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的质量检测与管理实践是为了保障工程建设质量,确保水库安全运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本文通过对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和总结,结合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系统分析了质量检测与管理的重要性,探讨了在水库扩建工程中的具体实践方法和措施。研究发现,合理的质量检测与管理能够有效预防和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保障水库运行安全和持续发展。因此,在水库扩建工程中加强质量检测与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实践价值。

  • 标签: 水库扩建工程 质量检测 质量管理 安全运行 效率提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4.8F可视穿刺经皮肾镜系统治疗直径<2 cm单发性肾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39例直径<2 cm单发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4.8F可视穿刺经皮肾镜碎石术。统计并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近期和远期结石清除率、术后24 h内体温、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以及全身炎症反应(SIRS)的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并发症。其中手术时间12.0~68.0(31.4±13.0)min,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0~13(4.5±4.0)g/L,术后住院时间(2.7±0.7)d,近期结石清除率66.7%(26/39),远期结石清除率82.1%(32/39),术后SIRS发生率为10.2%(4/39)。结论4.8F可视穿刺经皮肾镜系统治疗直径<2 cm单发性肾结石疗效满意,安全,创伤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肾结石 肾造口术,经皮 输尿管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微通道经皮肾镜、输尿管软镜与4.8F可视穿刺经皮肾镜治疗小于2 cm单发性肾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23例小于2 cm单发性肾结石患者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石大小为1~2 cm,CT值241~1 964 Hu。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3组:超微通道经皮肾镜组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53.7±9.8)岁,结石CT值(1 099.8±297.81)Hu,行超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通道大小为F12~14,钬激光将结石碎片化,负压吸引将结石碎片从负压吸引鞘吸出,选择性留置双J管,不留置肾造瘘管;输尿管软镜组42例,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53.3±11.7)岁,结石CT值(999.2±388.4)Hu,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钬激光将结石粉末化,留置双J管;4.8F可视肾镜组41例,其中男20例,女21例,年龄(55.8±11.3)岁,结石CT值(1 001.7±345.3)Hu,行4.8F可视穿刺经皮肾镜碎石术,用4.8F的针直视下穿刺后直接碎石,以钬激光将结石粉末化并冲至肾盂,不留置双J管及肾造瘘管。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近期和远期结石清除率、术后24 h内体温、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等炎性指标的发生率。结果手术时间输尿管软镜组[(69.6±28.5)min]显著长于超微通道经皮肾镜组[(36.9±13.6)min]与4.8F可视肾镜组[(39.0±19.7)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住院时间输尿管软镜组[(4.1±1.3)d]显著长于超微通道经皮肾镜组[(3.6±0.8)d]与4.8F可视肾镜组[(3.2±1.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血红蛋白(Hb)下降值超微通道经皮肾镜组最大,输尿管软镜组与可视肾镜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2天结石清除率超微通道经皮肾镜组(95.0%,38/40)最高,显著高于输尿管软镜组(59.5%,25/42)与4.8F可视肾镜组(70.7%,29/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超微通道经皮肾镜组(95.0%,38/40)和可视肾镜组(90.2%,37/41)最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输尿管软镜组(73.8%,31/42)最低;术后高热、WBC与PCT等炎性指标异常的发生率均以超微通道经皮肾镜组最高。结论3种手术方法均是治疗小于2 cm单发性肾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肾结石 小于2 cm 超微通道 输尿管软镜 4.8 F可视穿刺经皮肾镜 结石清除率 炎性指标
  • 简介:[摘要 ]随着国家社会 经济的快速发展 ,推动了我国机械设计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此项设计制造业是一项新兴行业 ,现代化社会发展中更加强调其自动化程度,这也说明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基于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人才培养对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现实意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整个过程非常复杂 ,在此期间更应注重各种机械制图及其分析 ,应使用科学适宜的技术确保其间各项数据的作用充分发挥。本文分析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设计原则 ,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对我国机械设计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性依据。

  • 标签: [ ]机械设计 设计制造 自动化 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