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数控技术不断进步, 数控机床加工中各种复杂形面也日渐增多,尤其是壳体零件其内腔形状复杂有很多短圆弧形成。短圆弧即是小于30度圆心角所对的圆弧,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检测短圆弧的中心位置,以及短圆弧的半径R值。但由于采样范围受到了弧长限定,造成采样信息量明显减少,而且弧长越短信息量损失越大,测量的数据当然也就难以让人接受。本文通过对造成测量误差的原因和测量方法的解析,能较好的解决测量误差问题,提高了测量合格率。

  • 标签: 壳体型腔 短圆弧 测量 解析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不同程度SD大鼠氟牙症模型,扫描电镜观察牙釉质的微观结构,明确不同程度氟牙症的牙釉质结构变化,为中、重度氟牙症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30只雄性SD大鼠(6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使用不含氟去离子水喂养,低氟组和高氟组分别用质量浓度为50和100 mg/L的NaF去离子水喂养,建立大鼠氟牙症模型。饲养6周后取大鼠下颌切牙,记录各组大鼠牙齿情况,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及矢状面并进行牙釉质厚度测量。结果对照组所有大鼠下颌切牙釉质均为棕黄色;低氟组多数呈黄白相间的条纹状;高氟组多数呈白垩色。电镜下正常组大鼠下颌切牙釉柱结构清晰饱满,呈编织状交错排列;中度氟牙症釉柱失去正常编织状结构,似笋尖样单向排列;重度氟牙症釉柱变细,大部分尖端折断;矢状面正常釉质外层结构致密,中间层呈网状,与内、外层界限清晰,内层釉柱结构清晰呈纵向和水平向排列;中度氟牙症外层变薄,中间层结构消失,与内、外层界限仍清晰,内层纵向釉柱清晰,水平向釉柱形态消失;重度氟牙症外层缺失,中间层暴露,内层两种釉柱均萎缩。内层釉质厚度在正常组[(180.71±7.01)μm]、中度氟牙症组[(157.10±11.04)μm]及重度氟牙症组[(121.10±12.56)μm]依次变薄。全层氟牙症釉质厚度在正常组[(241.54±7.76)μm]、中度氟牙症组[(207.42±14.36)μm]及重度氟牙症组[(143.79±14.60)μm]亦逐渐变薄。结论SD大鼠下颌切牙随氟牙症程度加重外层釉质变薄,甚至消失;内层釉质结构紊乱,釉质厚度变薄。建议中、重度氟牙症的临床治疗慎用强力漂白及微研磨,可采用无创性渗透树脂治疗。

  • 标签: 大鼠 氟牙症 牙釉质 微观结构
  • 简介:本研究运用实验法,以控制论为指导。遵循运动技能形成原理。通过对沈阳体育学院和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足球必修课学生采用三种不同的信息反馈(听觉信号,视觉信号。听觉加视觉信号)的练习方法与常规方法进行两轮比较,以寻求更好的练习方法。

  • 标签: 体育教育 学生 长传球 准确性 反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类型标本细菌学检验结果正确率水平,为提高检验水平提供依据。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该院2016年1—12月接受细菌学检验的200例不同类型标本,应用常规方法对不同标本进行细菌学检验并与标准菌株进行比对,比较不同类型标本细菌学检验正确率之间的差异性。结果200例不同类型细菌学检验标本中,187例检验结果正确,正确率为93.50%。其中50例尿液标本检验正确,正确率为96.15%;40例创伤组织标本检验正确,正确率为92.24%;26例粪便标本检验正确,正确率为86.67%;27例血液标本检验正确,正确率为96.43%;24例痰液标本检验正确,正确率为92.31%;20例生殖道分泌物标本检验正确,正确率为90.91%。不同标本细菌学检验结果正确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2,P>0.05)。结论该院各类标本细菌学检验结果正确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应从检验过程的各个环节入手,获得科学准确的数据,不断提高细菌学检验质量,使疾病得到及时诊断和积极治疗,不断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细菌学检验 尿液标本 创伤组织标本 粪便标本 血液标本 痰液标本 生殖道分泌物标本 正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T分期结直肠癌发生肝肺同时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监测、流行病学与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中2010年至2015年登记的结直肠癌发生肝肺转移2 6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T分期分为T0/T1期组545例、T2/T3期组1 138例、T4期组919例。对比3组在年龄、性别、种族、原发灶部位、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T和N分期、远处转移部位、血清癌胚抗原、手术情况、总生存期等临床病理特征上的差异,并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分析不同T分期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T0/T1期组出现N2分期的比例显著低于T2/T3期组和T4期组[3.5%(19/545)比29.3%(333/1 138),χ2=379.911,P<0.05;3.5%(19/545)比32.4%(298/919),χ2=379.911,P<0.05]。T4期组位于直肠的比例显著低于T0/T1期组和T2/T3期组[18.6%(167/899)比32.8%(165/503),χ2=64.569,P<0.05;18.6%(167/899)比33.9%(382/1 127),χ2=64.569,P<0.05]。在分化程度上,3组中T0/T1期组Ⅳ级比例最低,T4期组Ⅲ级和Ⅳ级比例最高。COX回归表明T0/T1期组[风险比(HR)=1.130,95%可信区间(CI):1.001~1.275,P<0.05]和T4期组(HR=1.190,95%CI:1.085~1.305,P<0.01)相较于T2/T3期组具有显著更差的预后。结论不同T分期结直肠癌发生肝肺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差异显著,尤其是T0/T1期患者具有更低的淋巴结转移比例和更差的预后。

  • 标签: 结直肠癌 肝转移 肺转移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部位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异常反应情况进行分析。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儿童,均于2021.08-2023.09期间,在我院接种,共计84例,通过随机抽样法分组,各42例。常规组、研究组儿童接种部位分别选择臀部和上臂三角肌,研究肌内注射的效果,主要比较两组儿童的疑似接种异常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为儿童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时,选择上臂外侧三角肌进行肌内注射,可以减少儿童接种疑似异常反应发生,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接种部位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