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涉及内分泌、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内分泌因素如雌激素水平异常和黄体酮不足,均可能导致乳腺组织的过度增生;遗传因素则与家族史和基因突变密切相关;环境因素如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也对乳腺健康产生影响。发病机制上,激素调节、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失衡,以及免疫因素均在乳腺增生的发生中扮演重要角色。临床上,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策略对于提高患者预后至关重要,且需重视与乳腺癌风险的关联,以指导后续的监测和干预措施。

  • 标签: 乳腺增生症 病因 发病机制 内分泌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振腹为主配合手法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50例,采取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P>0.05),对照组采用一般推拿手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振腹为主配合手法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其总有效率超过了90%,两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振腹为主配合手法治疗乳腺增生具有更好的疗效,对患者缓解或消除疼痛作用明显,其作用机理符合中医推拿的穴位理论和现代医学的神经学说,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推拿手法 振腹 乳腺增生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低能量密度和高能量密度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19年1至3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烧伤中心烧伤与皮肤外科门诊收治45例增生性瘢痕患者,男26例,女19例,年龄1~48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低能量密度组和高能量密度组,每组15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压力治疗和药物治疗,低能量密度组给予4.0~6.5 J/cm2 595 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高能量密度组给予6.6~9.0 J/cm2 595 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对照组不给予激光治疗。间隔3~4周治疗1次,直至瘢痕形成6个月时结束治疗治疗前和瘢痕形成6个月时采用温哥华瘢痕评分量表(VSS)行瘢痕评估,并记录患者满意度和不良反应。根据数据性质,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治疗结束后,对照组和高能量密度组VSS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低能量密度组较治疗前降低(P值均<0.05),3组瘢痕V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结束后,对照组和高能量密度组瘢痕色泽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低能量密度组较治疗前降低(P<0.05),3组瘢痕色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患者满意率对照组为6.67%(1/15),高能量密度组为13.33%(2/15),低能量密度组为66.67%(10/15),低能量密度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高能量密度组(P<0.05)。(4)治疗后低能量密度组红斑或紫癜持续时间比高能量密度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低能量密度组未见水泡,高能量密度组出现水泡者10例,高能量密度组不良反应明显多于低能量密度组。结论低能量密度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效果优于高能量密度脉冲染料激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4.0~6.5 J/cm2是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推荐能量参数。

  • 标签: 激光,染料 增生性瘢痕 能量密度 温哥华瘢痕评分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膝关节骨质增生临床治疗中规范化护理+理疗治疗的护理评价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0月研究时间段内本院收治的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共148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后,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组74例。患者均在理疗基础上配合护理,对照组配合一般护理,实验组配合规范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变化、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护理前,膝关节功能评分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经治疗护理后,实验组膝关节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效果显著,P<0.05;且实验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骨质增生治疗中规范化护理+理疗治疗的应用,可在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提升临床疗效的同时,实现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提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规范化护理 理疗 膝关节骨质增生 护理效果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治疗间隔脉冲染料激光(PDL)对烧伤患者增生性瘢痕的影响,探讨最佳治疗间隔。方法2018年5月—2019年3月,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20例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符合入选标准纳入本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周组[4例患者,男2例、女2例,年龄27(4,67)岁,19个瘢痕]、2周组[5例患者,男2例、女3例,年龄为9(3,55)岁,15个瘢痕]、3周组[5例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为26(19,45)岁,15个瘢痕]、4周组[6例患者,男4例、女2例,年龄31(14,48)岁,13个瘢痕],分别按照1周1次、2周1次、3周1次及4周1次行共3个月的PDL治疗。首次治疗前及首次治疗后3个月,行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并计算VSS评分下降值;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成像仪测定瘢痕内血流灌注量,并计算血流灌注量变化比例。对数据行Kruskal-Wallis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Bonferroni校正、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1周组、2周组、3周组、4周组患者首次治疗后3个月VSS评分均明显低于首次治疗前(Z=-3.74、-3.47、-2.69、-3.25,P<0.01);4组患者首次治疗后3个月VSS评分下降值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2.35,P>0.05)。2周组、3周组患者首次治疗后3个月瘢痕血流灌注量明显低于首次治疗前(Z=-2.95、-2.50,P<0.05或P<0.01)。1周组、2周组、3周组、4周组患者瘢痕血流灌注量变化比例分别为-0.02(-1.05,0.69)、-0.29(-0.75,0.18)、-0.11(-0.55,0.23)、0.05(-0.61,0.75),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明显(H=9.39,P<0.05); 2周组患者瘢痕血流灌注量变化比例明显高于1周组(Z=2.76,P<0.01)。结论PDL治疗可降低VSS评分及瘢痕血流灌注量,2周1次及3周1次治疗对瘢痕血流灌注的改善更明显,可推荐为PDL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适宜治疗间隔。

