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给采用甲氨喋呤20mg,每日肌注1次,共五日,同时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50mg口服,每日1次,连服5日。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血β-HCG与治疗前均显著减低(P>0.05),盆腔包块大小与治疗前比较也显著变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β-HCG和盆腔包块大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提高了治愈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妊娠抑郁的影响因素和相互关系。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在产科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孕晚期女性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孕妇的一般情况(涵盖生物、心理、社会等多因素),以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估孕期抑郁发生情况。采用SPSS24.0对比晚期妊娠女性抑郁组和非抑郁组之间的差异,采用AMOS21.0构建路径分析模型探索孕期抑郁的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结果1 059名晚期妊娠女性抑郁发生率为11.1%(118/1 059)。构建的路径分析模型拟合效果较好(GFI=0.912,AGFI=0.901,RFI=0.920,CFI=0.931,RMSEA=0.033)。路径分析结果提示孕晚期焦虑、孕妇此次妊娠的心理准备、孕妇文化程度对孕晚期抑郁发生既有直接效应,也有间接效应(三个因素的总效应分别为0.381、-0.140和-0.156);睡眠状况和孕期居住方式仅产生直接效应(分别为0.136、0.107);居住区域、家庭月收入、社会支持程度仅产生间接效应(-0.175、0.103和0.102)。结论路径分析模型提示,在影响孕晚期女性抑郁的直接和间接因素中,孕妇的居住区域、家庭月收入、孕期居住方式与文化程度不易改变,可通过对焦虑、社会支持、睡眠状态及妊娠的心理准备等因素进行干预,减少抑郁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化内科焦虑、抑郁型患者进行分型和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患者心理状况改善进行护理干预,使患者回归到正常心理状态。方法针对消化内科焦虑、抑郁的患者40例进行探讨,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0人,一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对照组,一组患者进行针对焦虑、抑郁有效地护理措施,此组为观察组。在出院时进行将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量表问卷调查,并进行临床效果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出院时焦虑、抑郁患病率以及出院时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消化内科患者焦虑、抑郁型的患者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了疾病的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3例不同原因引起的非创伤性乳糜胸病例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期提高对非创伤性乳糜胸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的认识。方法对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3例非创伤性乳糜胸,包括胸部淋巴管畸形相关2例、非结核性感染相关1例进行回顾,同时以"淋巴管瘤"加"乳糜胸""淋巴管畸形"加"乳糜胸""感染"加"乳糜胸"为关键词在CNKI和万方数据库上搜索,并以"lymphatic malformation"AND"chylothorax""lymphangiomatosis"AND"chylothorax""infection"AND"chylothorax"在PubMed进行搜索并筛选。结果在淋巴管畸形相关的案例中小于18岁6例,大于等于18岁5例,男6例,女5例,发热3例,不发热8例,首发症状中均有胸闷胸痛等胸腔积液表现。乳糜液性状中有记载的4例为血性,1例为乳白色。治疗方法中7例手术治疗,1例放疗,2例药物治疗,1例自动出院后失访。转归中6例存活,3例死亡,2例不详。在感染相关的乳糜胸案例中,男2例,女2例;3例乳糜胸乳糜液呈乳白色,均以药物治疗;4例均无乳糜胸致死的报告。结论非创伤性乳糜胸相对不常见,非乳白色的胸水依然需要警惕乳糜胸的可能。非创伤性乳糜胸病因复杂多样,预后与病因可能相关,胸部淋巴管畸形所致乳糜胸相比非结核感染性乳糜胸预后差,且更多的需要手术干预。
简介:摘要目的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他汀类药物作为常规降脂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而肾功能不全已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高危因素。为了给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同时保护肾功能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旨在分析他汀类药物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一2015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抗凝、抗栓、溶栓等常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尿蛋白、尿酸、甘油三酯(TC)、血清总胆固醇(TG)等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通过对比分析,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TC、TG均有所下降;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尿蛋白、尿酸、TC、TG、血清肌酐(Scr)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中患者各项指标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时,加入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尿蛋白、尿酸、TC等水平,使肾脏得到有效保护,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外孕采用米非司酮二联保守治疗的疗效。方法对89例宫外孕患者进行分组,根据是否采用米非司酮二联保守治疗作为分组的依据,对照组43例,占48.31%,单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46例,占51.69%,采用米非司酮二联保守治疗;以治愈率、输卵管通畅率、血β-HGG转阴时间、包块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二次用药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作为疗效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输卵管通畅率均大于对照组,血β-HGG转阴时间、包块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二次用药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不显著(P>0.05),未见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米非司酮二联保守治疗可作为宫外孕的理想治疗方案之一,较单用甲氨蝶呤治疗,可协同提高疗效、促进病情转归和改善预后,且安全性较高,不额外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借鉴采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牙周炎非手术治疗(基础治疗)对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探索在高原地区对慢性牙周炎的控制、治疗及长期维护疗效。方法将84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牙周基础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龈上洁治,对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高海拔地区35-50岁年龄患者中以中度牙周病为主,占68%;51-65岁年龄患者中重度牙周病患者占79%。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PPD、CAL、SBI、PLI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6个月与3个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既往的单纯龈上治疗。在高海拔地区,非手术治疗配合定期维护,在较短时期内可使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病情保持稳定甚至好转。
简介:摘要目的联合p57染色和短串联重复(STR)基因分型,探讨具有复杂遗传学特征的双胎妊娠的分子病理诊断思路。方法收集2015—2019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组织形态学特征提示葡萄胎的双胎妊娠10例患者资料,采用EnVision法行p5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PCR-毛细管电泳法检测STR基因分型。结果患者年龄23~36岁,平均29.5岁,其中7例为接受人工辅助生殖技术而受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3例患者的绒毛组织呈"绒毛异质性"p57染色模式,经STR分型确认为伴有完全性葡萄胎的双胎妊娠,其中1例患者确诊为持续性滋养细胞疾病。5例患者的绒毛组织呈p57一致阳性,但STR分型结果为多倍体,提示为双胎妊娠,其中4例在≥40%的基因座显示过量的父源性基因,不能排除伴有部分性葡萄胎。另1例患者所有基因座均显示母源性基因占优势,符合不伴葡萄胎的双胎妊娠。2例p57染色同时表现为"绒毛异质性"和"细胞异质性"的患者,STR分型提示为伴有父源/双亲嵌合体的双胎妊娠。结论正确评估p57染色模式和准确解读STR基因分型结果,可以协助病理医师对具有复杂遗传学特征的双胎妊娠作出明确诊断或满足临床分流策略的倾向性诊断,协助临床制定随访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