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板层角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真菌性角膜溃疡穿孔40例(40眼)的临床资料。其中病程2周以内者32例,3周~1个月者3例,2个月~2年者5例。有明确的植物性眼外伤史33例,角膜异物剔除术后3例,由手足真菌感染所致者2例,无法说明原因者2例。穿孔直径<2 mm者37例,2~4 mm者3例。所有患者分成两组,结膜瓣遮盖组及角膜双板层移植组。每组20例,供体角膜系甘油保存者。记录两组视力及角膜植片情况。结果术后随访0.5~2年,结膜瓣组视力光感14例,手动4例,数指2例。角膜移植组外植片透明,内植片轻度浑浊,视力光感2例,手动3例,数指12例,0.1~0.2者2例,>0.2者1例。1例植片浑浊真菌复发,1例发生排斥。结论双板层角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穿孔,视力恢复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单抗)局部应用对原发性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MALT)淋巴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诊治并接受局部注射利妥昔单抗治疗的8例原发性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35~83岁,年龄中位数为58岁。所有患者均接受病变大部分切除手术,组织病理学确诊为MALT淋巴瘤,且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提示CD20+;经胸腹部CT、骨髓活检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CT等检查排除全身其他病灶。局部注射利妥昔单抗治疗:结膜型患者行结膜下浸润注射;泪腺型和眼眶型患者通过眼球周围间隙行眼眶内多点注射。记录利妥昔单抗治疗剂量、药物起效时间、肿瘤消退情况;局部疼痛、肿胀等局部反应情况;发热、胃肠道反应、全血细胞计数等全身反应指标及血清β2微球蛋白和乳酸脱氢酶等淋巴瘤全身复发指标结果。结果8例患者中结膜型患者2例(其中双眼病变1例),泪腺型患者1例,眼眶型患者5例。利妥昔单抗局部注射治疗次数2~7次,总剂量为45~280 mg。局部疼痛8例、局部红肿1例、发热2例、轻度胃肠道反应1例、乏力1例、心慌不适1例。所有患者经严密观察或相应对症处理后,症状自行消退,均未给特殊处理。随访9~30个月,中位数为20个月,8例患者病变全部控制,均未见复发;MRI检查显示局部病变完全消失5例,遗留局部结膜和眼外肌增厚3例;全血细胞计数、血清β2微球蛋白和乳酸脱氢酶均未见异常。结论利妥昔单抗局部注射可用于治疗全身无侵犯的局限性原发性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式。(中华眼科杂志,2020,56:839-845)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鼻内镜鼻窦手术所致内直肌损伤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0月至2019年5月鼻内镜鼻窦手术所致内直肌损伤的15例临床资料,根据牵引试验、MRI及CT检查结果判断内直肌损伤程度。患者分为两组:内直肌部分离断者6例(A组),内直肌完全离断者9例(B组)。分析对比两组效果。结果A组治疗前后斜视度分别为(55.83±12.81)PD和(6.67±2.58)PD(t=9.214,P=0.000);B组治疗前后斜视度分别为(90.55±8.08)PD和(17.78±5.07)PD(t=22.891,P=0.000)。A组治疗前后内转受限程度分级分别为(2.50±0.55)级和(1.00±0.00)级(t=6.708,P=0.000);B组治疗前后内转受限程度分级分别为(4.00±0.00)级和(2.11±0.33)级(t=17.000,P=0.000)。治疗后6例正前方注视复视消失,其余9例复视均改善。结论鼻内镜鼻窦手术所致内直肌损伤,以影像学检查结果及牵引试验指导设计个性化治疗方案,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125I粒子植入放疗在儿童眼眶横纹肌肉瘤综合治疗中的效果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例儿童眼眶横纹肌肉瘤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经手术切除和病理检查确诊,根据WHO制定的病理组织学分型标准分为胚胎型6例,腺泡型2例。根据美国横纹肌肉瘤研究协作组(IRSG)分期标准分为Ⅰ期1例,Ⅱ期3例,Ⅲ期4例。所有患儿均在儿科规范化疗,计划在肿瘤切除术后1个月行125I粒子植入放疗。随访项目包括肿瘤控制情况和放疗并发症情况。结果:4例手术中肉眼切除干净,另4例因边界欠清晰未切除干净。7例患者按照各自预定方案完成了化疗,1例未完成化疗并放弃后续治疗。完成综合性治疗的7例患儿4年无瘤生存率为100%,中位随访时间48(37~66)个月。未完成综合治疗方案者1例,因脑转移死亡(眼眶部位稳定控制)。穿刺并发症:1例穿刺道出血。放疗并发症:早期(≤6个月)有角膜刺激征5例,睫毛眉毛脱失5例,局部皮肤色素沉着2例;晚期(>6个月)有视力下降5例,眼表新生血管性病变5例,局部皮肤色素沉着5例,皮下组织萎缩、硬化4例,角膜刺激征3例,睫毛眉毛脱失2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例(其中角膜溃疡、穿孔并摘除眼球1例)。所有患儿均无眼眶及面骨发育异常,存活的7例患儿中有6例完整保留眼球,3例视力无影响。结论:包含125I粒子植入内照射的综合治疗可较好地治疗儿童局限于眼眶内的横纹肌肉瘤,但粒子特有的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