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对骨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疼痛行为、软骨修复及背根神经节(DRG)中转录激活因子3(ATF-3)及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外泌体治疗关节炎疼痛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4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外泌体组,每组18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2组均于左后肢膝关节腔注射4 mg/50 μl单碘乙酸钠(MIA)建立疼痛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关节腔注射50 μl生理盐水作为对照。造模14天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左后肢膝关节腔注射50 μl生理盐水,外泌体组大鼠注射50 μl外泌体。于造模前1天、造模后第7、14天及给药后第7、14、28天对各组大鼠机械痛阈和热痛阈进行测定;于测试后取出相应时间点DRG,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ATF-3及GAP-43表达情况;并取出相应时间点各组大鼠膝关节,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软骨修复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外泌体组在给药后第7天时,机械痛阈值及热痛阈值均明显增加,直到给药后第28天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RG水平ATF-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GAP-43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01);膝关节水平使用国际骨关节炎研究所(OARSI)软骨评分,在外泌体给药28天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外泌体可减轻MIA诱导的关节炎疼痛,其镇痛机制可能与减轻神经损伤、促进神经及软骨修复有关,且神经修复早于软骨修复。

  • 标签: 外泌体 转录激活因子 生长相关蛋白 软骨修复 神经病理性疼痛
  • 简介:摘要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以肘外侧疼痛为特征的临床常见疾病,发病隐匿,易复发,可致前臂疼痛和手腕部力量下降,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肱骨外上髁炎治疗方法多样,效果不一,目前暂无标准治疗方法。富血小板血浆(PRP)对骨、肌腱修复具有较好效果,现已广泛用于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但PRP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技术与规范缺乏统一认识。因此,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组织中国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等领域专家制订《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临床专家共识(2022版)》,主要从肱骨外上髁炎的概念、流行病学及病理生理、肱骨外上髁炎的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PRP概念及应用成分要求、PRP制备技术质控、PRP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适应证及禁忌证、PRP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PRP在肱骨外上髁炎手术中的应用、PRP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后相关问题、PRP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后结果评估及PRP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卫生经济学评价方面,提出基于循证医学的建议,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

  • 标签: 富血小板血浆 肱骨 网球肘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疼痛行为及脊髓小胶质细胞激活、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并探讨BTX-A治疗佐剂性关节炎疼痛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完全弗氏佐剂组(模型组)和BTX-A组,每组20只大鼠。除假手术组外,其余2组均于左后肢踝关节腔注射50 μl CFA建立佐剂性关节炎疼痛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关节腔内注射50 μl生理盐水作为对照。造模成功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左后肢踝关节腔注射20 μl生理盐水,BTX-A组大鼠注射20 μl 5 U BTX-A。于造模前1天、造模后第1,3,7,14,21天及给药后第1,3,7,14天对各组大鼠机械痛阈和热痛阈进行测定;并于测试后取出相应时间点脊髓组织,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离子钙接头蛋白(IBA-1)表达及IBA-1免疫阳性细胞(IBA-1-IR)数量;另采用ELISA法、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脊髓水平TNF-α蛋白及TNF-α 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BTX-A组踝关节腔注射BTX-A后第3天时其机械痛撤足阈值及热痛阈潜伏期均明显增加,直到注射后第14天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脊髓水平IBA-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IBA-1免疫阳性细胞数量明显下调(P<0.01);TNF-α蛋白及TNF-α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BTX-A可减轻CFA诱导的关节炎疼痛,其镇痛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及TNF-α释放有关。

  • 标签: A型肉毒毒素 关节炎 疼痛 小胶质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