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开发和验证基于眼底照片影像组学特征的糖尿病足分类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南方医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眼底照片共2 035张[糖尿病足(DF)患者282张,糖尿病(DM)患者1 753张],采用计算机随机数按7∶3将所有眼底照片随机分成训练集(1 424张)与测试集(611张)。眼底照片进行图像预处理后,通过Radiomic工具包提取基于灰度矩阵的4 128个纹理特征,并用ToolboxDESC工具包提取了11 339个其他特征。采用LASSO算法选取出与DF最相关的30个特征,再使用Bootstrap+0.632自助采样法进一步筛选出7个最佳组合,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求得回归系数,建立最终的糖尿病足分类模型。绘制ROC曲线,计算训练集和测试集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以验证其预测效能。结果本研究筛选出7个糖尿病足患者眼底照片影像组学标记物,且构建的DF/DM分类预测模型在训练集中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0.958 6、0.984 0、0.920 0、0.928 0;在测试集中得到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0.927 1、0.988 9、0.881 0、0.896 9。结论本研究采用了影像组学技术筛选出7个糖尿病足眼底影像组学标记物,基于此构建了高精度的可简便应用的DF/DM分类模型。该技术具有提高糖尿病足筛查效率的潜力。

  • 标签: 糖尿病足 眼底照片 影像组学 分类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利用多目标优化(MCO)技术提高基于先验知识自动计划(KBP)模型的计划设计质量的可行性。方法选择55例已完成放疗的鼻咽癌患者,每个病例都采用固定野调强放疗技术。随机选择40个病例的调强放疗计划作为训练集1,通过多目标优化技术对训练集1中的放疗计划进行预处理,构建新的训练集2。将初始训练集1和处理后的训练集2作为样本,分别训练得到传统的KBP模型和多目标优化技术精炼后的MCO-KBP模型。在剩余15个病例中随机选择5例作为验证集,其余10例作为测试集。验证通过后用测试集对初始的人工计划以及传统KBP模型和MCO-KBP模型生成自动计划的计划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传统KBP模型和MCO-KBP模型生成自动计划的靶区剂量(D95%)均能满足临床要求,适形性指数与均匀性指数基本一致(P>0.05),且MCO-KBP模型生成的自动计划中重要危及器官的剂量比传统KBP模型更低(脑干Dmax平均偏低2.13 Gy,左、右腮腺Dmean分别平均偏低1.39、1.59 Gy,左、右视神经及垂体的Dmax分别平均偏低1.42、1.16、1.88 Gy,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的KBP模型相比,精修后的MCO-KBP模型设计的调强放疗计划对危及器官的保护具有明显优势,利用MCO技术提高KBP模型的计划设计质量是可行的。

  • 标签: 基于先验知识自动计划 多目标优化 放射疗法自动计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会网络特征与糖尿病足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20年9月至2021年4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连续入组,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足,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足组。采用面对面访谈的形式进行社会网络特征收集,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社会网络的结构性特征、社会网络功能性特征,同时记录社会网络成员的年龄、职业及受教育程度等特征和社会隔离情况。按性别进行分层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社会网络特征对糖尿病足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糖尿病足组患者57例,对照组患者62例。对于总体而言,Lubben社会网络量表得分更低(OR值=0.960)、网络成员平均年龄更低(OR值=0.918)发生糖尿病足的风险更高(均P<0.05);对于男性患者,Lubben社会网络量表得分越低(OR值=0.949)、家庭成员占比越高(OR值=1.024)、与不适相关的情感支持越高(OR值=1.739)发生糖尿病足的风险越高(均P<0.05);在女性患者中,家庭成员所占比例高(OR值=1.045)发生糖尿病足的风险越高(P<0.05)。结论社会隔离和社会网络成员平均年龄、不适相关的情感支持与糖尿病足关系密切。社会网络成员中非家庭成员所占比例在糖尿病足的防治中可能发挥积极作用。

  • 标签: 糖尿病足 社会网络 社会隔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下尿路症状的女性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尿液菌群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且无下尿路症状的女性患者30例,17例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者为DPN组,13例未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者为nDPN组。两组患者均行神经传导功能检查和美国泌尿外科学会症状指数问卷(AUA-SI)。收集两组患者的清洁中段尿标本并进行DNA提取,采用Illumina测序平台进行扩增和高通量测序,原始数据导入QI-IME软件分析样本微生物的α和β多样性,采用LEfSe软件分析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的菌群。结果DPN组糖尿病病程明显短于nDPN组[(4.12±3.28)年与(8.03±6.11)年,P=0.03]。DPN组视网膜病变例数明显多于nDPN组(6例与0例,P=0.03),两组间其余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α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与nDPN组相比,DPN组的尿液菌群丰富度显著下降(sobs指数67.24±40.25与108.69±57.18,P=0.03;chao指数81.36±47.99与122.55±55.70,P=0.04;ace指数88.58±55.03与125.78±53.03,P=0.04),但两组间群落多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hannon系数1.53±1.11与1.91±0.87,P=0.26;simpson指数0.48±0.34与0.34±0.20,P=0.41)。β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DPN组与nDPN组的菌群结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fSe分析结果显示,在菌科水平,DPN组支原体科相对丰度显著高于nDPN组(Metastats值0.52±0.01与0.01±0.00001,P=0.02);在菌属水平,DPN组芽孢杆菌属、杜氏菌属、纤毛菌属、变形杆菌属、丙酸菌属、假黄色单胞菌属、蛭弧菌属、不可培养土壤细菌属等8个菌属相对丰度均降低(P<0.05)。结论无下尿路症状的女性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尿液菌群明显不同于无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其菌群丰富度降低,支原体科细菌可能为DPN患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无下尿路症状 尿液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