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墓碑的起源,始于秦代以前。早期为用以引棺木人墓穴的木柱,汉代以后改用石,称为石碑。碑上始书文字,用以记载逝者生平事迹功勋等,以垂久远。碑最初随棺木埋于地下穴内,后来逐渐竖于墓前墓后,称为神道碑。古碑碑首往往有穿孔,即为贯索引棺而下之遗象。碑刻总称为碑碣,方者为碑,圆者为碣。

  • 标签: 墓碑 清代 京郊 生平事迹 神道碑 秦代
  • 简介:三、台区的清代墓碑1.三路居一带的清代墓碑广安门、右安门以外地区现分属宣武区、丰台区管辖,该地区历史上曾有多处墓冢坟地。据《北京图书馆藏北京石刻拓片目录》,这一带仅清代墓葬碑文拓片就有以下数十张:湾子村康熙十年鼐格墓碑、诰封碑;太平桥顺治十二年法哈王公墓碑、诰封碑;康熙十二年西纳海诰封碑;柳巷村顺治十八年觉罗图尔玛墓碑;菜户营康熙十八年白尔黑墓碑;西局村康熙二十二年法都墓碑、诰封碑;康熙四十年吏部尚书介山墓碑;东局村康熙十八年沙克素墓碑;水口子村顺治十四年布哈墓碑;白石桥穆哈达墓碑;曹家坟康熙二十四年都统议政大臣跨渣墓碑;大井村阿兰泰家族墓碑(共十余通);雍正六年富宁安谕祭碑;

  • 标签: 墓碑 清代 北京 郊区 图书馆藏 康熙
  • 简介:海淀区的清代墓碑1.五塔寺石刻艺术博物馆内的清代墓碑西直门外动物园后身的长河北岸,有一座创建于明代永乐年间的真觉寺,清代乾隆二十六年大修后,因避雍正帝胤稹名讳,改名为大正觉寺。上世纪初,大正觉寺被毁,仅存建于明成化九年的金刚宝座佛塔,成为大正觉寺具有代表性的象征。须弥座式台基上的五座金刚宝塔,其造型兼有古印度与中国古建筑风格,是典型的中外合璧建筑。久而久之,以五座金刚佛塔叫响的五塔寺成为该寺之俗称,真觉寺或大正觉寺反倒没人提及了。1986年10月,五塔寺被辟为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十多年来,该馆共收集保存了2400余件珍贵石刻文物,分成功德碑、墓志铭、会馆碑、宗教碑、石雕艺术等七个展区供游人参观。

  • 标签: 清代 墓碑 艺术博物馆 京郊 建筑风格 石雕艺术
  • 简介:2004年10月中旬,王林兄应顺义文管所之邀,与我同去顺义区考察清代墓碑。先后拍摄抄录了福建提督马负书墓碑(诰封、谕祭、墓碑三合一)、山西布政使布哈之父塞赫诰封碑、杭州将军一等男范建中谕祭碑、和勤亲王永璧墓碑等。

  • 标签: 墓碑 清代 京郊 顺义区 布政使 将军
  • 简介:六通州区的清代墓碑1.通州北关环岛的清代墓碑(1)大学士张允随家族墓碑冯其利兄在《北京档案史料》2002年第2辑中,撰文介绍了通州徐辛庄草寺村的清代乾隆年问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允随家族墓地。除东坟院的张允随墓外,西坟院还有其祖父福建绍武知府张一魁、父驿盐道张惟远墓。1958年以后,墓地仅存的5通驮龙碑被陆续拉倒运走,有关部门给予暂存。

  • 标签: 墓碑 清代 京郊 通州区 档案史料 大学士
  • 简介:1.长沟镇的清代墓碑(1)西甘池村顺承郡王的三通墓碑房山区长沟镇自古以来以河流及地下泉水众多而出名,东、西、南、北甘池村至今仍保留有数眼泉井,以西甘池村的最为有名。即使天遭大旱,这里依然是泉涌如常,水流不断。清代帝后拜谒西陵路途驻跸的行宫之一,便建于山势逶迤、风景秀丽的长沟镇南正村。因山美水佳,此地逐渐成为埋葬王公贵戚的风水宝地。顺治九年三月,清朝第一代顺承郡王勒克德浑薨逝后,以其立祖,始建墓于长沟镇西甘池村。从此,在漫长的260余年间,顺承郡王家族共有11位郡王先后葬此,形成规模宏伟的清代王爷家族墓地。

  • 标签: 清代 墓碑 京郊 第一代 族墓地 行宫
  • 简介:和硕柔嘉公主坟坐落在门头沟区龙泉镇东龙门村,当地人称耿王坟,因和硕柔嘉公主额驸靖南王耿继茂第三子耿聚忠葬此而得名。

  • 标签: 门头沟区 墓碑 清代 京郊 龙泉镇 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