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胰腺肿瘤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0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8例胰腺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8例,女性10例,年龄3个月~14岁11个月,中位年龄8岁2个月。收集患儿的年龄、性别、病理资料、手术方式、化疗情况、肿瘤位置、治疗结局等临床资料。以门诊复查及电话回访的方式随访。结果所有患儿均行腹部超声、增强CT和/或MR检查,均发现胰腺囊实性或实性病变,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开腹手术治疗,均顺利完成手术。18例患儿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1例,胰母细胞瘤(PBL)7例。肿瘤位于胰头部13例(行Whipple术3例,行保留十二肠胰头切除术1例,行胰腺肿瘤切除术9例);肿瘤位于胰体尾部5例(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部切除术3例,行胰腺肿瘤切除术2例)。3例患儿由于肿瘤巨大(其中1例伴有双肺、左锁骨上窝淋巴结、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取活检证实为PBL后,予以新辅助化疗后手术完整切除肿瘤,3例患儿术后病理显示均为PBL,按要求予以系统化疗。术后发生胰瘘1例,乳糜瘘1例,均通过保守治疗顺利出院。术后随访2~7年,均无瘤生存。结论儿童胰腺肿瘤术前通过B超、CT及MRI不难定位诊断,需术后病理确诊。保留功能的手术切除是儿童胰腺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胰腺肿瘤 外科手术 诊断 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肝移植术后发生早期肝动脉血栓(HAT)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9年1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93例儿童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男50例,女43例;中位年龄为7个月,年龄范围为3个月至15岁;体质量为7.0 kg(6.5 kg,11.0 kg)。观察指标:(1)随访情况。(2)术后发生早期HAT及其治疗情况。(3)影响术后发生早期HAT的影响因素分析。(4)术中尿量体质量比、术中平均尿量对HAT的预测能力。采用住院、门诊、电话及微信群联系方式进行随访,了解受者术后1个月内有无早期HAT。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1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或M(P25,P75)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Logistic检验,不符合单因素Logistic回归条件的使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检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约登指数。结果(1)随访情况:93例肝移植受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9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8个月。(2)术后发生早期HAT及其治疗情况:93例受者中,术后7例发生早期HAT;男1例,女6例;中位年龄为7个月,年龄范围为5个月至15岁。1例受者为二次手术后再次发生早期HAT。7例受者首次发生早期HAT时间为术后4 d(1 d,9 d)。7例受者肝移植手术时间为9.0 h(7.3 h,17.5 h)。7例受者肝动脉吻合均使用8-0 Prolene线,3例行连续缝合,4例行间断缝合,血管吻合直径为0.25~0.40 cm。7例受者供肝动脉选择肝总动脉4例,肝固有动脉2例,腹主动脉侧壁带腹腔干1例;7例受者动脉选择肝固有动脉3例,肝左右动脉分叉成形2例,肝右动脉1例,变异肝右动脉1例。7例受者中,5例首选血管介入溶栓治疗,2例首选肝动脉取栓及肝动脉重建;5例血管介入溶栓受者中1例溶栓后预后良好,4例溶栓后复查B超血流无明显改善,行肝动脉取栓及肝动脉重建。7例受者中,2例转归良好,2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感染性休克,1例死于肝衰竭,1例死于严重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3)影响术后发生早期HAT的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供肝来源是影响儿童肝移植术后发生早期HAT的相关因素(P<0.05),术中输液[胶体液输入量(不含输血)、晶体液输入量],术中尿量相关指标(术中尿量、术中尿量体质量比、术中平均尿量),手术时间是影响儿童肝移植术后发生早期HAT的相关因素(优势比=0.999、1.000、0.996、0.978、0.859、0.754,95%可信区间为0.998~1.000、0.999~1.000、0.994~0.998、0.966~0.990、0.776~0.952、0.585~0.972,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胶体液输入量(不含输血)、晶体液输入量、术中尿量、术中尿量体质量比、术中平均尿量、手术时间均不是儿童肝移植术后发生早期HAT的独立影响因素(优势比=0.999、1.000、0.998、0.969、1.195、0.840,95%可信区间为0.997~1.001、0.999~1.001、0.995~1.000、0.893~1.050、0.573~2.493、0.449~2.800,P>0.05)。(4)术中尿量体质量比、术中平均尿量对HAT的预测能力。ROC曲线结果显示:术中尿量体质量比为174.5 mL/kg(特异度为98.8%,灵敏度为57.1%),约登指数为0.559(曲线下面积为0.799,95%可信区间为0.626~0.972,P<0.05);术中平均尿量为3.715 mL/(kg·h)(特异度为43.7%,灵敏度为100.0%),约登指数为0.430(曲线下面积为0.762,95%可信区间为0.593~0.932,P<0.05)。结论肝供来源、术中输液、术中尿量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是影响儿童肝移植术后发生早期HAT的相关因素,但不是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肝脏疾病 肝移植 肝动脉血栓 血管 尿量 儿童
  • 作者: 韩立玲 章均 朱进 蔡金华 张明满 杨炼 李长春 吕麟亚 王珊 魏光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1-27
  • 出处:《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20年第11期
  • 机构: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肿瘤外科 400014,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肿瘤外科 400014;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400014,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庆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400014,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放射科 400014,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肝胆外科 400014,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童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肝血管瘤的诊断方法及治疗选择,总结不同类型肝血管瘤的治疗经验。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整群抽取2012年1月至2019年8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首次诊治的肝血管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所有入组肝血管瘤患儿按Christison-Lagay分类标准分为局灶型、多发型和弥漫型三组,对各组病史资料、治疗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对进行了手术和穿刺活检患儿的病理标本进行Glut-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共145例肝血管瘤患儿纳入本次研究,年龄1 d到7.4岁,包括局灶型126例、多发型12例和弥漫型7例。局灶型患儿中,男77例,女49例;多发型患儿中,男4例,女8例;弥漫型患儿中,男1例,女6例。40例有病理标本患儿的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所有多发型和弥漫型肝血管瘤均为婴幼儿血管瘤,Glut-1染色均为阳性;所有局灶型肝血管瘤均为先天性血管瘤,Glut-1染色全部阴性。影像学检查显示,68.25%(86/126)的局灶型肝血管瘤患儿提示有钙化,而多发型和弥漫型肝血管瘤患儿均未见钙化。145例患儿中,有130例(89.66%)通过病史特点和辅助学检查确诊。所有患儿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或治疗,目前有116例肝血管瘤患儿的病灶完全消退或治愈,24例病变明显缩小,5例最终死亡。结论局灶型肝血管瘤常常是先天性血管瘤,一般推荐观察随访。而多发型和弥漫型肝血管瘤大多为婴幼儿血管瘤,常规推荐口服普萘洛尔治疗。

  • 标签: 儿童 肝血管瘤 葡萄糖转运蛋白 普萘洛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