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相关生化指标和胰腺体积改变来评估胃癌调强放疗(IMRT)后胰腺亚临床功能损伤,并探讨通过剂量学预测以及剂量限制来降低胰腺剂量。方法回顾性选择接受45 Gy术后辅助放化疗且无胰腺基础疾病的胃癌患者30例,勾画胰腺并评估剂量及与计划靶体积(PTV)解剖位置关系。分析放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血清脂肪酶和血清淀粉酶以及胰腺体积值变化。应用Pearson分析上述生化指标和体积值变化与胰腺剂量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剂量学预测阈值。探讨IMRT中剂量限制可行性。结果30例患者胰腺体积为37.6 cm3,其中89%包在PTV内。胰腺Dmean为45.92 Gy,其中胰头、胰体、胰尾Dmean分别为46.45、46.46、45.80 Gy。患者空腹血糖值变化不明显。放疗后6、12个月血清脂肪酶分别较放疗前下降66%、77%(P<0.001),血清淀粉酶分别下降24%、38%(P<0.001)。22例胰腺体积在放疗后18个月内下降了47%。ROC曲线分析得出胰腺V45Gy对放疗后6个月脂肪酶、淀粉酶以及12个月淀粉酶下降1/3具有最佳预测价值,切点值为V45Gy<85%;胰腺Dmean对放疗后12个月血清脂肪酶下降2/3具有最佳预测价值,切点值为Dmean<45.01 Gy。按"整个胰腺"和"PTV外胰腺"限量后胰腺V45Gy分别下降11%和7%、胰腺Dmean分别下降2%和2%、胰尾Dmean各下降3%。结论血清脂肪酶和血清淀粉酶在胃癌术后辅助放疗后6、12个月出现明显下降,胰腺体积在放疗后18个月内出现了明显缩小。胰腺V45Gy<85%和Dmean<45.01 Gy是血清脂肪酶和淀粉酶下降的剂量预测值,相应剂量学限制可以一定程度降低其剂量。

  • 标签: 胰腺 剂量体积 亚临床功能损伤 胃肿瘤/调强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局部晚期胃癌根治术后(>D1术)放化疗,影响预后的因素和患者的复发模式,探讨术后辅助放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08—2020年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术后辅助放化疗的171例胃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用Kaplan-Meier法计算复发率和生存率,log-rank法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全组中位随访时间63个月,随访率93.6%。Ⅱ期和Ⅲ期患者分别占31.0%和66.7%。3级及以上急性胃肠道反应和血液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8.8%和9.9%。总计166例患者完成了整个放化疗方案,期间无不良反应相关死亡病例出现。复发模式方面,17例患者出现局部区域复发,29例患者出现远处转移,12例患者出现腹膜种植转移。1年、3年及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3.7%、66.3%及60.0%。1年、3年及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5.5%、62.7%及56.5%。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周围神经侵犯和淋巴结转移率为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胃癌术后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患者耐受良好,不良反应可接受,有利于肿瘤局部控制并可提高患者长期生存获益。淋巴结转移率可作为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对于局部区域复发高危患者,应考虑术后辅助放化疗。

  • 标签: 胃肿瘤/放射疗法 胃肿瘤/放化疗法 淋巴结转移率 辅助治疗
  • 简介:摘要手术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根治性治疗手段,而术后复发率高是影响其疗效的主要因素。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放疗对于肝癌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广泛证实。本文从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术前及术后放疗、窄切缘术后的辅助放疗、微血管侵犯术后的辅助放疗、肝移植手术前的桥接放疗、局限于肝内初始不可切除肝癌的转化性降期放疗方面,探讨肝癌手术前后放疗的现状和未来前景。虽然放疗是肝癌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但仍需前瞻性、随机、对照的Ⅲ期研究,以获得更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进一步确立放疗在肝癌治疗中的地位。

  • 标签: 肝肿瘤/外科学 肝肿瘤/放射疗法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肝细胞癌发生及发展过程中易侵犯门静脉形成门静脉癌栓,由于预后极差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影响肝癌整体疗效提高的瓶颈。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最佳治疗方法仍存在争议。随着技术的发展,放疗对于门静脉癌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广泛证实。个体化及综合治疗的进一步优化是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探讨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放疗及综合治疗的现状和未来前景。

