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非口源性口臭的相关性,为有效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无牙周疾病和全身疾病(上消化道疾病除外)的口臭患者33例,然后进行14C呼气试验检测胃内Hp感染情况。对存在Hp感染的口臭患者根据自愿原则行标准剂量PPI三联抗Hp治疗(7d),1月后复查14C呼气试验,了解Hp根除率,同时复查口臭情况。另选取无口臭志愿者20例,行呼气试验检测胃内Hp感染情况,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3例口臭患者Hp感染27例,Hp的阳性率为81.8%,无口臭志愿者20例Hp感染8例,占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7例存在Hp感染口臭患者中20例行抗Hp治疗后,1月Hp根除17例,占85%,根除Hp的口臭患者复查口臭缓解14例,占82.3%;另7例未行抗Hp治疗的口臭患者口臭缓解1例,占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P感染是引起非口源性口臭的重要原因之一。清除HP可以有效缓解大部分非口源性口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miR-33的变化,分析miR-33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NAFLD患者(NAFLD组)、于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T2DM组)、伴NAFLD的T2DM患者(NAFLD合并T2DM组),各25例。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检测四组研究对象血清中miR-33水平及其他生化指标。分析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T2DM组、NAFLD合并T2DM组在病程、用药史、并发症发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NAFLD和T2DM合并NAFLD组的血清miR-33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其中合并者的血清miR-33水平最高(P<0.05)。四组的收缩压、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尿酸(UA)、肌酐(Scr)、谷酰转肽酶(GG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合并NAFLD组的收缩压、TG、GGT和TC水平高于T2DM组(P<0.05);T2DM合并NAFLD组的FPG、HbA1c高于NAFLD组(P<0.05)。miR-33水平与收缩压、FPG、HbA1c、TG、UA、GGT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P<0.05)。miR-33、收缩压、FPG升高均会增加T2DM患者发生NAFLD的风险(OR=8.999,1.083,2.071,P<0.05)。结论血清miR-33是T2DM、NAFLD疾病的影响因素,是T2DM患者伴有NAFLD的危险因素,可能通过参与调控糖脂代谢进而影响代谢疾病的发生及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miR-33的变化,分析miR-33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NAFLD患者(NAFLD组)、于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T2DM组)、伴NAFLD的T2DM患者(NAFLD合并T2DM组),各25例。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检测四组研究对象血清中miR-33水平及其他生化指标。分析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T2DM组、NAFLD合并T2DM组在病程、用药史、并发症发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NAFLD和T2DM合并NAFLD组的血清miR-33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其中合并者的血清miR-33水平最高(P<0.05)。四组的收缩压、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尿酸(UA)、肌酐(Scr)、谷酰转肽酶(GG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合并NAFLD组的收缩压、TG、GGT和TC水平高于T2DM组(P<0.05);T2DM合并NAFLD组的FPG、HbA1c高于NAFLD组(P<0.05)。miR-33水平与收缩压、FPG、HbA1c、TG、UA、GGT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P<0.05)。miR-33、收缩压、FPG升高均会增加T2DM患者发生NAFLD的风险(OR=8.999,1.083,2.071,P<0.05)。结论血清miR-33是T2DM、NAFLD疾病的影响因素,是T2DM患者伴有NAFLD的危险因素,可能通过参与调控糖脂代谢进而影响代谢疾病的发生及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性及利拉鲁肽对其的影响。方法选取NAFLD患者(N组)和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C组)各39例,收集其一般资料,测定血清中NLRP3、白细胞介素(IL)-1β、IL-18的水平,分析2组指标差异及其相关性。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NC组,n=10)和高脂饮食组(HF组,n=20),分别给予普通和高脂饲料喂养;喂养12周后,将HF组随机分为HF组(n=10)和利拉鲁肽组(100 L组,n=10),分别给予0.5 ml/kg灭菌等渗盐水和100 g/kg利拉鲁肽2次/d皮下注射。4周后检测各组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中NLRP3炎性小体及炎症因子的蛋白表达情况。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或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组和C组年龄、性别、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平均血小板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以及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总胆固醇和总胆汁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相比,N组的收缩压、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血肌酐、碱性磷酸酶(ALP)、NLRP3、IL-1β、IL-18、甘油三酯、血尿酸、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白细胞计数均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和总胆红素则低于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P3与收缩压、BMI、空腹血糖、血肌酐、IL-1β、IL-18、甘油三酯、血尿酸、GGT、ALT、AST呈正相关,但与总胆红素和HDL-Ch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NC组相比,HF组体质量、肝脏质量、血清生化指标(甘油三酯、AST、ALT)、肝脏中NLRP3炎性小体及炎症因子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经利拉鲁肽治疗后,与HF组相比,100 L组各指标均明显下降。结论与健康体检者相比,NAFLD患者炎症相关指标、体质量、血脂和肝功能相关指标均有明显改变,大鼠模型上的研究结果也与此一致;对NAFLD大鼠的利拉鲁肽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NFALD,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NLRP3来改善肝脏的炎症及脂肪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