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不同教学模式在医学生心肺复苏教学中的效用。方法2019年3月至12月间,150名在校大学生随机分入课堂教学组(G1=50)、问题导向(PBL)教学组(G2=50)和计算机教学组(G3=50)。通过3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测定授课前后、授课2个月及6个月后,学员们理论、技能的掌握和维持情况。结果研究期间共有150名大学生参与课题。其中男84名(56.0%),平均年龄(23.0±1.1)岁,有16名(10.7%)参加过类似的心肺复苏培训。3组学员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线、授课后即刻、授课后2个月和授课后6个月4个时点,G1、G2、G3组的理论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过授课后,各组的成绩都有提高,且授课后即刻成绩为最高(P<0.05)。授课后2个月、6个月成绩有所下降,但这两个时间段相比,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和授课后即刻操作考核通过率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授课后2个月、6个月两时点G2和G3组的考核通过率显著高于G1组(P<0.05),而这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授课后各组操作考核通过率较基线都显著提高,考核通过率随着随访时间推移而下降。学员对课程反馈显示,所有学员均表示能明确所接受课程的教学目标,并且能够接受课程难度,但PBL和计算机教学接受度更高。结论PBL和计算机教学模式有着较好的学习效用和接受度,可以做为常规课堂教学的补充或是进行巩固学习的策略。2个月可能是再培训的时间节点。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不同教学模式在医学生心肺复苏教学中的效用。方法2019年3月至12月间,150名在校大学生随机分入课堂教学组(G1=50)、问题导向(PBL)教学组(G2=50)和计算机教学组(G3=50)。通过3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测定授课前后、授课2个月及6个月后,学员们理论、技能的掌握和维持情况。结果研究期间共有150名大学生参与课题。其中男84名(56.0%),平均年龄(23.0±1.1)岁,有16名(10.7%)参加过类似的心肺复苏培训。3组学员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线、授课后即刻、授课后2个月和授课后6个月4个时点,G1、G2、G3组的理论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过授课后,各组的成绩都有提高,且授课后即刻成绩为最高(P<0.05)。授课后2个月、6个月成绩有所下降,但这两个时间段相比,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和授课后即刻操作考核通过率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授课后2个月、6个月两时点G2和G3组的考核通过率显著高于G1组(P<0.05),而这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授课后各组操作考核通过率较基线都显著提高,考核通过率随着随访时间推移而下降。学员对课程反馈显示,所有学员均表示能明确所接受课程的教学目标,并且能够接受课程难度,但PBL和计算机教学接受度更高。结论PBL和计算机教学模式有着较好的学习效用和接受度,可以做为常规课堂教学的补充或是进行巩固学习的策略。2个月可能是再培训的时间节点。
简介:摘要培养创新意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通过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情境,创新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简介: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能力是学生通过实验设计、问题解决等方式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至关重要。文章分析了探究能力的内涵和重要性,强调了其在化学学科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探讨了当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包括实验重复性高、学生被动参与等。接着,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培养探究能力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如构建开放性实验环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自主探究等。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验证,论文总结了这些策略和方法的有效性,并呼吁教育者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化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