  • 标签: 肝肿瘤,原发性 放射治疗 门静脉癌栓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可切除胃癌综合治疗模式的现状,为进一步优化胃癌综合治疗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手术并具有完整治疗资料的265例可切除胃癌患者。详细记录患者临床特征、术前检查、病理结果、手术和围术期治疗情况以及疗效。分析诊治过程与规范指南的差距,了解胃癌综合模式的变化趋势。结果2008年(早年组)和2013年(近年组)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分别为127例和138例,其中行D2根治术的比例分别为52.8%和60.1%(P<0.01),淋巴结清扫数目≥15个为5.5%和52.8%(P<0.01),中位淋巴结清扫数目由6个提高到16个,两组接受新辅助化疗患者分别为2.4%和3.6%(P=0.55)。早年组中接受单纯术后化疗和术后辅助放化疗比例分别为62.2%和2.4%,近年组中的分别为58.0%和8.0%(P=0.04)。此外,术后化疗早年组79例(62.2%),近年组80例(58.0%)(P=0.48)。结论胃癌根治术水平不断提高,治疗逐步规范,但距离日韩等标准的D2根治术还存在差距;术后辅助放疗在内的辅助治疗可使患者获益,但仍有部分应接受辅助治疗的患者未接受治疗,胃癌的综合治疗还需进一步加强。

  • 标签: 胃肿瘤 治疗模式 综合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鼻咽癌和宫颈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下降是否为预测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的潜在指标。方法回顾分析2017—2018年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调强放疗联合紫杉醇脂质体和铂类同步化疗并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鼻咽癌和宫颈癌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评估单核细胞最初下降、下降到最低水平、最终增加到正常值的天数是否显著少于中性粒细胞相应变化时间。此外,对中性粒细胞数目绝对值(ANC)减少程度和基线单核细胞数目绝对值(AMC)关联性进行χ2检验。结果两周期同步化疗AMC的变化趋势与ANC的变化趋势均一致,AMC最初下降、下降到最低水平、最终增加到正常值的天数明显少于ANC(4 d∶6 d、4 d∶10 d、10 d∶16 d,P<0.001;5 d∶6 d、6 d∶9 d、7 d∶12 d,P<0.001;),但并未发现单核细胞基线值与随后发生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AMC<0.4×109)∶(AMC≥0.4×109)=32∶63,P=0.172]。结论单核细胞计数减少是预测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的重要潜在指标,也是指导下次监测中性粒细胞计数时间及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的重要指标。

  • 标签: 同步放化疗 中性粒细胞减少 单核细胞减少 鼻咽癌 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宫颈癌术后IMRT中通过分析两种骨盆的定义方法以及骨盆受量的影响因素来评估和预测骨盆的剂量,为宫颈癌术后IMRT中骨盆的保护提供参考。方法选择60例骨盆未限量的宫颈癌术后IMRT患者,按照解剖方法和Mell方法勾画两种骨盆轮廓(骨盆解剖、骨盆Mell),基于骨盆解剖限量重新设计治疗计划后分析两者的剂量关系。应用Pearson法分析相关性,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影响骨盆解剖剂量的因素并建立剂量预测模型。结果骨盆解剖、骨盆Mell体积分别为925.82、1141.20cm3(P=0.000)。骨盆解剖与骨盆Mell剂量存在相关性(r>0.622,P=0.000),前者剂量明显大于后者;两者V10、V20、V30的关系分别为y=-8+1.01x、y=-13+1.05x、y=-4+0.9x。文献推荐骨盆Mell限量标准(V10≤90%、V20≤75%、V30≤60%)经计算得到相应骨盆解剖限量标准为V10≤97%、V20≤83%、V30≤70%。骨盆解剖限量后可降低受量,其中V10、V20、V30、Dmean分别降低3.64%、12.69%、12.02%、6.93%(P=0.000、0.000、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骨盆解剖重叠在PTV内的相对体积是骨盆解剖剂量的影响因素(P<0.05),当重叠体积<18%时骨盆限量易达到剂量限值要求。结论宫颈癌术后IMRT中两种骨盆定义方法均能应用于临床,骨盆限量能显著降低其剂量。骨盆重叠在PTV内的相对体积是骨盆剂量的独立影响因素,重叠体积小于18%的患者其骨盆限量后易达到剂量限值要求。

  • 标签: 宫颈肿瘤/调强放射疗法 骨盆 剂量学
  • 简介:摘要近年来,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与肿瘤发生、炎性肠病、肠道放射损伤的关系越来越受到研究者重视。源于核事故调查、临床研究、动物模型探索等多种证据证实,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可作为评估肠道放射损伤暴露水平与严重程度的生物标记物。本文综述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与肠道受照剂量、放射损伤的关系,为评估肠道放射损伤风险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肠道菌群 代谢物 放射损伤 生物标记物
  • 简介:摘要急性放射性肠损伤是腹盆腔放疗患者常见并发症,然而目前没有有效的临床防治手段。作为益生菌和肠道共生菌的乳杆菌属对肠道健康有诸多益处。临床前研究发现乳杆菌属可以防治急性放射性肠损伤,其机制为保护肠隐窝干细胞、维持肠道屏障及抗氧化等。临床研究提示放疗前1周开始口服足量含乳杆菌属的复合益生菌有助于预防放疗导致的腹泻,并且口服乳杆菌属有治疗放疗后腹泻及减轻放射性直肠炎的趋势,目前没有相关不良反应的报道。

