下降[(954.27±287.72)pg/ml对(229.10±69.08)pg/ml,P=0.023);左心室射血分数(44.00%±5.33%对54.73%±4.92%,P<0.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9.18±6.08)mm对(53.64±5.66)mm,P=0.011]、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45.55±6.15)mm对(36.36±5.37)mm,P=0.001]、左心房内径[(46.45±6.47)mm对(43.27±6.42)mm,P=0.002]、二尖瓣反流程度(2.14±0.95对1.45±0.79,P=0.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左心室射血分数轻度下降的慢性心衰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左束支起搏成功率高,术后随访6个月起搏参数稳定,临床心功能显著改善。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家庭监测所传输的数据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索射血分数减低的非缺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室性心律失常(VA)事件恰当治疗及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家庭监测功能在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的临床应用研究的部分患者数据。从2009年2月到2014年12月植入ICD/CRT-D的79家医院的患者中根据入排标准共纳入234例患者,根据随访期间ICD/CRT-D是否发生恰当治疗的VA事件分为未发生恰当治疗组(93例)和发生过VA恰当治疗组(141例)。患者年龄(58.8±13.4)岁,其中男178例(76.1%,178/234)。主要终点事件为ICD/CRT-D首次发放恰当治疗的VA事件。次要终点为恰当电击(shock)治疗的VA事件或全因死亡事件。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识别能够预测ICD/CRT-D发放恰当治疗及患者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随访(55.2±21.6)个月,共141例(60.3%,141/234)患者发生过首次恰当治疗的VA事件,103例(44.0%,103/234)患者发生过首次恰当电击治疗的VA事件。共70例(29.9%,70/234)患者发生全因死亡。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扩大、有晕厥或晕厥前驱症状是发放首次恰当治疗VA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有晕厥或晕厥前驱症状、服用胺碘酮是发放首次恰当电击治疗VA的独立危险因素;LVEDD扩大、合并高血压、30 d患者活动度的平均值是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相较于ICD植入患者,CRT-D植入患者首次发放恰当治疗及首次发放恰当电击治疗VA的风险均显著降低。结论在射血分数减低的非缺血性心衰患者中,LVEDD、有晕厥或晕厥前驱症状、植入CRT-D是恰当VA治疗的独立预测因素,LVEDD扩大、合并高血压、低平均患者活动度是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简介:摘要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是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重要的治疗方法。本文就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伴有心室电机械活动不同步心衰患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预防心脏性猝死、心肌收缩力调节器(CCM)治疗不伴QRS波增宽的慢性心衰、迷走神经刺激仪(VNS)在心衰中的应用以及利用CIED协助进行慢性心衰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前景进行了阐述,以期进一步推动CIED在心衰患者中的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左束支起搏(LBBP)与双心室起搏(BVP)对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急性电同步和左心室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连续性入选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接受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且合并LBBB的心衰患者。术中随机交叉接受LBBP和BVP,对比两种起搏模式下电同步与血流动力学的指标。电同步指标为QRS时限与QRS面积,血流动力学指标为左心室压强升高速率峰值(dP/dtmax)的增幅。结果最终18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67.00±9.82)岁,年龄范围47~81岁。LBBP和BVP与基线相比电同步和血流动力学均有显著改善。与BVP相比,LBBP时的QRS时限显著缩短(-12.83 ms,95%CI -20.24~-5.43 ms,P=0.002),QRS面积显著减小(-89.86 μVs,95%CI -120.54~-59.17 μVs,P<0.001),LBBP的左心室dP/dtmax的增幅显著高于BVP(6.86%,95%CI 3.11%~10.61%,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合并LBBB的心衰患者,LBBP产生的电同步性和急性血流动力学的改善显著优于BVP。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在国内应用推广缓慢的原因与解决方法。方法设计了调查问卷,主要包含医师认同S-ICD较经静脉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TV-ICD)具有的优点和缺点,对符合适应证的患者未植入S-ICD的原因按照重要性排序,对未来应用S-ICD的预期和推广的建议。