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产后康复治疗仪联合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泌乳及乳房胀痛的影响。方法 使用产后康复治疗仪与护理干预对29例实验组产妇进行治疗,同时设立29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结果 实验组产妇的宫缩痛时间、阴道出血、宫底高度、恶露时间、排尿时间、排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而且治疗后的疼痛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乳房胀痛情况分析显示,在实验组产妇0级乳房疼痛程度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3级乳房疼痛程度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产妇1级乳房肿胀程度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3级乳房肿胀程度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康复治疗仪联合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泌乳及乳房胀痛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能有效缩短子宫回缩时间,减轻产妇疼痛程度,有利于产妇的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 - 考察探究低频脉冲治疗仪方法应用于产后子宫复旧治疗的效果。方法 - 根据表1的数据,我们选取60例相似基线数据的产后子宫复旧的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接受低频脉冲治疗仪应用,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结果 - 结果表明,观察组在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子宫复旧时间、子宫三径情况、泌乳量、泌乳始动及充足时间、宫缩疼痛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 低频脉冲治疗仪对产后子宫复旧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产后子宫复旧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恢复时间,且有助于改善产后子宫复旧患者的泌乳情况,值得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产后乳房胀痛患者针对性护理中使用生物刺激反馈仪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共选取72位产后乳房胀痛患者,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取使用生物刺激反馈仪进行针对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结果显示,治疗3日后,观察组乳房疼痛评分(2.48±1.54)及乳房硬度评分(1.49±0.8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产妇乳房胀痛的有效率(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乳房胀痛患者针对性护理中使用生物刺激反馈仪的效果显著,可以显著降低乳房疼痛和硬度评分,提高疗效,适宜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和分析产妇产后保健中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在我们的研究中,选择了120名孕妇,其中60名孕妇接受了护理健康教育(孕妇学校组),其他60名作为对照组。结果 两组孕妇的初次产检时间差异显著,孕妇学校组的孕妇更早开始产前检查。同时,参与孕妇学校的孕妇对围产期保健知识的理解和实践有显著提高,如了解孕期营养知识与自我监护,了解分娩过程与早产先兆,了解新生儿护理措施等,以及孕产妇的孕期体重增长和新生儿出生体重等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护理健康教育在产妇的产后保健中发挥重要效果,可提高孕产妇的保健知识和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两组产妇产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和母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分娩方式和母乳喂养情况,探讨产妇产后保健中护理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7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观察组接受护理健康教育,参照组不接受护理健康教育。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产妇新生儿脐部感染、巨大儿、妊娠合并贫血、早产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同样,观察组阴道顺产分娩方式和采取母乳喂养情况的比例也显著高于参照组。结论 产妇产后保健中,采用护理健康教育能有效提升产妇知识掌握情况,减少母婴不良事件的发生,推广阴道顺产和母乳喂养,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产妇产后保健中护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方法:选取70位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35人。观察组在社区产后保健中实施护理健康教育,参照组进行常规保健。评估并比较两组产妇的围产保健知识掌握情况、母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分娩方式及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围产保健知识掌握率显著高于参照组,观察组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观察组阴道顺产率及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产妇产后保健中的护理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产妇的围产保健知识掌握程度,降低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推动产妇选择自然分娩和母乳喂养,具有重要的社区健康教育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产后康复护理对初产妇子宫复旧、产褥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80例顺产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初产妇;研究组采用产后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研究组初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产后48小时的VAS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显示康复护理能显著提升康复效果。在子宫复旧及产后出血量方面,研究组初产妇的子宫复旧进程显著快于对照组,并且研究组的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研究组初产妇的心理状态也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产后康复护理能显著提升顺产初产妇的康复效果,加快子宫复旧,降低产褥感染的风险,并能改善初产妇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家庭化产房护理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观察组100例接受家庭化产房护理,对照组100例接受常规护理。主要观察指标包括胎妇健康、产痛伤害、自我控制、医疗护理的CAQ分数,以及顺产率、剖宫产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产后四项CAQ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顺产率大幅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亦远高于对照组。结论 家庭化产房护理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能改善初产妇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提高顺产率和护理满意度,降低剖宫产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专业健康宣教在母婴同室中对产妇产后焦虑的影响。