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应用股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辅助患者的远期疗效,量化心脏术后VA-ECMO患者的生存结局,识别远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2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ICU因单独CABG后心源性休克接受VA-ECMO治疗的108例患者,其中男84例,女24例;中位年龄62(55,67)岁,中位体质量指数25(23,27)kg/m2。37例(34%)有左主干病变,56例(52%)行不停跳CABG。按照ECMO后3年生存结局分为生存组(35例)和死亡组(73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差异,Cox回归分析识别ECMO后3年死亡的相关风险因素。结果108例中,65例(60%)成功脱离ECMO,49例(45%)生存出院,35例(32%)生存至ECMO撤机后3年。中位ECMO辅助时间、ICU滞留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3,5)天、8(5,12)天、20(13,29)天。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ECMO后3年死亡独立相关的因素包括高龄(HR=1.06,95%CI:1.03~1.10,P<0.001)、左主干病变(HR=1.62,95%CI:1.00~2.60,P=0.048)及正性肌力药物评分(HR=1.09,95%CI:1.03~1.17,P=0.007)。本组年龄≥60岁、左主干病变及正性肌力药物评分>60分的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88(95%CI:0.80~0.95),优于SOFA评分0.80(95%CI:0.71~0.89)。结论心脏手术后VA-ECMO患者的整体生存率较低,但生存出院的VA-ECMO患者远期预后良好。高龄、左主干病变及正性肌力药物评分是ECMO撤机后3年内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心脏术后难治性低心排血量综合征(PCCS)启动体外膜肺氧合辅助(VA-ECMO)时乳酸水平对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144例成人PCCS行VA-ECMO辅助的患者临床资料。按照安装ECMO时乳酸水平分为两组:低乳酸组(54例)和高乳酸组(90例)。比较两组患者VA-ECMO辅助情况和临床预后。结果144例中92例(63.9%)成功撤机,52例(36.1%)生存出院。与低乳酸组患者比较,高乳酸组启动VA-ECMO辅助时血管活性药物指数(48.2±9.7对24.6±8.5)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12.2±2.9对9.6±2.1)较高,VA-ECMO辅助期间肾脏功能衰竭需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较多(68.9%对35.2%),成功撤机率(53.3%对81.5%)和出院生存率(68.5%对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CMO启动时高乳酸水平是影响患者临床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比值比11.9,95%置信区间2.9~48.0,P<0.05)。结论成人PCCS患者行VA-ECMO辅助时,乳酸水平(>8.6 mmol/L)较高的患者临床预后较差。乳酸水平有助于判断成人PCCS患者启动VA-ECMO辅助的时机。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重基序家族蛋白(TRIM72)在肺腺癌组织及外周血、胸腔积液中的表达。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18年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肺腺癌患者80例,并以同时段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TRIM72表达检测。采用TRIM7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对外周血、胸腔积液进行检测,并分析临床数据。结果TRIM72主要表达于正常气道上皮细胞中,而在肺腺癌组织中几乎不表达。肺腺癌患者外周血TRIM7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8.727,P<0.05),与癌胚抗原呈负相关性(r=-0.556,P<0.001)。癌性胸腔积液TRIM72水平明显低于炎性积液(t=10.09,P<0.05)。采用TRIM72、CEA、CA125等指标对肺腺癌诊断作受试者工作曲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7、0.746、0.651,cut-off值分别为110.629 ng/L、4.535 μg/L、33.965 U/ml,TRIM72同时联合CEA及CA125曲线下面积可达0.934。结论TRIM72可能作为肺腺癌诊断的生物学标记物,与肺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误吸的影响因素并探讨误吸与远期生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年4月至2013年12月因慢阻肺急性加重同时进行放射性核素唾液法误吸检测的住院患者53例,其中男48例,女5例,年龄53~90(72.5±9.3)岁,分析其临床资料。通过病历管理系统记录的联系电话进行持续电话随访,以患者死亡为随访终点,记录死亡原因,通过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危险因素。结果最后1例患者到达随访终点时间为2017年2月20日,从第1例患者进行误吸检查至最后1例患者随访结束时间跨度为58个月。53例中16例放射性核素唾液法误吸检测阳性(16/53,30.2%),年龄稍高于非误吸者(76.0±6.8比70.9±9.9),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64)。年龄≥70岁人群误吸发生率为14/35,70岁以下人群误吸发生率为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误吸阳性者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肺炎比例高于阴性者(11/16比9/37,χ²值为9.383,P=0.002);53例接受误吸检查,随访结束时41例发生因慢阻肺急性加重住院,阳性者年平均急性加重住院次数为(1.6±1.3)次,阴性者为(1.5±1.2)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例死亡,死亡患者年平均急性加重住院次数高于存活者(2.3±1.4比0.9±0.9,P=0.001);误吸患者死亡主要诊断为重症肺炎,非误吸患者死亡主要诊断为肺性脑病(均P<0.05),存在误吸的慢阻肺患者中位生存期约为3年,而非误吸慢阻肺患者中位生存期约5年;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年龄是患者远期生存唯一影响因素。存在误吸的慢阻肺患者长期生存的高危因素为:既往入住ICU和合并肺炎。结论慢阻肺患者70岁以上人群中,误吸发生率高;与没有误吸者比较,存在误吸的慢阻肺患者肺炎发生率高、中位生存期短。年平均急性加重住院次数越高,死亡风险越大。影响误吸患者长期生存的高危因素是重症肺炎和既往入住ICU的病史,高龄患者误吸阳性率高,提示高龄慢阻肺患者死亡可能因为误吸的不断影响造成;为了提高误吸慢阻肺患者的生存时间,需重视误吸的防治。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穿刺点对比单穿刺点腰硬联合麻醉在剖腹产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差异。方法:在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本院对60名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进行了临床研究。对照组采取单穿刺点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应用双穿刺点腰硬联合麻醉,对比镇痛效果。结果:经过比较后发现,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剖腹产术中采取双穿刺点对比单穿刺点腰硬联合麻醉,能够进一步提升镇痛效果与安全性,值得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