  • 标签: 乳杆菌属 急性放射性肠损伤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SIOPE指南勾画全脑全脊髓放疗患者的全脑靶区,验证原计划中未勾画的亚结构欠量情况,为全脑全脊髓放疗儿童患者全脑复发风险的研究提供证据,同时为SIOPE指南全脑靶区勾画临床应用积累经验。方法选择12例全脑全脊髓放疗的儿童患者,根据2018年SIOPE指南在原有全脑靶区CTVold (全脑组织加筛板)基础上增加勾画亚结构CTVsub (包括眶上裂、圆孔、卵圆孔、颈静脉孔、舌下神经管、内听道以及视神经),合并且外放形成PTVnew。在CTVold基础上往前下方向(颅底方向)外放15mm、其余方向外放3mm适当修改后形成简易PTV (PTVrough)。按照PTVold设计CRTold、IMRTold计划,按照PTVnew设计CRTnew、IMRTnew计划,按照PTVrough设计CRTrough计划。评估基于CTVold靶区的亚结构的遗漏及其基于各个计划的欠量情况。结果若基于CTVold勾画,则有78.6%的眶上裂、71.99%的圆孔、96.76%的卵圆孔、88.5%的颈静脉孔、97.71%的舌下神经管、99.48%的内听道以及100%的视神经体积被遗漏。基于CRTold、IMRTold计划亚结构的处方剂量覆盖分别仅为91.70%、89.83%。基于CRTold、CRTnew、IMRTold、IMRTnew、CRTrough计划,分别有16.66%、3.57%、20.83%、1.78%、1.19%的亚结构发生欠量。在所有的亚结构欠量中,38.36%、46.58%的欠量分别发生在CRTold、IMRTold计划中。其中欠量最少、最多的分别为圆孔(0%)、卵圆孔(36.66%)。结论按照SIOPE指南,在全脑全脊髓放疗患者全脑靶区勾画时,传统的脑组织勾画(包括筛板)将会遗漏部分靶区并且会欠量,其中卵圆孔欠量最严重而在IMRT计划中遗漏靶区的欠量更明显;基于亚结构勾画的计划将明显改善其欠量情况;选择左右对穿照射技术时,采用简易PTV方法可以获得近似的靶区剂量覆盖和危及器官保护,但还需要临床的进一步验证。

  • 标签: SIOPE指南 全脑全脊髓照射 靶区勾画 亚结构
  • 简介:摘要放疗是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肿瘤性合并症的存在可能会增加放疗急性和晚期不良反应,影响放疗的顺利实施。本文拟对多种常见非肿瘤性合并症(包括糖尿病、艾滋病病毒感染和炎症性肠病)对肿瘤患者放射性正常组织损伤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糖尿病 艾滋病病毒 炎症性肠病 不良反应 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带金属植入物患者放射治疗计划剂量计算准确度的方法。方法利用具有金属伪影消减技术的CT模拟机对插入金属棒的CIRS调强模体和8例椎体中植入了钢钉并接受放疗的患者进行扫描,在获得的常规CT图像、金属伪影消减技术CT图像及对其金属区域进行密度填充的图像上设计治疗计划。在模体中比较单个射野及IMRT计划的计算结果与剂量测量结果,同时对患者IMRT计划中金属植入物及其伪影对照射剂量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基于常规CT图像的放疗计划中,射野入射路径未通过金属区域时,单个射野的剂量计算误差为3.85%,通过金属区域时射野计算误差范围达4.46%~74.11%。IMRT计划中存在入射路径通过金属区域的射野时,其误差可能超出临床可接受的范围,计算误差随这种射野所占剂量权重的增加而变大。当采用密度填充及伪影消减技术处理图像后,上述单个射野的计算误差分别为1.23%和0.89%~4.73%,IMRT计划的剂量误差为1.84%。若单独采用密度填充技术处理金属区域,IMRT计划的剂量误差为1.88%。基于常规CT图像的患者IMRT计划中,受金属植入物及其伪影的影响,实际靶区受到的最小剂量、平均剂量及处方剂量覆盖率较计划结果下降,危及器官剂量相近。结论基于常规CT图像的放疗计划中,入射路径通过金属区域的射野可能产生较大的剂量计算误差。如果植入的金属材料已知,在计划系统中对金属区域进行密度填充能有效提高计划的剂量计算准确度。伪影消减技术能显著改善图像质量,进一步减少剂量计算误差,对于配备这种功能的CT机进行带金属植入物患者的模拟定位时应作为常规技术。

  • 标签: 金属植入物 调强放射治疗 剂量计算 准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