  • 标签: 烧伤 瘢痕 激光,染料 局部血流 治疗间隔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超声观察,研究推拿手法结合电刺激治疗女性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23年1月至6月在黑龙江省医院就诊并诊断为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的60例患者进行分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行骨盆矫正带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推拿手法结合电刺激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耻骨联合间隙值变化情况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值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耻骨联合间隙值与VAS评分较治疗前相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耻骨联合间隙值与VAS评分较对照前相比,其差异亦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测能够准确、清晰的观察到人体耻骨联合周围的结构,并为临床产后耻骨联合分离治疗效果评定提供影像学依据。

  • 标签: 超声检查 耻骨联合分离症 推拿整复 电刺激
  • 简介:摘要: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使用射频热凝消融术治疗能够取得相应的效果,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对患者实施相关护理,护理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康复运动和疼痛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以期促进患者恢复;本次我们将其护理进展情况进行分析,并做出综述。

  • 标签: 射频热凝消融术 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术后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常见病因,探讨鲁米那联合硫酸镁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的疗效。方法将3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3例,对照组15例。两组均给予光照治疗及营养支持(使用白蛋白),治疗组加用鲁米那及硫酸镁治疗。观察两组黄疸消退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2%,高于对照组的79.1%。结论鲁米那联合硫酸镁治疗高胆红素血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 标签: 高胆红素血症 鲁米那 硫酸镁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肝功能,睡眠质量及并发影响,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接受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62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分为对照组(n=31例,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n=31例,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不同护理干预方案对患者肝功能、睡眠质量、并发的影响。结果  术后第7d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检测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患者手术前1d及术后第3d电子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各因子对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并发发生率进行对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肝癌介入治疗为数期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利于促进患者术后肝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肝癌 介入治疗 肝功能 睡眠质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蓝光照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9 年 8 月 ~2020 年 5 月我院收治的 90例诊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患儿 ,根据蒙特卡罗随机数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n=45)和观察组 (n=45),两组采用相同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蓝光治疗仪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患者的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蓝光照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蓝光照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 8月 ~2020年 5月我院收治的 90例诊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患儿 ,根据蒙特卡罗随机数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n=45)和观察组 (n=45),两组采用相同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蓝光治疗仪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患者的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蓝光照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合镇痛在超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UFCL)治疗小儿烧伤后增生性瘢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2018年4月—2020年3月,将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69例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全身麻醉组[39例,男19例、女20例,年龄35(21,48)个月]、全身麻醉+利多卡因组[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龄42(22,68)个月]、全身麻醉+布洛芬栓组[41例,男25例、女16例,年龄38(26,52)个月]以及应用全身麻醉+利多卡因+布洛芬栓的三联用药组[48例,男25例、女23例,年龄42(25,60)个月],各组患儿在行UFCL治疗瘢痕时分别采用对应的镇痛方案,并针对患儿治疗过程进行全程综合护理。分别于首次麻醉清醒后0(即刻)、1、2、4 h,采用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对患儿瘢痕进行疼痛程度评估。首次麻醉清醒后4 h疼痛评估结束后,采用自制的镇痛满意度调查表对患儿或其家属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进行评估并计算满意率。首次术后2 h内,观察并记录患儿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嗜睡等发生情况。首次治疗前和末次治疗结束后1个月,选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对患儿瘢痕情况进行评估并计算两者的差值。对数据行LSD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首次麻醉清醒0 h,全身麻醉+利多卡因组、全身麻醉+布洛芬栓组和三联用药组患儿的FLACC评分均明显低于单纯全身麻醉组(P<0.01),全身麻醉+布洛芬栓组和三联用药组患儿的FLACC评分均明显低于全身麻醉+利多卡因组(P<0.01),三联用药组患儿的FLACC评分明显低于全身麻醉+布洛芬栓组(P<0.01)。首次麻醉清醒1、2 h,全身麻醉+布洛芬栓组和三联用药组患儿的FLACC评分均明显低于单纯全身麻醉组和全身麻醉+利多卡因组(P<0.01),三联用药组患儿的FLACC评分明显低于全身麻醉+布洛芬栓组(P<0.01)。麻醉首次清醒4 h,全身麻醉+布洛芬栓组和三联用药组患儿的FLACC评分均明显低于单纯全身麻醉组和全身麻醉+利多卡因组(P<0.01)。首次麻醉清醒后4 h,4组患儿或其家属对镇痛效果的满意率分别为79.49%(31/39)、85.37%(35/41)、87.80%(36/41)、97.92%(47/48),三联用药组患儿的满意率高于单纯全身麻醉组、全身麻醉+利多卡因组、全身麻醉+布洛芬栓组。麻醉清醒后术后2 h内,4组患儿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总体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4组患儿首次治疗前、末次治疗结束后1个月瘢痕的VSS评分及两者差值的组间总体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UFCL治疗小儿增生性瘢痕中进行三联用药镇痛的效果良好,患儿或其家属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高,且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其他镇痛方案类似,推荐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瘢痕 疼痛 激光疗法 围手术期护理 布洛芬 复合镇痛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GnRH泵脉冲治疗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IHH)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治疗的12例IHH患者为对象,均给予GnRH泵脉冲治疗并分析疗效。结果 治疗后睾酮、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较治疗前高,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低(P<0.05),总治疗有效率95.83%。结论 GnRH泵脉冲治疗IHH效果显著,改善内分泌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 GnRH泵 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内分泌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自闭儿童属于特殊的儿童群体,但是也和普通的儿童一样需要教育,并且需要教育的愿望更为迫切。但是自闭儿童的授课标准和授课需求和普通儿童有很大的区别,更具有针对性,需要更加适合自闭儿童。在融合教育背景下,传统的自闭儿童授课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广大教师者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授课模式的转变,为自闭儿童提供更加优质的上课体验。

