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黄色瘤是一种与脂代谢紊乱有关的非肿瘤性疾病,由含脂巨噬细胞聚集引起,好发于皮肤、肌腱和筋膜等结缔组织。文献中还未见有黄色瘤包绕颈动脉的报道。本文报道了1例26岁非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男性患者,主诉反复头痛、头晕伴发现双侧颈部包块1年余,黄色瘤累及双侧颈动脉。患者行一侧黄色瘤手术后即能明显缓解症状,明显改善术侧颈动脉狭窄。随访3年零6个月时患者术侧颈部未见复发,未手术侧颈部病变无明显进展。但身体其他部位有复发并行手术治疗。包绕颈动脉的黄色瘤预后较好,但是调节血脂的治疗是必要的。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在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前景。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中医针灸和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保守治疗。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过程和治疗后的疗效,并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有100名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治疗组50名,对照组50名。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颈椎病症状明显改善,颈椎活动度增加。治疗组的疗效显效率为70%,有效率为25%,总有效率为95%。而对照组的疗效显效率为30%,有效率为40%,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相较于常规保守治疗,中医针灸联合推拿疗法更具临床应用前景,可以作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但是本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多中心、大样本研究来进一步验证和完善这一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以更好地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手段。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例因"左颈根部包块1年,声嘶半年,咯血、吞咽梗阻10天,呼吸困难1周"入院的70岁男性患者,入院后因Ⅲ度喉梗阻,急诊行气管切开。CT示甲状腺占位病变,累及气管左侧壁、喉及下咽。彩超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完善术前准备后全麻手术治疗,气管-喉-下咽缺损处使用改良颈横动脉皮瓣修复。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左颈部淋巴结(7/23)转移。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T4aN1M0,Ⅲ期)。患者手术3个月后接受131I治疗。术后1个月可正常进食,能低声说话,患者堵管后有呼吸困难,未能拔管,随访2年肿瘤无残留或复发。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骨保护素(OPG)水平与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完成支架置入手术治疗及术后随访的89例MCA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6个月再狭窄情况分组,将再狭窄25例纳入再狭窄组,其他64例设为未狭窄组;另收集同期本院体检中心5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分别于对照组体检当天、支架置入术患者入院时,出院时,术后3、6个月,检测血清25(OH)D3、OPG水平;分析血清25(OH)D3、OPG水平与MCA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结果入院时,未狭窄组、再狭窄组血清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OP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再狭窄组入院时、出院后各时点血清25(OH)D3水平低于未狭窄组,OPG水平高于未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3与OPG水平呈负相关(r<0,P<0.05);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3低表达、OPG过表达可能是导致MCA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MCA狭窄患者血清25(OH)D3低表达、OPG过度表达对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有影响,二者对预测MCA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发生有一定价值,动态监测其水平变化可为再狭窄的早期预测与干预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