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前庭康复起源于19世纪40年代初期,目前经过数十年的拓展与深入,已取得长足进步。本文回顾前庭康复的历史与现状,归纳其作用机制与实践应用,梳理近年来重要的研究进展,同时对推动我国未来前庭康复的发展提出思考与建议。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前庭康复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18年12月至2020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接受前庭康复的患者进行前瞻性随访,康复前后完成一系列前庭功能检查和精神心理状态量表评估。共171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72例,女性99例;年龄10~89岁,中位年龄55岁。主要结局指标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眩晕/头晕和不稳感的严重程度,次要结局指标采用前庭活动与参与量表(Vestibular Activities and Participation measure,VAP)测量患者日常活动与社会参与功能。康复前后的效果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康复结局影响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171例患者临床资料完整,规律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11个月。6个月的随访数据显示,康复前后眩晕/头晕VAS评分的差值为(1.79±1.80)分,不稳感VAS评分差值为(1.56±1.76)分,VAP量表活动维度评分的差值为(2.51±4.13)分,VAP量表参与维度评分的差值为(1.27±3.75)分,上述4项指标康复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回归分析示:长病程是平衡恢复不佳的显著预测因素(OR=6.52;95%CI:2.10~20.27),视觉依赖(OR=5.44;95%CI:1.38~21.47)和可疑焦虑(OR=6.45;95%CI:1.49~28.30)是导致眩晕/头晕恢复不佳的危险因素。结论前庭康复可有效减轻晕感,促进平衡,改善日常活动功能;长病程、视觉依赖和可疑焦虑症状是阻碍康复进程的主要因素。
简介:摘要本文回顾梳理了近年来前庭康复各项新兴技术,重点对人工前庭植入、直流电/电噪声前庭刺激、感觉增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述评,并对前庭康复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建议与思考。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耳鼻咽喉头颈科学(H13)申请与资助情况,分析我国耳鼻咽喉头颈科学领域基础研究的现状,为制定学科发展规划、优化学科战略布局、推动基础研究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集2009—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耳鼻咽喉头颈科学申请及资助项目信息,汇总建立数据库进行分析。主要分析内容为申请数量、资助数量、资助率、研究方向、依托单位等。结果2009—2019年,耳鼻咽喉头颈科学(H13)接收项目申请5 103项,占医学科学部申请总量的1.00%,资助922项,以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为主,资助率18.07%,资助金额44 550.90万元,占医学科学部资助总金额的1.02%。在7个二级代码下,H1304(听觉异常与平衡障碍)申请数量1 845项,资助352项,H1301(嗅觉、鼻及前颅底疾病)申请数量1 217项,资助248项,H1303(耳及侧颅底疾病)与H1305(耳鼻咽喉遗传与发育相关疾病)申请数量接近,分别为498项和488项,资助83项和112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33项,资助5项,资助率15.15%。面上项目负责人临床医师占81%,研究员及技术人员占19%;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临床医师占72%,研究人员及技术人员占24%。结论我国耳鼻咽喉头颈科学基础研究存在体量偏小、各学科发展不均衡、顶尖学科带头人偏少、青年领军人才培养还需加强、承担大项目少、研究人员中临床工作人员多而基础研究人员偏少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