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单皮下V-Y推进皮瓣联合部植皮修复指端缺损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8月至2020年12月,对25例25指指端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创面缺损的面积达0.8 cm×0.8 cm~1.6 cm×1.4 cm,采用单皮下V-Y推进皮瓣联合部植皮的方式进行修复,皮瓣在创面的掌侧或侧方切取,皮瓣切取面积为0.5 cm×1.0 cm~0.8 cm×2.5 cm。为使皮瓣转移的距离更远,术中除了切断皮瓣的皮下纤维连接外,同时切断一侧皮下,最终使皮瓣的推进距离达0.5~1.2 cm,皮瓣切取后,供区均切取腕横纹处中厚皮片植皮关闭。术后定期门诊、电话、微信或上门随访,观察患者皮瓣外观、感觉及手指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同时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术后25例25指皮瓣及供区植皮全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并获得4个月~8年随访。皮瓣及植皮区质地优良,指纹已经重建,外形饱满,TPD达4~9 mm,手指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未主诉供区感觉不适。按照Michigan手部功能问卷评定标准,25例患者对手部整体外观及功能非常满意。按照关节总活动度(TAM)评定标准,25例均为优。结论单皮下V-Y推进皮瓣联合部植皮修复指端缺损,皮瓣切取简单、创伤小,推进距离远,修复效果好,是修复指端缺损的一种理想的方法。

  • 标签: 皮下蒂皮瓣 指损伤 V-Y推进皮瓣 修复
  • 简介:摘要1例主诉为"反复皮疹2个月、发热1个月余"的患儿就诊于深圳市儿童医院,曾被误诊为"结节性脂膜炎",经过基因及病理检查修正诊断为组织细胞吞噬性脂膜炎。本病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脂膜炎,易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上误诊率及病死率极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用自拟溃汤联合泮托拉唑来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4年5月—2017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电脑抽取125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63名,对照组62名)。对照组采用服用鞣酸蛋白合肠胃宁方式来治疗患者,研究组采用自拟溃汤联合泮托拉唑方法来治疗患者;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和黏膜病变疗效。基本资料方面两组数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均有明显疗效,研究组患者总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黏膜病变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自拟溃汤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溃结汤 泮托拉唑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颅内病变穿刺活组织检查术在高龄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机器人辅助颅内病变活组织检查术的30例高龄患者(72~93岁)的临床资料。术后均行病理学检查,同时评估机器人的手术精度,包括导航精度和穿刺精度。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法判断影响穿刺精度的临床因素。结果30例患者的穿刺针均一次性置入目标病变,且针尖均位于病变组织内。术后1例患者出现靶区渗血(血肿体积<10 ml);1例出现癫痫发作。30例患者均获得病理学检查,其中24例为肿瘤性病变,包括淋巴瘤10例、转移癌6例、神经上皮来源肿瘤5例、生殖细胞瘤3例;另6例为非肿瘤性病变,包括非特异性炎性反应4例、多发性硬化和脱髓鞘病变各1例。30例患者的机器人导航精度为(0.4±0.2)mm(0.1~0.7 mm),穿刺精度为(1.0±0.2)mm(0.6~1.3 mm),且导航精度高于穿刺精度(t=-11.64,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及是否肿瘤性病变均对穿刺精度无影响(均P>0.05),而是否存在广泛脑萎缩是影响穿刺精度的临床因素(t=-2.52,P<0.05)。结论对高龄颅内病变患者行机器人辅助的活组织检查术,其术后并发症少,穿刺精度高,但伴有广泛脑萎缩时会影响穿刺精度。

