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ASSF5在皮肤黑色素瘤中的调控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使用GEPIA和HPA在线工具以及癌症基因组图谱和GSE53118数据集,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和预后分析;使用cBioPortal分析RASSF5的表达与基因突变和甲基化之间的相关性;使用limma R包筛选差异基因并进行GO分析、KEGG分析和蛋白相互作用分析,同时对所有基因进行GSEA分析;最后使用ESTIMATE和CIBERSORTx在线工具评估免疫细胞浸润程度。对于计量资料,采用Kruskal test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使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结果研究发现,在皮肤黑色素瘤中,RASSF5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织,并且与其甲基化水平存在负相关。KEGG分析及GSEA分析显示RASSF5与免疫调节、KRAS、P53等多种信号通路相关。进一步分析显示,RASSF5的表达水平与多种肿瘤免疫细胞浸润程度呈正相关。生存分析发现RASSF5的表达水平与皮肤黑色素瘤患者的总生存率相关,同时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RASSF5是皮肤黑色素瘤的独立预测因子。最后,使用GSE53118数据集再次验证RASSF5与皮肤黑色素瘤患者的总生存率相关,可以作为独立预测因子。结论RASSF5可能通过多种途径调控皮肤黑色素瘤细胞的发生发展,是皮肤黑色素瘤潜在的生物学预后标志物及治疗靶标。

  • 标签: 黑色素瘤 预后 免疫调节 计算生物学 RASSF5
  • 简介:摘要胸痹是多种原因导致心脉痹阻,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主要由于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志失节、劳倦内伤、年迈体虚等因素。发病机制为虚实两端。实为寒凝、血瘀、气滞、痰浊痹阻胸阳阻滞心脉。虚为气虚、阳虚、阳衰、肺、脾、肝、肾亏虚、心脉失养。本病主要与西医学的冠心病两种常见类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关系密切,其它如心包炎、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临床表现与本病特点相符者均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该病以病程长、突发时严重、甚至导致死亡。所以了解胸痹的发病机制和治则治法,对临床遣方用药和提高疗效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胸痹 发病机制 治法
  • 简介:在微信、微博、百度贴吧等新媒体语域中,现代汉语中表示"网络流量"的词语"流量"浮现出了新的意义、用法,一种是表示"有热度、有人气",用来修饰指人成分;一种是表示"人气偶像",用来转指行为主体。"流量"新义、新用法的浮现机制为语义的扩展性激活和转喻,对于网络当中的粉丝群体而言,"人气偶像"与"流量"之间存在着一定联系,具有激活关系,分别用结果转指原因和特征转指范畴主体。

  • 标签: 新媒体 “流量” 浮现义 扩散性激活 转喻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高血压患者使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0 年2 月至2021 年2 月我院收治的20 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观察组使用缬沙坦氨氯地平,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生活水平、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SBP、DBP明显低于对照组,SF-36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压调控 高血压 缬沙坦 氨氯地平
  • 简介:摘要从生殖毒性、遗传损伤、环境监测、护士职业防护依从性等方面总结近年来抗癌药物暴露对护士的损伤机制及防护现状,旨在为抗癌药物防护作业提供指引,为护士职业安全提供保障。

  • 标签: 抗癌药物 生殖毒性 细胞毒性 彗星试验 防护装备
  • 简介:摘要:企业安全生产影响着企业效益和健康发展,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企业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工作,建立各项应急管理制度。同时,加强对企业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意识培养,建立应急救援机制,确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够迅速有效应对。本文主要分析企业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与应急救援机制建设。

  • 标签: 企业安全 应急管理 应急机制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新生儿脑损伤是指在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脑部受到损伤,可能导致神经发育障碍、智力低下等严重后果。宫内感染是指孕妇子宫内感染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这些病原体可能通过胎盘或产道进入胎儿体内,对胎儿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宫内感染新生儿得以存活,但脑损伤的发生率仍然较高。因此,本文旨在分析宫内感染对新生儿脑损伤的影响及发病机制,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病历资料,收集患儿的基本信息(如性别、出生体重、孕周等)、感染病原体类型、感染途径、病程经过、治疗方式以及出院时神经系统检查结果等数据。根据新生儿脑损伤的诊断标准,将病例分为脑损伤组和对照组(非脑损伤组)。比较两组间的一般资料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宫内感染与新生儿脑损伤的关系。结果:1. 比较两组间性别、出生体重、孕周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感染病原体类型 宫内感染主要以细菌感染为主,占60%;病毒感染占30%,其他病原体感染占10%。对照组则以病毒感染为主,占50%;细菌感染占30%,其他病原体感染占20%。3. 感染途径 主要为上行感染,即病原体通过母体进入胎儿体内,占70%;其他途径如母婴血行传播、产道感染等占30%。4. 病程经过 两组间病程经过无明显差异,均表现为发热、黄疸等症状,治疗后部分患儿症状好转,但仍有一部分患儿出现脑损伤表现。5. 脑损伤发生情况 宫内感染组新生儿的脑损伤发生率为40%,明显高于非宫内感染组的10%(P<0.05)。且感染程度越重,脑损伤发生率越高,重度感染组脑损伤发生率高达70%。结论:宫内感染是新生儿脑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 炎症反应:宫内感染时,病原体产生炎症反应,释放大量炎性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等,这些因子可损伤脑血管,导致脑损伤。2. 氧化应激:感染时产生的氧自由基可损伤脑血管内皮细胞,引发氧化应激反应,进一步加重脑损伤。3. 脑血管损伤:宫内感染时,病原体可能直接侵犯脑血管,导致血管炎、血管破裂等损伤,进而引发脑损伤。

  • 标签: 宫内感染 影响因素 早产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