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直肠侧方结构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通用的称谓是直肠"侧韧带"。对其进行深入的认识,有助于更好地完成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并保护患者的泌尿生殖系统功能及控制排粪功能。目前围绕直肠侧方结构的争论点主要集中在:(1)直肠"侧韧带"是否存在。(2)直肠侧方结构的组成是什么,直肠中动脉是否存在。目前解剖上对直肠侧方结构的研究并未达成共识,但临床手术中发现,直肠"侧韧带"确实存在,并且是直肠癌发生侧方淋巴结转移的途径。直肠"侧韧带"内包含直肠中动脉、神经分支、淋巴管以及包裹的脂肪纤维组织。笔者总结临床经验认为,直肠中动脉在"侧韧带"中恒定出现,只是部分动脉血管直径较小,难以被观察到。从解剖学、胚胎学和外科手术的角度考虑,笔者建议,将直肠"侧韧带"这一与直肠系膜相通、并包含多种组织的结构称为直肠"侧系膜"可能更为合适,这也更加符合直肠癌发生侧方转移的解剖基础。本文结合既往文献和本团队临床经验,提出这一新命名供大家讨论。
简介:摘要Habr-Gama于2004年率先报道了一组新辅助放化疗后达到临床完全缓解(cCR)直肠癌患者在进行非手术的等待观察(W&W)后,获得满意的疗效。自此,W&W走入人们视线并日益受到关注。虽然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W&W策略对部分直肠癌患者安全可行,但目前仍然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因此,对该方案的实施及安全性仍然受到质疑。主要的焦点在于什么是最优化的放化疗方案;cCR的判断时间及判断标准;目前仍然缺乏更精准的手段对cCR进行准确的预测和评估;对局部肿瘤再生后补救手术的实施方案及其安全性;肿瘤远处转移的风险是否会增加;目前尚缺乏患者长期的肿瘤学及功能学随访结果。本文将根据文献并结合本中心的经验,对目前W&W开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加以阐述,并对其运用前景和未来面临挑战进行展望。
简介:摘要自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在武汉暴发,并迅速向全国蔓延。新冠肺炎病毒可经由无症状感染者传播,并已被证实可经飞沫传播与接触传播,但粪口传播和气溶胶传播尚未除外。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性手术属限期性手术,笔者根据本中心近期开展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经验,提出在新冠肺炎疫情条件下结直肠癌患者的手术策略。包括术前严格执行筛选流程、以减少后期院内传染风险;推荐对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性手术采用腹腔镜辅助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严格进行术中气溶胶管理;慎重开展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和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科学、合理进行预防性造口和严格切实加强病房及手术室人员防护。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nCRT)后病理完全缓解(pCR)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病例入组标准:(1)nCRT前病理证实为直肠腺癌,无远处转移;(2)nCRT前经MRI检查,为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肿瘤临床分期为cT3~4N+和T2N0,为保肛而进行nCRT;(3)之前未接受过系统化疗和放疗;(4)术后肿瘤分期为ypT0;(5)随访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术前短程放疗;(2)放疗中出现肠梗阻行急诊手术;(3)nCRT后、手术前出现远处转移。根据上述标准,收集2010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肛肠外科行nCRT并施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ypT0的患者共78例,有2例nCRT前已分别出现肝多发转移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予以排除。共入组76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长程调强放疗(IMRT),每周5次,每次2 Gy,共5周50 Gy;并同时口服卡培他滨;其中41例在放化疗结束前后行XELOX(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或FOLFOX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巩固化疗或诱导化疗。所有患者均在nCRT后5~13周接受手术。术后随访,了解肿瘤复发转移和生存情况,包括无病生存率(DFS)和总体生存率(OS),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检验分析DFS和OS的影响因素。结果76例ypT0患者中,男性60例,女性16例,年龄(56.0±10.3)岁;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4.1±2.4)cm。术后病理示所有患者肿瘤远切缘和基底切缘均为阴性,共计清扫淋巴结692枚,人均清扫9.1枚。术后ypT0N0患者67例(88.2%),ypT0N1~2(有肠系膜淋巴结转移和癌结节转移)患者9例(11.8%)。全组中位随访时间38.4(2.0~103.1)个月,期间有7例(9.2%)发生远处转移,2年内发生转移5例,术后3~5年发生转移2例;死亡6例,其中5例死于肿瘤转移。全组患者术后5年DFS和5年OS分别为86.2%和94.7%;ypT0N0和ypT0N1~2两组患者的5年DFS分别为89.3%和62.5%(P=0.003);5年OS分别为97.6%和72.9%(P=0.002);nCRT前血清癌胚抗原升高的22例患者中有5例(22.7%)发生远处转移,而nCRT前血清癌胚抗原正常的54例患者中只有2例(3.7%)发生远处转移。nCRT前血清癌胚抗原升高和正常的两组患者5年DFS分别为71.0%和92.8%(P=0.007),5年OS分别为86.6%和97.5%(P=0.143)。