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胱素C与妊娠期糖尿病(GDM)肾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50例GDM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有无肾功能损伤分为单纯GDM组100例、GDM肾功能损伤组50例,另选同期5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对三组以及GDM肾功能损伤组内不同肾功能损伤分度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素C进行测定和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胱素C与GDM肾功能损伤分度的相关性。结果三组孕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胱素C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肾功能损伤组、单纯GDM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肾功能损伤组显著高于单纯G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肾功能损伤组内不同程度损伤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素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损伤患者、严重损伤患者显著高于轻度损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损伤患者显著高于中度损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胱素C与GDM肾功能损伤分度呈正相关(r=0.55、0.58,P<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胱素C与GDM肾功能损伤分度均呈正相关,通过对以上指标进行测定有助于评估肾功能损伤的发生以及肾功能损伤分度。

  • 标签: 糖尿病,妊娠 肾功能损伤 同型半胱氨酸 胱抑素C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胱素C与妊娠期糖尿病(GDM)肾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50例GDM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有无肾功能损伤分为单纯GDM组100例、GDM肾功能损伤组50例,另选同期5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对三组以及GDM肾功能损伤组内不同肾功能损伤分度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素C进行测定和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胱素C与GDM肾功能损伤分度的相关性。结果三组孕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胱素C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肾功能损伤组、单纯GDM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肾功能损伤组显著高于单纯G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肾功能损伤组内不同程度损伤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素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损伤患者、严重损伤患者显著高于轻度损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损伤患者显著高于中度损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胱素C与GDM肾功能损伤分度呈正相关(r=0.55、0.58,P<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胱素C与GDM肾功能损伤分度均呈正相关,通过对以上指标进行测定有助于评估肾功能损伤的发生以及肾功能损伤分度。

  • 标签: 糖尿病,妊娠 肾功能损伤 同型半胱氨酸 胱抑素C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藏高原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的基因型及其地区分布。方法选取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保存的1954-2011年在不同地区宿主、媒介体内分离的1 004株鼠疫作为实验对象,采用传统的苯酚-氯仿混合抽提法提取鼠疫DNA。分别对3个CRISPR位点(YPa、YPb和YPc)进行PCR扩增、测序,将所测得CRISPR序列与文献最新报道的CRISPRDictionary数据库进行检索比对,以鉴定间区序列(spacer);对CRISPR各位点新发现的spacer,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进行Blast序列比对,推测基因序列来源。根据CRISPR spacer阵列的多态性对青藏高原鼠疫进行基因分型。结果1 004株鼠疫共发现53种spacer,其中新发现6种,分别为a105、a106、a107、b51、b52、c14;1 004株鼠疫被分成44个不同的CRISPR基因型,10大类群,新发现基因型15种,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CRISPR基因型以G26-a1′、G7、G22、G24-a1′、G22-a1′、G9、G26-a1′a60型为主,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CRISPR基因型为G37-a6′型。结论青藏高原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CRISPR基因型具有高度多样性,且地区分布特征显著。

  • 标签: 鼠疫菌 青藏高原 鼠疫自然疫源地 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 基因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副百日咳鲍特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药物敏感性,为经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5例副百日咳鲍特感染患儿,均经鼻咽拭子培养确诊。收集患儿临床资料,菌株鉴定采用副百日咳血清凝集试验,并经质谱分析验证。药物敏感试验采用E-test法,检测副百日咳鲍特菌株对11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浓度(minimal inhibit concentration,MIC)范围。结果5例确诊患儿中,男2例,年龄范围为4月龄至5岁4月龄,3例患儿的家庭中有出现较剧烈咳嗽的成员。患儿就诊时咳嗽持续7~90 d,所有患儿均无发热,均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夜间加重,2例伴有咳嗽末鸡鸣样回声。1例患儿采样前口服过阿奇霉素。5株菌株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基异唑、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和美罗培南的MIC范围分别为0.250~6.000 μg/mL、0.125~0.500 μg/mL、128~>256 μg/mL、0.047~0.190 μg/mL、2~>256 μg/mL、3~>256 μg/mL、>256 μg/mL、3~>256 μg/mL、0.500~2.000 μg/mL、0.023~0.250 μg/mL和0.016~0.064 μg/mL。经阿奇霉素、红霉素或克拉霉素治疗好转4例,1例合并肺炎链球菌感染,经甲氧苄啶-磺胺甲基异唑治疗后好转。结论儿童副百日咳鲍特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基异唑较敏感,可作为该感染的经验用药。

  • 标签: 博德特菌,副百日咳 儿童 感染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青藏高原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耶尔森(简称鼠疫)病原学特征。方法以青藏高原1954-2016年不同地区及宿主、媒介体内分离的1 378株鼠疫作为实验对象,采用常规技术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表型特征、质粒谱、基因组分型等研究,并对青藏高原鼠疫病原学、地理分布等特征进行探讨。结果青藏高原鼠疫含6个生化型,分别为青藏高原型、祁连山型、冈底斯山型、昆仑山A型、昆仑山B型、川青高原型。本研究发现青藏高原型菌株不仅分布在藏北高原,在藏南地区也有分布,且冈底斯山型在藏南地区也有分布。79.97%(1 102/1 378)的鼠疫有4个毒力因子(荚膜抗原、鼠疫菌素、毒力抗原、色素沉着因子)。青藏高原鼠疫菌株携带有12种质粒,组成17种质粒谱,具有分类属性的最大质粒共有3种,形成了各自相对独立的分布区。鼠疫差异片段(DFR)分型的研究表明,1 378株中5、8、14、19、32和44型为主要基因组型,主要基因组型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布特征。结论被试菌株均具备青藏高原鼠疫病原体特性。青藏高原鼠疫自然疫源地内主要宿主、传播媒介及鼠疫生态地理景观的多态性可能导致了鼠疫生化性状、质粒谱、基因组型等多样性。

  • 标签: 鼠疫(耶尔森氏)杆菌 病原学 鼠疫自然疫源地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胃肠道是人体内群的储存库。肠道群与人体构成共生关系,不仅参与营养物质代谢、机体免疫系统的发育和肠道屏障功能等正常生理过程,也与人体的多种疾病发生进展特别是胃肠道肿瘤的发病密切相关。同时肠道群影响着肿瘤的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的疗效和毒副反应。随着基因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和普及化,探索肠道群与胃肠道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的关系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并为胃肠道肿瘤的预防和诊治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 标签: 胃癌 结直肠癌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6以及TNF-α的水平。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的比较,显著的提高(95.45%VS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IL-6以及TNF-α水平均得到显著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上述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降低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可以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 标签: 美沙拉嗪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疗效 炎性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