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应用经典名方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胸痹心痛心血瘀阻证)的研究,观察其对症状体征,心电图,血脂,硝酸甘油停减率,随访心绞痛发作次数指标的影响,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加服丹参片,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血府逐瘀汤,疗程为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心电图,血脂,硝酸甘油停减率,随访心绞痛发作次数指标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单项中医症状疗效比较:胸部刺痛(P<0.05);胸闷(P<0.05);口唇青紫(P<0.05);两组间硝酸甘油停减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心绞痛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能明显减轻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硝酸甘油停减率,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

  • 标签: 经典名方 血府逐瘀汤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 心血瘀阻证 疗效分析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21年9月-2021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同期选择在本院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50例),分析两组血清VEGF、hs-CRP水平及观察组中不同病变类型VEGF、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的VEGF、hs-CRP水平分别为(698.56±77.18)μg/L、(

  • 标签:
  • 简介:摘要胃肠道癌腹膜转移是目前临床治疗的最大难题,解决该难题的根本之道在于临床医生准确把握胃肠道癌腹膜转移的核心细胞病理学机制,基本掌握分子病理学机制,并融会贯通地运用到每一例患者诊治的临床决策过程中,做到"防""治"并举,积极预防、主动治疗。与临床治疗决策密切相关的胃肠道癌腹膜转移的核心细胞病理学机制有4点:(1)腹腔游离癌细胞或微癌灶定植于腹膜,对腹膜间皮细胞造成不可逆病理性损害;(2)定植的癌细胞进一步侵袭腹膜特定结构乳斑,启动加速侵袭性生长过程;(3)腹膜间质纤维化过程加重腹膜的结构性破坏;(4)癌细胞与乳斑中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形成促进腹膜转移癌生长的容受性免疫微环境。这4条核心细胞病理学机制互为因果,相互促进,构成腹膜转移发展的恶性循环。临床医生只要准确把握这4点,就有可能掌握临床诊治决策先机,将应对性被动治疗变为预防性主动治疗,改善胃肠道癌腹膜转移临床诊治现状。

  • 标签: 胃肠肿瘤 腹膜转移 病理机制 乳斑 间皮细胞 容受性免疫微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强化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腹泻患儿中的实施效果及对症状、肠道菌群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筛选本院于2020.01-2021.12收治100例小儿急性腹泻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展开分析,在“护理干预差异性”原则下将纳入对象分组-对比组、研究组(均n=50),分别采纳常规护理、强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症状消退时间、肠道菌群改善以及疾病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止泻时间、退热时间、大便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对比组更短;干预后,研究组肠球菌属、双歧杆菌、乳杆菌水平均较对比组更高;干预1个月后、干预3个月后,小儿急性腹泻复发率均较对比组更低(P<0.05)。结论:强化护理模式对小儿急性腹泻患儿症状消退间、肠道菌群改善以及疾病复发率降低均可起到积极影响。

  • 标签: 小儿急性腹泻 强化护理 症状 肠道菌群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在预防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中的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2月我院9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服务,实验组应用前瞻性护理。比较两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满意比例;患者对便秘的认识、便秘预防措施认知、医护遵医行为;护理前后患者焦虑心理积分、西雅图心绞痛调查表SAQ评分;便秘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满意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便秘的认识、便秘预防措施认知、医护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心理积分、西雅图心绞痛调查表SAQ评分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心理积分、西雅图心绞痛调查表SAQ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瞻性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可提高患者认知水平以及遵医程度,更好缓解焦虑和改善心功能,积极预防便秘,提高满意度。

  • 标签: 前瞻性护理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便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实施放松训练护理对其术后情绪及睡眠质量影响效果。方法:2023年1月-2024年5月为本次研究时间,纳入82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为样本病例。依据患者手术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42例,术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2例,放松训练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情绪、睡眠质量评分差异。结果:两组干预前,心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为(41.25±2.55分、45.21±3.61分),比对照组(48.36±3.16分、50.14±3.24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对其进行放松训练护理干预,能有效调节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改善睡眠质量,加速患者恢复。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放松训练 负面情绪 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