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本中心中国人群IgG4关性肾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行肾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肾组织中有大量浆细胞浸润的患者,重新测定肾活检时血清IgG4水平及肾组织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数目,结合肾外表现,筛选出确诊为IgG4关性肾病的病例,并分析IgG4关性肾病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肾脏预后。结果44 784例肾活检患者中有22例确诊为IgG4关性肾病。IgG4关性肾病最常表现为蛋白尿(86.4%)及肾功能不全(81.8%),约68.2%患者存在肾外累及。高IgG血症、高IgG4血症、低补体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86.4%、84.2%、45.5%。肾脏组织学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IgG4关间质性肾炎(90.9%),其次为膜性肾病(13.6%)。肾间质席纹状纤维化、鸟眼样改变分别占40.9%、54.5%。22例患者中,21例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2例失访,余20例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9例肾功能好转,10例肾功能平稳,1例肾功能减退并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结论IgG4关性肾病发病率低,好发于中老年男性,最常表现为肾功能不全及蛋白尿。半数以上的患者有肾外表现。高IgG血症、高IgG4血症和低补体血症是其血清学特征。最常见的肾脏病理类型为间质性肾炎;大量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肾间质席纹状纤维化或鸟眼样改变是其典型的病理特征。糖皮质激素仍是IgG4关性肾病治疗首选的一线药物。

  • 标签: IgG4相关性肾病 临床病理 间质性肾炎
  • 简介:大便通。有的人粗纤维食物吃得少,肠蠕动变慢,三五天便一次,致使食物残渣滞留,毒素被肠道吸收,成为致病因素。肠道中毒素既可招致早衰,又会导致疾病。另外,伏天温度高、湿度大,血容量相对不足,大便滞留体内,易诱发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因此,伏天一定要保持大便畅通,每天定时排便至少1次。若出现大便干结,可多吃些芹菜、莴笋、梨等食物,来增加肠蠕动,促进大便排出。

  • 标签: 三伏天 大便干结 粗纤维食物 三通 肠道吸收 食物残渣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HPLC-MS/MS)在氯霉素的筛查检测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牛奶为例进行氯霉素的筛查检测验证,首先对牛奶中的蛋白质等干扰因素通过乙腈过滤去除,检测样品的萃取则采用乙酸乙酯,富集提取后通过ThermoHypersilGold色谱柱分离试样中的氯霉素,流动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电喷雾负离子MRM模式检测。结果利用HPLC-MS/MS检测方法可有效测出牛奶中的氯霉素,且此检测法的检出限值0.004μg/kg,测定范围为0.25μg/kg~1.25μg/kg,相关系数0.9978,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7%,相对标准偏差为0.5%。结论采用HPLC-MS/MS检测法,能够有效、准确测定牛奶中的氯霉素残留量,操作过程具有显著的高效性,且重复性好。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 氯霉素 牛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金排石汤加减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尿肌酐、β2微球蛋白、尿素氮均无对比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均明显得到改善,且实验组患者在肾功能各指标上要更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半数以上患者疗效显著,且仅1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6%,而参照组仅85.4%(P<0.05)。结论:在肾结石患者临床治疗中,金排石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肾功能,提高临床治疗疗效,使患者生命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因此,金排石汤的临床应用价值巨大,值得推广。

  • 标签: 三金排石汤 肾结石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与研究临床用卡前列素氨丁醇联合米非司酮医治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效果。方法 用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院诊治的84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各42例。参照组用米非司酮,观察组用卡前列素氨丁醇联合米非司酮,比较相关情况、并发症。结果 治疗后,参照组比观察组的相关情况和并发症差,差异大(P<0.05)。结论 联合用药能促进子宫回缩,尽快止血,维持好相关情况和并发症,药物效力强。

  • 标签: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血性恶露 产褥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阶段诱导膜技术联合前后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距骨感染后全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佛山市中医院骨科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1例距骨感染患者资料。男8例,女3例;年龄23~63岁,平均37.0岁;4例为距骨开放性全脱位回植感染,3例为Gustilo Ⅲa型距骨开放性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2例为踝关节Gustilo Ⅲc损伤术后感染,2例合并踝关节内结核。行阶段序贯治疗,第一阶段手术:清创、全距骨切除、抗生素骨水泥植入,负压封闭引流;7~10 d后行第二阶段手术:更换抗生素骨水泥、再次扩创、创面闭合或皮瓣覆盖;6~12周后行第阶段手术:感染控制后,采用前后入路双钢板固定Masquelet技术重建。通过比较健侧和患侧的小腿全长评估下肢短缩情况,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AOFAS踝-后足评分和VAS评分以评价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2.2~37.5个月(平均24.3个月)随访。术后2例患者皮肤浅表坏死,1例患者腓浅神经损伤。所有患者植骨区矿化良好,踝关节融合。末次随访时,健侧和患侧下肢长度分别为(380.4±35.5)mm和(376.3±32.8)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OFAS踝-后足评分由术前(28.0±3.4)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72.8±5.4)分,VAS评分由术前5(5,6)分下降至末次随访时0(0,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例患者出现轻度内翻畸形,3例患者术后足踝关节轻度僵硬感。至随访结束,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复发和内固定物断裂。结论阶段诱导膜技术联合双钢板固定可有效控制距骨感染并能维持和重建距骨全缺损后肢体的长度以及功能。

  • 标签: 距骨 感染 骨板 诱导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