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完全植入静脉输液(Totally 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s,TIVAP)应用于肿瘤静脉化疗的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于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TIVAP技术的患者85例的临床资料,观察围术期和术后远期患者的并发症状况及相关处置结果。结果85例患者中83例顺利植入TIVAP,成功率为97.65%,患者中有63例(74.12%)通过右锁骨上入路穿刺,20例(23.53%)通过左锁骨上入路穿刺,2例(2.35%)通过右锁骨下入路穿刺。围术期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1例,术后切口延迟愈合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53%。远期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1例,导管外血栓形成1例,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35%。结论作为一种静脉输液方式,TIVAP高效、安全,并能极大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肿瘤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声门下气管狭窄患者行Montgomery T管植入术的麻醉管理。方法回顾并分析20例因"声门下气管狭窄"行Montgomery T管植入术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特征、麻醉方法、手术操作及术后恢复等资料。结果狭窄原因:气管插管12例,颈部气管外伤4例,气管内外肿瘤等3例。狭窄程度:Myer-Cotton分级Ⅰ级1例,Ⅱ级3例,Ⅲ级9例,Ⅳ级7例;9例患者术前气管镜检查显示气管塌陷。所有病例术前行气管切开,术中经硬镜操作,采用全凭静脉麻醉,麻醉过程平稳,麻醉通气方式转换顺利。术后出现咳嗽(80%)、咽痛(45%)、发热(45%)、排痰困难(40%)、呼吸困难(25%)、感染(10%)、气道梗阻(5%)和误吸(5%)等并发症,经积极处理均可改善。结论声门下气道狭窄行Montgomery T管植入术时,全凭静脉麻醉能够维持稳定的麻醉深度和循环;根据手术步骤转换气管切开管、T管、喉罩控制通气或高频通气可保证氧气供应;围术期密切沟通、积极处理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手术安全和患者康复。

  • 标签: 获得性声门下气管狭窄 气管T管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外周静脉输液实施品管圈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对70例本医院实施治疗的外周静脉输液予以项目研究,信息采集数量为2018年3月20日----2018年9月20日,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方案,对照组(n=35常规护理)、观察组(n=35品管圈),统计及对比组间护理质量水平、能力水平、药物渗出及家长满意度情况。结果:(1)观察组的外周静脉输液对比对照组基础服务、穿刺技术、服务态度、输液管理、环境管理水平统计指标较高,具备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

  • 标签: 小儿 外周静脉输液 品管圈 药液渗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导师制结合清单教学在急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急诊科2021年1-6月15名规培护士为对照组,另外15名规培护士为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教学,实验组接受全程导师制结合清单临床教学。结果:实验组理论知识、技能考核评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

  • 标签: []急诊科 规培护士 全程导师制教学 清单式教学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对宫颈癌术后患者实施IFSMT理论下家属参与护理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1.1-2023.4内就诊的32例宫颈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常规护理)和实验组(16例,IFSMT理论下家属参与护理),收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更高,护理满意度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FSMT理论下家属参与护理可以有效提升宫颈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宫颈癌术后患者 IFSMT理论 家属参与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降低儿童坠床跌落风险中应用清单健康宣教结合Teach--Back法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于我院展开此次实验研究工作,时间为2023年8月——2024年8月,共选择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儿童,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对照组,前者给予清单健康宣教结合Teach--Back护理法,后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儿童的坠床跌落率。结果:实验组患儿的坠床跌落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生率的26.67%,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示为P<0.05。结论:在儿童护理中应用实施清单健康宣教结合Teach--Back法,效果显著,有利于降低儿童的跌落坠床风险,保证儿童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清单式健康宣教 Teach--Back法 儿童 坠床跌落风险
  • 简介:摘要:成分输血是科学的现代输血方式。 成分输血不但能减少输血不良反应,提高疗效,而且能够提高血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所以在临床上使用成分输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成分输血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腔内泌尿技术Ⅰ期或Ⅱ期手术治疗结石性脓肾疗效与安全性,评价Ⅰ期手术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分析研究。以 2010年 2月~ 2015年 4月,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择期结石性脓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 48例,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n=23)、观察组( n=25),对照组:采用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 5-10日后,引流液澄清,体温、血常规、尿常规恢复正常后,行Ⅱ期碎石清石术,观察组采用Ⅰ期经皮肾碎石清石术,术中低灌注压,统计相关指标,一期清除脓肾、结石,若结石残留二次手术也视为Ⅰ期手术入选观察组,并将二次手术指标累计计算。结果:观察组 25例,其中结石残留 7例,均二次手术治疗。观察组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合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腔内泌尿技术Ⅰ期手术不能使患者明显获益,结石残留率高,还增加手术时间、出血量,再手术率高,不能作为结石性脓肾处理方法。

  • 标签: 脓肾 腔内泌尿技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RP)中解剖性保留控尿肌群技术对术后早期控尿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其肿瘤学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6年1月—2020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泌尿外科采用LRP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共292例,将其中采用解剖性保留控尿肌群技术的83例纳入观察组;对另外209例接受经典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选择其中83例纳入对照组。全组共166例,年龄45~75(64.0±7.3)岁,BMI 21~31(24.4±2.4)kg/m2。对比分析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理TNM分期、Gleason评分、术后留置导尿时间、手术并发症和手术切缘阳性(PSM)率;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患者3年、5年无生化复发(BCR)累积生存率;根据术后每天使用的尿垫数量进行控尿功能分级评估,分别于拔除导尿管后的当天(第1个24 h)、1周及1、3、6、12个月时,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控尿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组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危险分级、膀胱颈和神经保留与否等临床基线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全组166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术后恢复良好,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理TNM分期、术后Gleason评分、术后留置导尿时间和手术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PSM率为10.84%(9/83),低于对照组的13.25%(11/8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 P=0.633)。2组患者术后随访12~71个月,平均33.73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观察组3年、5年无BCR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0.2%和73.2%,对照组分别为91.4%和77.8%,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 P=0.535)。在拔除导尿管后当天、1周及1、3、6个月,观察组完全控尿率分别为39.76%(33/83)、53.01%(44/83)、66.27%(55/83)、90.36%(75/83)和97.95%(81/83),对照组为16.87%(14/83)、21.96%(18/83)、38.55%(32/83)、53.01%(44/83)和68.67%(57/83);观察组控尿功能分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24、-4.09、-3.78、-5.61、-4.99,P值均<0.001);拔管后12个月,2组完全控尿率分别为98.80%(82/83)和93.98%(78/83),控尿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7,P=0.094)。术后3个月,观察组控尿(完全+社交)率达100%(83/83),高于对照组的73.49%(6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6,P<0.001)。结论LRP中解剖性保留控尿肌群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患者术后早期恢复控尿功能,且不影响手术的肿瘤学安全性。

  • 标签: 前列腺癌 尿失禁 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 控尿肌群保留 尿道外括约肌 提肛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