方法 通过随机抽取60名孕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人,对照组只进行常规产后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专业健康宣教。评价指标包括焦虑状态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状态自评量表(SDS评分),掌握健康教育的效果以及产后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在SAS评分以及SDS评分上的改善明显,其P值<0.01,涨奶发生率显著降低,婴儿护理技巧掌握以及健康知识掌握率显著提高,其P值都<0.05,同时其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专业健康宣教在母婴同室中对产妇产后焦虑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能够提高产妇对于产后的接受和对母婴护理知识的掌握,提高了产妇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 旨在探究预见性护理联合康复功能锻炼对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7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联合康复功能锻炼。分别对两组产妇的盆底肌相关指标、恢复情况、盆底肌肉收缩力和盆底肌肉张力进行了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阴道静息肌电值、阴道收缩肌电值、性功能障碍、盆腔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收缩时间和收缩压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Ⅰ类和Ⅱ类肌纤维的治疗后值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盆底肌肉张力的治疗后值观察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联合康复功能锻炼能显著提高产妇产后康复效果,尤其在改善盆底肌功能障碍和提高盆底肌肉收缩力及张力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计划性健康教育对剖宫产围手术期产妇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1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计划性健康教育。通过接受健康教育配合度,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健康教育配合度(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生活质量评分中,观察组在健康状况、精力、生理功能、精神状态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 计划性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剖宫产围手术期产妇的配合度,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其疑虑和抑郁程度,对于改善剖宫产围手术期产妇的护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产后行综合康复护理在促进产妇康复及改善产后抑郁中的功效。方法 选取68例产后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34例。研究组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包括心理支持、生理功能康复训练等;常规组则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后心理状态、子宫复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经过干预后,研究组在SAS评分(31.05±7.22)、SDS评分(29.82±2.11)、恶露消失时间(17.82±8.84)、子宫入骨盆时间(8.38±2.75)和产后出血量(215.85±100.12)等方面都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此外,研究组在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和生理功能评分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实施综合康复护理能有效促进产妇康复,显著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降低产后抑郁及焦虑情绪,提升产妇的精神健康水平和社会功能,为产后护理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持。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影响产妇产后盆底肌肌力异常的多重因素,并评估针对性康复护理措施在改善盆底肌功能、提升产后康复效果及提高产妇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12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后护理,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盆底肌康复护理。通过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在护理前后的性功能评分、盆底肌力评估结果及多项产后恢复指标,以全面评估康复护理的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性功能评分显著降低,显示出更好的恢复效果(P<0.000)。在盆底肌力评估中,观察组达到4-5级肌力的产妇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表明针对性康复护理对提升盆底肌力具有显著作用。此外,观察组在泌乳始动时间、恶露时间及入骨盆时间等产后恢复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0),进一步证实了康复护理的积极效果。结论:产妇产后盆底肌肌力异常受多种因素影响,但通过实施系统的康复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改善产妇的盆底肌力,促进产后各项生理功能的快速恢复,提高产妇的整体生活质量。因此,这一康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旨在探讨和分析孕产期保健指导的精细化护理对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将120名顺产产妇分为 A 组和 B 组,每组60名。A组接受了基于孕产期保健指导的精细化护理,B组则接受了常规护理。 结果 分析孕产期保健指导的精细化护理的影响,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估。在产后情绪方面,A组的SAS和SDS评分较护理前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在母乳喂养知识方面,A组的母乳喂养知识提升明显,比B组的提升幅度大。在产后初次泌乳时间和泌乳量上,A组的初次泌乳时间较短,24小时和72小时的泌乳量均比B组多。在产后母乳喂养质量方面,A组在饮食依从、喂养姿势、喂养频率、乳房按摩、乳汁分泌量等方面的得分明显优于B组。 结论 基于孕产期保健指导的精细化护理对产妇母乳喂养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有效提升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缩短了产后初次泌乳时间,增加了泌乳量,提高了母乳喂养质量,值得在实践中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主要是探讨目标导向式康复护理对产妇产后负性情绪与盆底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共计100名产妇,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目标导向式康复护理。评价指标为盆底肌肉表面肌电值、盆底功能评分以及心理状态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慢肌平均肌电值及快肌平均肌电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PFIQ-7分值、PFDI-20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的SAS、SDS分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目标导向式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盆底肌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有益于缓解负性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