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 疝气术后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的护理价值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于 201 6 年 08 月 --201 9 年 08 月,对本院收治的 60 例疝气手术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利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之分为常规组、研究组,两组各 30 例。常规组术后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同时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均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 P < 0.05 );研究组并发症少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 P < 0.05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 P < 0.05 )。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促使疝气术后患者早日康复,而且还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在急性胰腺炎护理干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个性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自我保健能力。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率、健康信念率、自我效能率、疾病认知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护理后观察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可以减少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自我护理保健能力,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体验式学习理论构建护理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并检验该模式提高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效果。方法2019—2020年采用整体抽样法抽取某大学2016级护理本科生54名,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法,分别在护生参加护理科研体验式学习模式前及体验8个月后发放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进行调查,比较其科研能力得分的差异。结果护理本科生体验后与体验前比较,其问题发现能力[(9.43±1.37)vs.(3.96±0.93)分]、文献查阅能力[(16.24±1.64)vs.(7.89±1.53)分]、科研设计能力[(13.96±2.00)vs.(7.09±1.40)分]、科研实践能力[(12.78±1.49)vs.(8.16±1.45)分]、资料处理能力[(12.78±1.49)vs.(6.59±1.21)分]、论文写作能力[(17.41±2.31)vs.(8.28±1.46)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验式科研训练模式可以促进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简介:摘要:本文阐述了产妇生产过程中接受医护人员的看护对于生产品质的作用。案例从某医院二零一五年到二零一七年中一共一百六十例生产手术中选择,并进行深入探究,根据产妇接受的看护形式分成了参考组和考察组。参考组沿用以往的看护形式,考察组则接受医护人员的看护,由此比较两者生产的区别。两个组别对比后可以发现,考察组生产过程比较顺利,整体时间较短,顺产的几率较高,阿氏评分也相对较高,婴儿产生窒息的可能性较低。最终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孕妇接受医护人员的看护可以减少生产时间,更加顺利地进行分娩,进而降低了因为子宫收缩无力使得生产时间变长而出血的可能性,如此一来就能帮助孕妇进行顺产,保障新生儿的健康。
简介:摘要:面肌痉挛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护理技术在面肌痉挛康复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对面肌痉挛的病因、病理机制及临床表现的深入了解,结合中医理论,我们选择了针灸、拔罐、中药熏蒸等中医护理技术,并将其与西医常规康复方法相结合,形成综合康复方案。研究中,我们对选取的面肌痉挛患者实施了为期三个月的中医护理技术干预。通过对比干预前后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我们发现中医护理技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面肌痉挛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且作用持久,安全性良好。此外,中医护理技术还能调节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显示出其在面肌痉挛康复中的独特优势。综合分析,本研究证实了中医护理技术在面肌痉挛康复中的积极作用,为面肌痉挛的多元化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仍需进一步研究以优化方案,提高疗效。未来,我们期待通过更多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深入挖掘中医护理技术的潜力,为面肌痉挛患者带来更全面、更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了解护理实习生转型冲击与职业认知、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探讨影响转型冲击的各个因素,为制订护理实习生应对临床转型冲击的方案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与新护士转型冲击评价量表、护士职业认知调查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湖南省18家院校的护理实习生进行横断面调查。收回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转型冲击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护理实习生转型冲击总体得分为(64.49±16.33)分;转型冲击与职业认知呈负相关(r=-0.433,P<0.01),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r=-0.263,P<0.01);职业认知程度、拟获学历、专业选择原因、积极应对是影响护理实习生转型冲击的主要因素(P=0.00,R2=0.21)。结论护理实习生转型冲击处于中等水平,与职业认知程度、积极应对呈较强的负相关关系。院校教师与临床导师应重视和关注护理实习生因转型冲击所导致的迷茫、困惑、怀疑及定位不明的感受和体验,帮助护理实习生提高职业认知并学会积极应对转型冲击问题,提高护理临床实习教学培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能谱CT碘基值(IC)参数术前预测胃癌脉管侵犯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1年1月至11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胃镜证实为胃腺癌并行手术切除的266例患者,根据术后病理分为有脉管侵犯组(150例)和无脉管侵犯组(116例)。于术前1周内行能谱CT增强动脉期(AP)、静脉期(VP)和延迟期(DP)扫描。基于能谱CT碘图测量增强各期胃癌病灶的IC,并计算标化IC(nIC)。测量肿瘤厚度。收集患者临床病理信息,包括有无溃疡、病理T分期、病理N分期、分化程度、Lauren分型、神经侵犯、阳性淋巴结数目和阳性淋巴结比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间计量资料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分类资料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脉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联合参数。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估IC参数和联合参数预测脉管侵犯的效能,曲线下面积(AUC)的比较采用DeLong检验。结果有脉管侵犯组与无脉管侵犯组间肿瘤厚度、有无溃疡、病理T分期、病理N分期、分化程度、阳性淋巴结数目、阳性淋巴结比例、Lauren分型和神经侵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脉管侵犯组胃癌病灶的ICVP、ICDP、nICVP、nICDP值高于无脉管侵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7、4.23、4.25、6.12,P均<0.001),其预测脉管侵犯的AUC(95%CI)分别为0.674(0.610~0.738)、0.677(0.614~0.741)、0.731(0.671~0.792)、0.700(0.636~0.7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厚度(OR为1.148,95%CI 1.085~1.237,P<0.001)和nICVP(OR为209.904,95%CI 14.874~644.362,P<0.001)是胃癌脉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子,联合参数预测脉管侵犯的AUC(95%CI)为0.790(0.736~0.937),高于单一IC参数ICVP、ICDP、nICVP和nICD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7、3.29、2.10、2.60,P=0.002、0.001、0.036、0.009)。结论基于胃癌能谱CT VP和DP图像测量的IC和nIC能有效预测胃腺癌脉管侵犯状态,nICVP联合肿瘤厚度可进一步提高预测效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急性胆囊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19年4月接受治疗的74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37例)和观察组(n=3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以及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经过护理后观察组产生感染、腹痛、皮下感染及胆瘘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胆囊炎患者护理中采取舒适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改善睡眠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膜后肿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择对照研究的方式,以2021年8月-2022年8月为研究起止时间,将此时间段对前来我院就诊的88例小儿腹膜后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儿围手术期护理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对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结果:以腹痛、恶心呕吐、感染为并发症指标,对患儿并发症情况进行汇总,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6.82%,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20.45%;数据统计可知,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3.18%,对照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72.73%,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膜后肿瘤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疾病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对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