2020年8月至10月调查问卷分发于全国多家医疗中心的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植入医师填写后收集并进行分析。结果共回收18个行政区93家医院的190份问卷。参与调查医师对S-ICD各优点的认可比例均>30%,其中最认可的S-ICD的优点是其无导线相关并发症(154/190,81.1%),认为S-ICD最重要的缺点是价格过于昂贵(156/190,82.1%),其余缺点的赞同比例均<30%。69.4%(132/190)的参与调查医师认为价格过于昂贵是适应证患者未植入S-ICD的最主要的原因,且共有90.5%(172/190)的参与调查医师将此原因列入前3位。86.8%(165/190)的参与调查的医师预计未来1年内S-ICD的植入数量会增加,94.7%(180/190)的参与调查医师认同降低价格以促进S-ICD的推广。结论国内CIED植入医师对S-ICD的优点接受度较高,认为价格昂贵是S-ICD应用受限的最主要原因。降低价格应该有利于S-ICD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起搏融合自身传导(SyncAV)程序在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中的疗效及优势。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连续收集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心内科植入带有SyncAV功能的CRT或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关闭SyncAV功能)和SyncAV组(打开SyncAV功能)。术前评估心功能,行12导联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得QRS时限(QR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参数。术后6个月随访再次评估上述各项指标。结果共入组65例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且房室传导正常的患者,对照组33例,SyncAV组32例。对照组中25例患者左心室导线植入侧后静脉,SyncAV组中26例植入侧后静脉(75.8%对81.3%,P>0.05)。SyncAV组患者起搏QRSd显著短于对照组[(137.3±13.1)ms对(144.8±12.2)ms,P<0.05]。术后6个月随访,SyncAV组患者LVEDD[(61.7±12.3)mm对(67.7±9.9)mm,P<0.05]、LVESD[(49.5±13.0)mm对(56.0±11.1)mm,P<0.05]较对照组显著缩小,而LVEF显著增加(43.8%±9.6%对36.7%±6.2%,P<0.01)。与基线状态比较,SyncAV功能较传统双心室起搏进一步缩短QRSd [(-29.1±12.5)ms对(-20.0±11.9)ms,P<0.01],减小LVEDD[(-8.6±8.7)mm对(-3.6±6.7)mm,P<0.05]和LVESD[(-11.1±10.0)mm对(-5.5±7.3)mm,P<0.05],提高LVEF(15.9%±8.2%对9.0%±3.7%,P<0.01)。结论对伴有LBBB和房室传导正常的患者,SyncAV程序较传统双心室起搏可进一步改善电同步性和心脏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家庭监测所传输的数据及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索ICD一级预防首次恰当治疗及患者全因死亡事件的预测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家庭监测功能在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的临床应用研究的部分数据。从2009年2月到2014年12月植入ICD(德国百多力公司)的79家医院的患者中根据入选和排除标准筛选出305例患者。将ICD植入后的第30~60天作为观察窗口期,计算30 d患者活动度均值(average of 30-day patient activity,APA)及30 d平均静息心率均值(average of 30-day mean rest heart rate,AMRHR)。主要终点事件为首次ICD恰当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VA),次要终点为全因死亡事件。结果随访(44.9±24.9)个月,共发生117例(38.4%,117/305)ICD首次恰当治疗事件及55例(18.0%,55/305)全因死亡事件。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MRHR是除心功能(NYHA分级)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外ICD首次发放恰当治疗VA的独立预测因素。年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功能、APA是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ROC曲线对年龄、LVEDD、LVEF、APA、AMRHR对全因死亡的预测作用进行评估,结果显示APA对全因死亡的预测效果最好(AUC=0.703)。结论AMRHR和APA是ICD一级预防患者发生首次恰当治疗或全因死亡的较好的预测因素,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临床SCD一级预防高危患者的危险分层。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无导线起搏器(LTP)植入术中牵拉试验导致阈值变化及其对术后短期阈值变化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植入LTP(Micra,美国美敦力公司)并完成1个月随访的患者,收集其释放后即刻、牵拉试验后即刻、5 min、10 min、出院时和术后1个月的阈值,比较牵拉前后阈值的变化。按术后1个月的阈值变化将患者分为阈值升高组与阈值稳定组,评估牵拉后阈值变化对术后1个月阈值变化的预测价值。结果共入选患者35例,全部患者出院时阈值较释放后阈值显著下降[(0.48±0.10)V对(0.70±0.37)V,P=0.03]。其中阈值升高组(n=13)术后1个月阈值较出院时显著升高[(0.58±0.11)V对(0.52±0.13)V,P=0.03],牵拉后即刻阈值较释放后显著升高[(0.71±0.25)V对(0.57±0.18)V,P=0.01];阈值稳定组(n=22)出院时、术后1个月阈值均较释放后显著降低[(0.45±0.09)V对(0.78±0.44)V,P=0.03;(0.42±0.06)V对(0.78±0.44)V,P=0.03]。