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对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诱发的大鼠(购自辽宁长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输尿管平滑肌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建立肾结石模型并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按照20、40、80 mg/kg腹腔注射给予黄芪多糖,对照组及模型组腹腔注射给予大鼠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给药14 d,测定各组大鼠输尿管平滑肌收缩力、收缩频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大鼠输尿管平滑肌毒蕈碱型3(M3)受体mRNA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输尿管平滑肌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水平,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结果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收缩力[(0.39±0.11)、(0.46±0.14)、(0.57±0.16) g]及收缩频率[(14.21±2.62)、(16.73±1.47)、(17.49±2.14)次/分]、SOD活性[(40.35±3.82)、(53.59±3.17)、(66.80±4.15) U/mg蛋白]、M3受体mRNA水平(1.03±0.24、1.73±0.48、2.46±0.35)、bcl-2水平(0.83±0.08、1.17±0.15、1.44±0.19)明显高于模型组[(0.18±0.07) g、(11.31±2.85)次/分、(21.46±2.71) U/mg蛋白、0.65±0.14、0.61±0.12],MDA水平[(1.77±0.14)、(1.21±0.27)、(0.71±0.11) nmol/mg蛋白]及bax水平(1.13±0.10、0.86±0.14、0.71±0.09)明显低于模型组[(3.27±0.07) nmol/mg蛋白、1.58±0.23],各项指标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281、16.461、131.831、44.872、25.504、169.905、26.883,P<0.05)。结论黄芪多糖能够提高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诱发的大鼠输尿管平滑肌收缩力、收缩频率、SOD活性、M3受体mRNA水平及bcl-2水平,降低输尿管平滑肌MDA水平及bax水平,进而发挥对输尿管平滑肌的修复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螺旋CT表现和价值。方法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切片证实为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术前经螺旋CT平扫与动态增强扫描病人13例。结果13例病人病灶呈多叶状或单发结节状肿块。肿块直径2.0-7.5cm,平均4.85cm,平扫呈等或稍低密度。其中9例,病灶中部有星芒状更低的密度区,4例炳灶直径大于5.2cm。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9例病灶强化明显,密度高过肝实质,4例轻度强化。病灶中央更低密度区都无强化。静脉期病灶密度稍有下降。9例略高于或等肝实质。4例低于肝实质。延迟期病灶密度进一步降低,6例略高或等于肝实质。6例低于肝实质,6例显示中央瘢痕,6例延迟强化。结论本病典型平扫为低密度,增强扫描以“快进慢出”为其特点。它的中央星状斑痕为其重要影特点。螺旋CT增强显示中央班痕征是诊断本病重要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证实的急性胰腺炎CT资料,并总结其影像学上的表现。结果CT早于临床诊断急性胰腺炎病例5例,证实临床诊断13例。临床诊断急性胃炎,而CT诊断胰腺炎2例。结论CT诊断急性胰腺炎,是极有效的诊断学方法,是外科常见、急重的腹部疾病,急性胰腺炎上得了头榜。它的病因和病理都极其复杂。而病程、临床症状和预后的差异则非常大,病理学上的水肿型病情一般较轻,预后一般较好,但出血坏死型就不一样,它的病情一般凶险,并发症多,治疗与处理难度较大,死亡率也比较高。而急性胰腺炎首要的问题是诊断问题。我院于2001年1月至2009年7月,一共对20例这种病人,进行CT影像诊断分析,现报道如下
简介:本文主要针对盲槽产品的制作流程及加工方法的控制作探讨,盲槽孔主要是利用已经钻好槽孔板和PP与另一张板进行压合形成。压合盲槽板时PP上所钻的槽孔大小设计/品质及PP本身流胶量严重影响成品盲槽的品质,本次主要以影响盲槽孔品质的几个因素作实验层别:PP槽孔大小分别比成品槽孔单边大0.4mm、0.6mm、0.8mm;PP厚度15mil3张;Pp铣槽孔时叠板数为6、9、12。结论:PP槽孔单边大0.8mm最优,15mil厚的PP铣板叠板数9张时铣出的PP压合后槽孔品质符合要求,叠板数越少铣槽的效果越好;介层总厚度相同时,PP选用的张数越少压合时流胶越少,盲槽孔孔形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