  • 标签: 脑疾病 活组织检查,针吸 老年人 机器人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颅内病变穿刺活组织检查术在高龄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机器人辅助颅内病变活组织检查术的30例高龄患者(72~93岁)的临床资料。术后均行病理学检查,同时评估机器人的手术精度,包括导航精度和穿刺精度。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法判断影响穿刺精度的临床因素。结果30例患者的穿刺针均一次性置入目标病变,且针尖均位于病变组织内。术后1例患者出现靶区渗血(血肿体积<10 ml);1例出现癫痫发作。30例患者均获得病理学检查,其中24例为肿瘤性病变,包括淋巴瘤10例、转移癌6例、神经上皮来源肿瘤5例、生殖细胞瘤3例;另6例为非肿瘤性病变,包括非特异性炎性反应4例、多发性硬化和脱髓鞘病变各1例。30例患者的机器人导航精度为(0.4±0.2)mm(0.1~0.7 mm),穿刺精度为(1.0±0.2)mm(0.6~1.3 mm),且导航精度高于穿刺精度(t=-11.64,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及是否肿瘤性病变均对穿刺精度无影响(均P>0.05),而是否存在广泛脑萎缩是影响穿刺精度的临床因素(t=-2.52,P<0.05)。结论对高龄颅内病变患者行机器人辅助的活组织检查术,其术后并发症少,穿刺精度高,但伴有广泛脑萎缩时会影响穿刺精度。

  • 标签: 脑疾病 活组织检查,针吸 老年人 机器人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游离指掌侧固有动脉近节穿支皮瓣修复手指指端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2009年3月至2021年1月,对15例16指指端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游离指掌侧固有动脉近节穿支皮瓣进行修复,皮瓣在示指尺侧、中指两侧、环指桡侧近节侧方设计切取,切取面积1.8 cm×1.2 cm~4.5 cm×2.2 cm,皮瓣内携带指掌侧固有神经背侧支及0.5~4.5 cm的指掌侧固有动脉主干,皮瓣切取后,供区指掌侧固有动脉再重新吻合者3例3指,移植吻合者2例2指,不吻合者10例11指,将皮瓣内携带的指掌侧固有神经背侧支与受区手指残端的指掌侧固有神经缝接,恢复皮瓣的感觉,供区均切取腕横纹或肘横纹处皮肤植皮关闭。术后定期门诊、电话或微信随访,观察患者皮瓣外观、感觉及手指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5例16指皮瓣及供区植皮全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术后随访4个月~12年,皮瓣质地优良,外形饱满,TPD达7~11 mm,手指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未主诉供区感觉不适。按照Michigan手部功能问卷评定标准,15例患者对手部整体外观及功能非常满意。手指活动度按照TAM评定标准,15例均为优。结论指掌侧固有动脉近节穿支游离皮瓣血管解剖恒定,供区隐蔽、创伤小,皮瓣切取简单,效果好,是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的一种理想的方法。

  • 标签: 指掌侧固有动脉 穿支皮瓣 指损伤 修复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硫氧化还原蛋白1(Trx-1)和环氧化酶2(COX-2)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诊治的1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组织取自本院胸外科手术切除的肺癌标本(取肺癌组织及距离肿瘤边缘>2 cm的癌旁组织)。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P)法检测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Trx-1和COX-2的表达。分析Trx-1和COX-2阳性率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计量资料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Trx-1和COX-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肺癌组织中Trx-1和COX-2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63.33%(76/120)比20.0%(24/120)、59.17%(71/120)比15.0%(18/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89、48.289,P<0.05)。Trx-1和COX-2阳性率在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程度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34、15.191、22.166、13.752、8.277、11.974,P<0.05),Ⅲ期、有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程度低分化患者Trx-1和COX-2阳性率显著高于Ⅰ期+Ⅱ期、无淋巴结转移、高分化及中分化等患者。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癌组织Trx-1和COX-2阳性患者平均疾病进展时间为(20.54±2.63)个月,3年生存率为37.10%(23/62);其他患者平均疾病进展时间为(23.61±3.18)个月,3年生存率为63.79%(37/58),Trx-1和COX-2阳性患者患者平均疾病进展时间和3年生存率显著低于未过量表达患者(t或χ2=5.778、8.543,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Trx-1和COX-2均呈高表达,可用于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情及预后。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硫氧化还原蛋白1 环氧化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