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吲哚菁绿荧光显影技术在儿童肝母细胞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情况,探讨吲哚菁绿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利用吲哚菁绿荧光显影技术行肝母细胞瘤切除的13例患儿资料,其中男性10例,女性3例,年龄5 d~63个月,中位年龄22个月。分析吲哚菁绿荧光显影特征、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情况。结果13例肝母细胞瘤术中肿瘤呈现明亮荧光显影,12例与正常肝组织边界清楚,1例肿瘤背景荧光与肿瘤荧光无差异。在吲哚菁绿荧光导航下6例规则切除,7例不规则切除。其中1例行左半肝规则切除,残肝断面无荧光显影,残肝表面散在多处肿瘤荧光显影,根据荧光显影再局部剜除。12例离体标本剖开,荧光显影:肿瘤内结节性部分荧光显影+边缘环状荧光显影8例,仅肿瘤边缘环状荧光显影4例。12例患儿环状显影部位组织因受挤压,病理检查见肝细胞变形、空泡化、排列致密,类似假包膜改变,但是并无肿瘤细胞。结论吲哚菁绿在儿童肝母细胞瘤显影效果较好,肿瘤边缘的环状荧光显影可提示肿瘤切除边界,吲哚菁绿荧光显影技术尤其在多子灶的肿瘤切除中起到重要导航作用。
简介:摘要2例1型糖尿病青少年患者分别于2018年和2019年参加上海市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眼病研究项目中确诊Wolfram综合征。既往1型糖尿病病史分别为12年和4年。视神经萎缩史分别为8年和4年。眼部检查示双眼晶状体轻度后囊膜型白内障,视神经萎缩。光学相关断层扫描检查显示,2位患者双眼视神经下方脉络膜厚度降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显著降低,视盘区及黄斑区血流密度及血管密度明显下降,电生理检查示振幅下降明显,视野检查呈双眼熄灭型。临床诊断为Wolfram综合征,随访中。如果1型糖尿病儿童及青少年最佳矫正视力下降且低于0.6,除常规眼科检查外,建议其早期进行视神经区域脉络膜厚度、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视网膜血流、视网膜电图以及视野检查。有条件者建议行WFS-1基因测序检查。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分析丙酮酸脱氢酶激酶1(PDK1)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TCGA数据库中641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GEPIA(http://gepia.cancer-pku.cn/)在线分析网站分析PDK1在脑胶质瘤患者中的表达情况。之后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创建与PDK1相关的基因列表,再利用STRING在线分析工具对差异基因进行互作网络分析,根据可信度大小筛选出关键蛋白。进一步通过基因本体分析(GO)获得PDK1相关差异基因的功能及与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的关系。根据PDK1蛋白表达量将所有患者分为PDK1蛋白低表达组(380例)和PDK1蛋白高表达组(261例),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期差异。进一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法判断PDK1蛋白表达对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作用。结果PDK1蛋白在世界卫生组织(WHO)Ⅳ级胶质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Ⅱ、Ⅲ级(均P<0.05),且Ⅱ、Ⅲ级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Ⅲ、Ⅳ级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7.24±0.60、7.34±0.80、8.86±0.90,P>0.05)。PDK1蛋白高表达组的脑胶质瘤患者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发现,96个基因与PDK1表达密切相关,其中69个为正相关,27个为负相关。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PDK1与缺氧微环境、有机环状化合物的反应、有机氮化合物的反应、cAMP反应及HIF-1信号通路密切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R=1.579,95% CI:1.085~2.299,P=0.017)、WHO分级(HR=12.106,95% CI:6.521~22.474,P<0.001)及放疗(HR=0.502,95% CI:0.325~0.775,P=0.002)为胶质瘤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可独立用于患者的预后判断。然而,PDK1蛋白表达对并不影响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结论不同WHO分级的脑胶质瘤患者PDK1的表达不同,且主要与缺氧和HIF-1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简介:摘要纵隔感染通常是由牙源性或颈部感染沿颈筋膜扩散侵及纵隔所致的急性纵隔炎,是一种进展迅速且致死率高的严重感染。本文报道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例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纵隔感染患者的诊治过程。该患者经胸腔镜手术以及术后抗感染治疗,成功救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空洞形成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6年10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在安康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确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患者的基本情况、常规检查、血清蛋白电泳、细菌学及免疫学等资料。根据患者胸部CT扫描情况进行分类,选择空洞型和非空洞型进行影响空洞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最佳临界点。