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CRT前血清癌胚抗原升高(HR=8.395,95%CI:1.378~51.151,P=0.021)和ypN+(HR=6.112,95%CI:2.289~91.209;P=0.005)是DF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未发现O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nCRT后ypT0N0直肠癌患者可获得良好的长期预后;针对ypN+和nCRT前血清癌胚抗原升高患者,应加强术后治疗和随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结肠镜或指检或磁共振(MRI)检查提示肿瘤下缘距离齿状线10 cm以内;(2)有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3)术前活检结果为直肠腺癌;(4)术前行盆腔MRI或直肠腔内超声检查;(5)未发现有远处转移。病例排除标准:(1)术前放化疗未按标准执行;(2)同时性多原发癌及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根据上述标准,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收治的245例接受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的中低位直肠癌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新辅助治疗术后pCR的临床因素。pCR定义为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手术切除的肿瘤标本(包括淋巴结)中显微镜下肿瘤细胞完全消失。结果本研究入组72例pCR患者。单因素分析显示,pCR与患者肿瘤术前T分期、肿瘤周径、肿瘤形状、糖类抗原19-9、放化疗结束与手术的间隔时间有关(均P<0.05)。将以上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T分期(OR=5.743,95% CI:2.416~13.648,P<0.001)、肿瘤周径(OR=7.754,95% CI:3.822~15.733,P<0.001)、肿瘤形状(OR=0.264,95% CI:0.089~0.786,P=0.017)以及新辅助治疗结束与手术间隔(OR=0.303,95% CI:0.147~0.625,P=0.001)是影响本组新辅助治疗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pCR的独立因素;而糖类抗原19-9水平并不是其独立影响因素(OR=1.873,95% CI:0.372~9.436,P=0.447)。结论通过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前临床T分期、肿瘤周径、肿瘤形状和新辅助放化疗后与手术间隔时间等临床特征的判断,可甄别新辅助治疗后可能出现pCR的患者。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镜联合钛夹用于结直肠癌微创手术术前肿瘤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1月3日—2019年12月27日,于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肛肠外科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前肿瘤行单纯结肠镜定位及结肠镜联合钛夹定位者124例纳入回顾性分析,对单纯结肠镜定位、结肠镜联合钛夹定位与肿瘤实际位置的一致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3例腹腔镜手术中,单纯结肠镜定位与实际肿瘤位置的一致率明显低于结肠镜联合钛夹定位[63.6%(21/33)比100.0%(33/33),P<0.05]。89例微创小切口手术中,单纯结肠镜定位与实际肿瘤位置的一致率亦明显低于结肠镜联合钛夹定位[71.9%(64/89)比100.0%(89/89),P<0.05]。右半结肠、左半结肠、乙状结肠肿瘤单纯结肠镜定位与实际肿瘤位置的一致率分别为70.6%(24/34)、72.7%(24/33)、74.4%(32/43),结肠镜联合钛夹定位均为100.0%(34/34,33/33,43/43),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结肠镜联合钛夹可准确定位结直肠癌的肿瘤部位,可有效用于指导腹腔镜和微创小切口手术的切口选择和穿刺孔位置选择,尤其对于单纯结肠镜难以定位的肿瘤建议采取结肠镜联合钛夹进行定位。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同期手术的术前危险度评分体系。方法收集上海长海医院2010年1月至2019年3月行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随访其复发和生存状况,统计分析不同临床病理指标的患者预后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以Cox分析中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为指标,每项危险因素计1分,按总分不同将患者分为不同组,分析每组中位生存时间、中位无病生存时间。结果共纳入234例患者,其中男性126例,女性108例,年龄(57.4±10.8)岁,中位生存期44.85个月,1年、3年、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7.3%、55.2%、22.9%。其中原发肿瘤位于右半结肠、术前癌胚抗原≥200 ng/ml、多发肝转移瘤、低分化腺癌/粘液腺癌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以上4项每项各计1分,将患者分为低危(0~1分)组和高危(2~4分)组。低危组(n=174)和高危组(n=60)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3个月和29个月,低危组和高危组患者的中位无病生存时间分别为21.34个月和8.48个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本研究结果初步构建了针对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愈后预测评分体系,以期对该类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