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虚拟仿真训室建设对智能化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高校产业结构调整均有积极影响。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虚拟仿真训室建设可以减少资源投入、方便场景应用、有助于数据记录,为此,可通过应用场景的确定、虚拟环境的设计、VR设备的选用、数据系统的管理、培训教育的实践来有效将虚拟现实技术赋能虚拟仿真训室建设,从而提高虚拟仿真训室对基础教育的促进作用。

  • 标签: 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仿真实训室 建设
  • 简介:近十年来,200多支草根球队在西安横空出世,活跃在三大民间足球联赛场上。每年2000多场比赛,从3月至12月的每个周末,风雨无休。足球将各行业的人汇聚在一起,编排成一个个5人或11人的"群",释放着被城市里高楼大厦禁锢的能量——

  • 标签: 足球 草根 球队 赛场 比赛
  • 简介:"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提供便捷、自由的舆论空间平台的同时,也为不法之徒散布虚假信息提供了渠道。因网络独有的高隐匿性、快传播性、强扩散性,使得网络诽谤罪比传统诽谤罪的社会危害性更大。2013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网络诽谤罪进行了规制。但在司法实践中,网络诽谤罪的认定存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一方面,法官徘徊于罪与非罪的认定两难境地,造成法院判决的"冰火两重天",不利于名誉权的保护;另一方面,法官的客观化认定趋向,致使涉及公权的案件有扩大之嫌,不利于言论自由的发展。因此,在网络空间下,法官只有借鉴其它国家或地区的"真实恶意"原则,从偏重客观认定转向主观认定,并对涉及公权与私权的网络言论区分对待,通过重构网络诽谤罪司法认定的价值理念、认定方式及认定路径等方式,限制刑法的介入,给予网络言论自由更大的容忍度及保护度,从而平衡言论自由与名誉权的保护。

  • 标签: 网络诽谤罪 真实恶意 刑法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