  • 标签: 融合教育 自闭症儿童 教育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手术治疗,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收集分析我院 2017年 6月 ~2019年 6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 90例,行手术治疗,对围术期护理方法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90例,经术前、术后精心护理,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平均住院 7.65±1.55天,术后并发切口感染 3例,并发 发生率为 3.33%;经处理后均康复出院。 结论 完善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预防术后并发的关键。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手术治疗 围术期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儿童孤独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48例儿童孤独患儿,均采用感觉统合训练,观察干预效果。结果:患儿经过训练后均在前庭失衡、触觉过分防御失调、本体感失调及学习能力项有较好的改善。结论:在经过训练后孤独患儿语言交流有所增多,交往与运动能力也相应有所提高,并且能对外界刺激做出正常的反应,运动协调功能改善,所有临床症状均有好转。

  • 标签:   孤独症 感觉统合训练 干预 应用
  • 简介:摘要: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为甲状腺激素不足,导致代谢紊乱和多种临床症状。近年来,随着对甲减病因和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诊断和治疗方法不断更新。本文综述了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最新诊断标准、治疗进展及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诊断 治疗 进展 内分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遗传性球型红细胞增多(HS)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基因突变。方法选择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7月31日,于昆明市儿童医院门诊及住院诊断为HS的1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患儿为3例,男性为7例,平均年龄为4.5岁。收集这10例HS患儿一般临床资料,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进行HS相关基因突变检测。回顾性分析HS患儿的临床特征、相关基因突变及疗效。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结果①本研究10例患儿均以贫血、黄疸、脾大为临床表现。贫血以小细胞性贫血为主,重度贫血为4例,中度贫血为4例,轻度贫血为2例。患儿脾大以轻、中度为主,轻度脾大为4例,中度脾大为6例,无一例为重度脾大。患儿输血次数不一。3例患儿外周血球形红细胞比例增多,其余7例正常。4例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其余6例正常。患儿地中海贫血基因、铁蛋白及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水平均正常。②高通量基因测序结果显示,10例患儿中,6例存在ANK1、2例存在SPTA1、1例存在SPTB基因突变,1例存在SPTB基因2~3号外显子疑似重复。其中,ANK1基因c.4585C>T(p.R1529X)、c.3877C>T(p.R1293X)突变在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HGMD)专业版中,已有文献报道与球形红细胞增多相关。ANK1基因c.1471C>T(p.Q491X)、c.1817delT(p.L606Cfs*31)、c.4390+5G>T(IVS36dsG-T+5)、c.4189C>T(p.L1397F)突变,在HGMD专业版中未见报道。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指南,考虑ANK1基因c.1471C>T(p.Q491X)、c.1817delT(p.L606Cfs*31)突变为新发可疑致病突变。SPTA1基因c.4766G>A(p.W1589X)、c.5432G>A(p.R1811Q)突变,SPTB基因2~3号外显子疑似重复未见文献报道。其中,考虑SPTA1基因c.4766G>A(p.W1589X)突变为新发可疑致病突变。SPTB基因c.4735C>T(p.R1579X)突变已有文献报道。SPTB基因c.797_798del(p.I266Nfs*28)未见文献报道,并且考虑为新发可疑致病突变。③本研究4例接受部分脾动脉栓塞术的患儿中,2例术后未再接受输血治疗;1例术后6个月内,未再接受输血治疗,6个月后每2~3个月接受1次输血治疗,1例失访。其余6例未接受部分脾动脉栓塞术的患儿中,1例每2个月接受输血治疗1次;5例血红蛋白(Hb)值>90 g/L。结论对于临床特征不典型的患者可以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辅助诊断HS。本研究发现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ANK1及SPTA、SPTB基因突变。

  • 标签: 球形红细胞增多,遗传性 突变 高通量核苷酸测序 ANK1基因 SPTA基因 SPTB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