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生物反馈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后大便失禁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大便失禁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2例,女8例;患儿平均年龄为8.1岁,年龄范围在3.7~14.0岁;50例患儿均行先天性巨结肠改良Soave术。采用直肠肛管测压及Kelly's临床评分评价大便失禁的程度,评分为1~2分为重度组(39例),评分为3~4分为轻度组(11例);利用生物反馈治疗仪对患儿进行治疗,7~10 d为1个疗程,休息1周后进行下一疗程,同时指导患儿主动进行盆底肌收缩训练,3个疗程为一阶段进行全面评估。采用单组数据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患儿生物反馈治疗前后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最长收缩时间、肛管静息压和直肠静息压指标。结果5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4年。轻度组治疗前肛管静息压为(39.71±22.19)mmHg,治疗6个疗程后肛管静息压为(61.88±28.53)mmHg,P<0.05;重度组治疗前肛管静息压为(34.62±26.66)mmHg,治疗6个疗程后肛管静息压为(59.03±24.06)mmHg,P<0.05。轻度组治疗前肛管最大收缩压为(84.03±45.07)mmHg,重度组为(63.39±38.22)mmHg;治疗6个疗程后轻度组肛管最大收缩压为(116.72±31.88)mmHg,重度组为(95.02±31.18)mmHg。全组43例(86.00%,43/50)结束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其中16例(32.00%,16/50)经过3个疗程后症状完全消失;27例(54.00%,27/50)经过3个疗程后症状好转,6个疗程后症状完全消失。另7例(14.00%,7/50)大便失禁症状好转,有不同程度的污粪现象。结论生物反馈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大便失禁是一种治疗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需根据患儿大便失禁程度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治疗儿童非复杂性阑尾炎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儿童非复杂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ERAT组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组,每组30例。结果本组60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与LA组相比,ERAT组术后进食时间早[(6.8±2.0)h比(12.3±2.0)h,t=-10.636,P<0.001]、住院时间短[(3.2±1.3)d比(5.0±1.3)d,t=-5.360,P<0.001]、住院费用低[(6 990±1 451)元比(12 132±1 508)元,t=-13.457,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RAT组中位随访时间14个月(7~20个月),无并发症发生,阑尾炎复发率为6%。L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结论ERA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儿童非复杂性阑尾炎的方法,术后阑尾炎复发率很低。
简介:摘要本研究收集3例小儿肠道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生长方式为小肠单发包块型、小肠结肠多发型、直肠肛管弥漫型,分别接受手术治疗、手术联合内镜治疗、介入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小儿肠道血管瘤表现多样,应采取个体化治疗。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灌肠复位治疗的436例原发性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彩超引导水压灌肠组180例,X线下空气灌肠组256例。结果显示水压灌肠组的复位成功率为95%,高于空气灌肠组的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压灌肠组肠套叠时间>48 h的复位率为92%,高于空气灌肠组的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肠穿孔发生。水压灌肠对原发性肠套叠患儿的复位率高、安全性强,并且可以避免X线辐射。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与经骶会阴肛门成形术治疗中、高位小儿肛门闭锁的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肛门成形术的中、高位肛门闭锁9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49例为观察组,经骶会阴矢状位切开肛门成形术42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儿的围手术期并发症、疗程及术后控便、排便能力。结果观察组一期肛门成形术比例高于对照组(22 %比10%,χ2=4.306,P=0.038),分期手术末次手术年龄小于对照组[(9.9±6.5)比(13.4±5.1) d,t=2.823,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0%比50%,χ2=8.817,P=0.003);排便、控便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19,P=0.025)。结论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治疗中、高位肛门闭锁一期根治率高,围手术期并发症明显减少,术后肛门功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