结果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男性[OR(95%CI)=2.537(1.512~4.255)]、复治[OR(95%CI)=2.000(1.222~3.271)]、初诊时痰菌载量[OR(95%CI)=1.567(1.358~1.808)]、红细胞沉降率>52 mm/h [OR(95%CI)=1.009(1.001~1.018)]是空洞的危险因素,体重指数>19.3 kg/m2[OR(95%CI)=0.892(0.824~0.966)],合并肺外结核[OR(95%CI)=0.549(0.306~0.984)]者空洞发生较少。结论在肺结核的治疗过程中,临床应对具有空洞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评估和主动干预,以期减少患者空洞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 联合应用丹红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对后循环缺血进行治疗,探究其治疗效果。 方法: 将 2014 年 5 月 ~2016 年 5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46 例后循环缺血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利用拜阿司匹林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利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 56.5% 明显高于对照组 8.7% ,提示联合应用丹红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治疗后循环缺血治疗效果非常明显,后循环缺血患者的治愈率显著提升。 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对后循环缺血进行治疗,不会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值得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山东省枣庄市恙虫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制定有效的恙虫病诊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2018 - 2020年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收治的38例恙虫病患者临床资料,对恙虫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药物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38例恙虫病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23例,年龄为(58.58 ± 14.47)岁;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92.11%(35/38);发病时间集中在10 - 11月,占100.00%(38/38);地区分布以峄城区为主,占34.21%(13/38);38例患者均有草地/树林接触史。所有患者均有发热,其他主要症状为焦痂(97.37%,37/38),头痛(68.42%,26/38),乏力(42.11%,16/38),周身酸痛(36.84%,14/38)等;实验室检查结果主要表现为C-反应蛋白升高(89.47%,34/38),降钙素原升高(81.58%,31/38),肝功能异常(78.95%,30/38),D-二聚体升高(71.05%,27/38),嗜酸性粒细胞减少(60.53%,23/38),红细胞沉降率加快(57.89%,22/38)。38例患者均采用多西环素或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均已治愈。结论枣庄市恙虫病高发期为秋季,临床症状以发热、焦痂、头痛为主,多西环素及阿奇霉素为该疾病首选治疗药物。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山东省枣庄市急性期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表现,以提高对布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枣庄市立医院确诊的急性期布病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确诊的71例急性期布病患者中,男性患者居多,男女比例为2.2 ∶ 1.0(49 ∶ 22),年龄为(53.23 ± 14.12)岁,主要集中在枣庄市峄城区(32.39%,23/71);80.28%(57/71)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全年均有发病,主要集中在4 - 10月(76.06%,54/71);主要症状有发热(100.00%,71/71),肌肉关节疼痛(80.28%,57/71),乏力(54.93%,39/71),多汗(39.44%,28/71),部分有肝脾肿大(18.31%,13/71)和睾丸炎(4.23%,3/71)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降低占12.68%(9/71),红细胞减少占21.13%(15/ 71),血小板减少占8.45%(6/71),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占12.68%(9/71),C-反应蛋白升高占67.61%(48/ 71),红细胞沉降率加快占50.70%(36/71),部分伴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50.70%,36/71)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42.25%,30/71),血培养阳性患者57例(80.28%)。结论枣庄市急性期布病患者临床特征不典型,对有流行病学接触史的长期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特别是伴有肌肉关节疼痛、肝脾肿大和睾丸炎者,应进行布病筛查。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巯咪唑片致重度粒细胞缺乏症的一般规律和临床特点。方法基于1例甲巯咪唑片致重度粒细胞缺乏症的病例,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2月公开发表的文献,分析甲巯咪唑致重度粒细胞缺乏症的一般规律及临床特点。结果共纳入文献44篇,包含患者49例,其中男性7例(14.3%),女性42例(85.7%),年龄(39.3±15.5)岁,日剂量为(29.9±11.9)mg,重度粒细胞缺乏症多发生于用药后1~3个月内,常有高热、咽痛等症状,大部分患者经积极治疗可好转,但仍有部分患者因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而死亡。结论甲巯咪唑可导致罕见的重度粒细胞缺乏症,临床医生应注意合理用药,以减少和避免重度粒细胞缺乏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