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对于直线梁桥,假如横梁的抗弯刚度相当大时,可假设,视横梁为不变形的刚性梁,假设后仍然可以充分反映梁的工作情况。对于曲线梁桥,不仅具有相同的性质,同时由于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弯扭耦合作用引起的主梁挠度比直梁桥大,其值大多可达直线梁的100倍,故对于曲线梁桥采用刚性横梁假定的适用范围要比直梁桥更大。根据这一假定来分析曲线梁桥的荷载横向分配问题,由于曲线梁桥的挠度和扭角计算公式较复杂,横向分布计算公式的计算很繁琐,为计算方便,跨中截面的刚度系数可由图表查得。本文导出了曲线梁桥各主梁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的计算公式,在已有图表的基础上多增加了一些情况,更加方便查表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多准则决策分析法(MCDA)构建集束化干预策略,为神经重症患者早期拔除留置导尿管提供依据。方法检索文献并通过MCDA构建导尿管集束化干预策略,采用专家函询方式形成7个条目干预策略。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神经重症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留置导尿管患者61例作为对照组,实施留置导尿管常规护理。选取2019年5—10月留置导尿管患者61例作为干预组,实施干预策略。比较2组患者拔管成功率、尿管留置天数及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CAUTI)发生率,并对干预组不同诊断患者留置导尿管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干预组留置尿管CAUTI发生率、成功拔除率、留置天数分别为39.3%(24/61)、32.79%(20/61)、17(14,22)d,对照组分别为59.0%(36/61)、8.19%(5/61)、21(15,27)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723、11.775,Z值为-9.211,P<0.05或0.01),达到早期拔除尿管的目的。在干预组的研究中,脑卒中患者尿管的留置时间在7~20 d,拔除导尿管的成功率最高为36.6%(15/41),与其他疾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2.448、-2.109,P<0.05)。结论MCDA构建导尿管拔除策略能够明显缩短神经重症患者尿管留置时间,提升早期拔管成功率,降低CAUTI率,为临床护理提供循证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多准则决策分析法(MCDA)构建集束化干预策略,为神经重症患者早期拔除留置导尿管提供依据。方法检索文献并通过MCDA构建导尿管集束化干预策略,采用专家函询方式形成7个条目干预策略。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神经重症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留置导尿管患者61例作为对照组,实施留置导尿管常规护理。选取2019年5—10月留置导尿管患者61例作为干预组,实施干预策略。比较2组患者拔管成功率、尿管留置天数及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CAUTI)发生率,并对干预组不同诊断患者留置导尿管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干预组留置尿管CAUTI发生率、成功拔除率、留置天数分别为39.3%(24/61)、32.79%(20/61)、17(14,22)d,对照组分别为59.0%(36/61)、8.19%(5/61)、21(15,27)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723、11.775,Z值为-9.211,P<0.05或0.01),达到早期拔除尿管的目的。在干预组的研究中,脑卒中患者尿管的留置时间在7~20 d,拔除导尿管的成功率最高为36.6%(15/41),与其他疾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2.448、-2.109,P<0.05)。结论MCDA构建导尿管拔除策略能够明显缩短神经重症患者尿管留置时间,提升早期拔管成功率,降低CAUTI率,为临床护理提供循证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纤维束自动定量法(AFQ)对遗忘型认知障碍患者(aMCI)的脑白质纤维束部分各向异性(FA)值及平均扩散率(MD)进行分析,以研究患者脑内白质纤维束逐点破坏的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内科记忆门诊就诊的20例aMCI患者,男9例、女11例,平均年龄(67±9)岁;22例非遗忘型认知障碍(naMCI)患者,男8例、女14例,平均年龄(64±10)岁;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匹配的23名健康对照(NC),男10名、女13名,平均年龄(65±9)岁,所有被试者均进行3.0 T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及高分辨T1加权成像扫描,采用AFQ对全脑20根纤维束的100个节点进行FA及MD值定量分析。结果脑白质纤维束FA值的逐点分析显示,aMCI患者右侧皮质脊髓束中间节段(节点33~60)明显低于naMCI患者(t=-4.023,P<0.01,FWE校正),且FA值与听觉词语记忆测试正相关(P=0.039)。脑白质纤维束MD值的逐点分析显示,aMCI患者左侧扣带束海马部分的中间节段(节点41~61)明显高于naMCI患者(t=2.408,P=0.037,FWE校正),aMCI患者左侧下纵束偏后部(节点24~46)(t=-2.919,P=0.006,FWE校正)及左侧扣带束海马的中间节段(节点38~71)(t=-3.878,P=0.002,FWE校正)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左侧下纵束平均MD值分别与MoCA(P=0.039)及听觉词语记忆测试得分(P=0.015)呈负相关关系,左侧扣带束海马平均MD值与听觉词语记忆测试得分呈负相关关系(P=0.033)。结论aMCI患者部分纤维束的特定节点会出现一定损伤,且与神经心理学量表相关。此外,不同的白质纤维束破坏模式各异;较之前的其他类似研究明显改进了定量分析方法,对进一步理解aMCI患者脑白质纤维束破坏模式具有重要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新型高介电材料(HDC)在3.0 T胎儿头颅MR扫描中提高图像质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5月至7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3.0 T胎儿头颅MR检查的40例孕妇,根据放置与不放置HDC垫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扫描完成后,对每例孕妇所采集的两组图像质量分别做定性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采用5分制评分法,由两名诊断医师分别对两组图像进行评分,并记录其评分结果。定量分析:首先分别记录每例孕妇的两组胎儿头颅横断面扫描的总体射频特殊吸收率(SAR)值,并计算总体SAR值的平均变化率;其次在每例胎儿颅脑的横断面标准层面(包括背侧丘脑的基底节区层面)上放置4个感兴趣区,分别计算两组数据各4个ROI的最小与最大信号强度的比值(RSI)、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采用Wilcoxon检验分析两组图像质量评分结果的差异;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配对秩和检验,分析SAR、RSI、SNR和CNR值在两组间的差异。结果试验组胎儿头颅图像质量评分为4(3,4)分,对照组为3(1,4)分,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2,P<0.01),且试验组图像较对照组图像信号均匀,均无明显伪影。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总体SAR值显著降低,平均降低率为32.1%,两组SAR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78,P<0.01)。试验组额叶、颞叶、丘脑及枕叶的RSI、SNR、CN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DC垫通过减少或消除射频场的不均匀伪影,能够显著改善3.0 T胎儿头颅成像的图像质量,为胎儿头颅MR成像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