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牵拉后即刻较释放后即刻阈值升高是术后短期阈值升高的独立预测因素(OR=1.25,P=0.03;OR=1.78,P=0.04)。结论LTP植入术中牵拉试验导致阈值有下降趋势。牵拉后即刻阈值升高是LTP术后短期阈值升高的独立预测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植入技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以期为临床推广提供参考。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行S-ICD植入的患者共24例,其中男21例,女3例,年龄(41±18)岁。回顾采集患者基础心脏疾病等信息,分析其临床特征;分析术前心电图筛查、植入技术方法、学习曲线特点、并发症发生等情况;分析截至2020年8月30日患者随访数据,初步评估S-ICD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总计25例患者拟植入S-ICD,1例因未通过术前心电图筛查未植入,余24例经心电图筛查并植入S-ICD。基础疾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10例(10/24,41.7%)、肥厚型心肌病6例(6/24,25%)、离子通道疾病4例(4/24,16.7%)、缺血性心肌病1例(1/24,4.2%)及其他3例(3/24,12.5%)。手术学习曲线较短,手术时间为(55.0±18.7) min;按标准操作流程,术后短期无并发症。随访提示有17次事件,6次放电事件;其中4次正确处理,1次转复成功率100%;2次不恰当放电在程控处理后随访无不恰当放电再发,提示S-ICD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论就本中心数据来看,S-ICD植入技术具有较短的学习曲线,短期并发症相对少见且安全有效,对于适应证人群具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在国内的临床使用情况,分析S-ICD预防心脏性猝死(SC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纳入了2016年11月26日至2019年12月11日在国内42家中心成功植入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11例S-ICD患者,分析其住院基线资料、植入资料(适应证、植入部位、术中参数特点、手术时间等)和随访信息(程控资料等)等情况。结果最后纳入国内42家中心成功植入S-ICD且有稳定随访的111例患者,其中男89例(89/111,80.2%),年龄(47.2±16.6)岁,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45.0%±16.6%。植入适应证中,一级预防39例(39/111,35.1%),二级预防72例(72/111,64.9%)。平均手术时间为(80.2±27.9) min,术中未记录到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中位随访158(54,362) d结果显示,27例(27/106,25.5%)患者共接受电除颤治疗75次(最少1次,最多16次),其中22例(22/106,20.8%)患者接受51次恰当电除颤治疗,9例(9/106,8.5%)患者发生24次不恰当电除颤。不恰当电除颤的主要原因为T波过感知。结论国内植入S-ICD患者的初步随访结果显示,S-ICD达到了有效性、安全性和预期终点。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TIPS)术对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10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拟行TIPS手术的失代偿肝硬化患者共23例,术前行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心阻抗图法行无创心输出量监测。术后24 h、1个月、6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TIPS术后心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特点和趋势。结果与术前比,TIPS术后24 h,右心房面积[(17.2±4.0)cm2比(15.0±3.4)cm2,P<0.05]、右心室面积[(15.1±3.8)cm2比(13.7±3.5)cm2,P<0.05]和左心室容积[(97.4±21.5)ml比(91.1±22.7)ml,P<0.05]显著增加,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VC-CI)显著降低[(20.7±8.1)%比(28.6±11.3)%,P<0.01],肺动脉收缩压显著升高[(36.0±8.4)mmHg(1 mmHg=0.133 kPa)比(31.8±5.4)mmHg,P<0.01];血清NT-proBNP[(551.2±325.1)ng/L比(124.2±94.4)ng/L,P<0.01]、心输出量[(5.82±0.96)L/min比(5.12±1.28)L/min,P<0.01]、心指数[(3.47±0.64)L·min-1·m-2比(3.05±0.78)L·min-1·m-2,P<0.01]、舒张早期充盈率[(59.0±14.3)%比(54.5±11.0)%,P<0.05]均显著升高,外周血管阻力指数显著下降[(1 798.4±357.3)dyne·s·cm-5·m-2比(2 195.7±508.7)dyne·s·cm-5·m-2,P<0.01]。随访至术后6个月,除外周血管阻力指数,其余指标均逐步恢复至术前水平。TIPS术后6个月,二尖瓣环侧壁组织舒张早期和心房收缩期充盈峰值速度比值(E′/A′)较术前显著提高(1.06±0.32比0.90±0.45,P<0.05)。整个随访过程中,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心脏对TIPS术后容量负荷增加具有较好适应和代偿能力,以达到新的血流动力学稳态。
简介:摘要希氏-浦肯野系统(希浦系统)起搏是近年出现的除传统双心室同步起搏外同样能达到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新方法。本文阐述了2种方法达到CRT的途径、机制、临床证据及各自的利弊,并对现阶段CRT方式的选择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