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三分之一的脑卒中患者遗留有失语症,言语交流困难作为失语症患者最普遍的临床表现,将导致患者产生情绪障碍、交流参与减少甚至生活质量降低。与痴呆患者不同,卒中后失语患者对于已经获得的语义知识仍有能力进行辨别认知,但与正常人相比,无法进行随意提取、正确命名。已有研究证明在言语治疗中,语义治疗与语音治疗相比具有更长的疗效维持时间。其中,语义特征分析疗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行为学治疗效果。但是,受损脑区的功能是否重塑仍未可知。探索大脑的语义处理过程,需要明确是"什么"类别的语义特征产生激活,在"哪里"可见激活中心及相关活动,"何时"产生活动并通过描述时间顺序,对"如何"进行处理产生影响。文章为了明确具有特定语义特征的训练素材其治疗效果在神经影像学方面的证据,综述了语义特征在空间、时间、频率关系上对大脑功能活动的影响,并对临床及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区组循环范式下图片命名任务中全脑在时间、空间维度内的变化,以及不同语义相关程度对脑区激活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成年右利手志愿者10例。采用区组循环范式,包括相同类别图片命名任务和不同类别图片命名任务。应用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检测图片命名任务中全脑在不同时间窗内的激活强度。结果在视觉相关时间窗内,相同类别图片命名任务的左侧额极(1.421±0.468)、右侧额极(1.431±0.435)、左侧眶额回(1.601±0.620)、右侧眶额回(1.567±0.556)、左侧额上回(1.899±0.062)、右侧顶上回(5.218±0.678)和左侧舌回(5.016±0.088)激活高于不同类别图片命名任务(1.038±0.217,1.131±0.235,1.312±0.316,1.253±0.340,1.710±0.151,4.538±0.478,4.275±0.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语义相关时间窗内,不同类别图片命名任务的左侧中央旁小叶(3.176±0.392)、右侧楔叶(4.190±0.330)、左侧扣带回后部(2.430±0.196)和右侧扣带回后部(2.405±0.236)激活高于相同类别图片命名任务(2.594±0.254,3.626±0.560,2.038±0.115,1.990±0.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语音相关时间窗内,不同类别图片命名任务的左侧颞上沟(3.709±0.274)、左侧颞上回(3.901±0.380)、左侧颞中回(3.340±0.380)、左侧颞横回(4.449±0.265)、左侧缘上回(3.205±0.308)、左侧岛叶(3.140±0.204)、左侧扣带回前部(2.217±0.194)和右侧扣带回前部(2.341±0.167)激活高于相同类别图片命名任务(2.662±0.300,2.503±0.342,2.614±0.324,2.633±0.281,2.663±0.278,2.248±0.284,1.818±0.315,2.005±0.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时间窗、语义相关程度导致脑区激活差异。在视觉相关时间窗内,相同类别图片命名任务时前额叶优势激活,可能与持续注意和类别判断有关;在语义加工和语音编码时间窗内,不同类别图片命名任务时左侧颞叶、左侧岛叶及双侧边缘系统为主的优势激活,与语义处理和语音自省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15至2020年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过敏性疾病就诊患儿常见吸入变应原的临床分布特征及其变化。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就诊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怀疑过敏性疾病并进行了血清吸入变应原特异性IgE(sIgE)检测的患儿(0~14岁),sIgE检测采用Phadia1000检测系统的放射变应原吸附试验荧光酶联免疫法。分析这6年期间变应原的特征及变化趋势,计数资料使用构成比描述,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共纳入4 608例次检测,患儿共4 575例,年龄(5.4±2.9)岁、中位数5.0岁,男性3 176例(68.9%)、女性1 432例(31.1%),北方地区患儿4 294例次(93.2%)、南方地区患儿295例次(6.4%)、未知地区19例次(0.4%)。入组患儿的常见变应原为点青霉、分枝孢菌、烟曲霉、交链孢菌混合物(1 956/4 457例次,43.9%)及交链孢霉(276/630例次,43.8%),其次为蒿(300/889例次,33.7%)、葎草(12/38例次,31.6%)及豚草、蒿、雏菊、蒲公英、黄花混合物(909/2 874例次,31.6%)。6年间霉菌、草花粉、树木花粉过敏均呈上升趋势,霉菌(2015年38/130例次、29.2%,2020年1 574/3 233例次、48.7%)、草花粉(2015年11/77例次、14.3%,2020年1 069/3 072例次、34.8%)上升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8.953、49.559,P=0.000);树木花粉呈上升趋势(2015年1/10例次、10.0%,2020年516/2 122例次、2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1.111,P=0.292)。尘螨(2015年36/146例次、24.7%,2020年321/1 408例次、22.8%)、宠物毛皮屑(2015年7/33例次、21.2%,2020年411/2 398例次、17.1%)变应原阳性率基本保持稳定(χ2 =0.258,P=0.611;χ2 =0.379,P=0.538)。2015年最常见的变应原为霉菌(38/130例次、29.2%),其次为尘螨(36/146例次、24.7%),而2020年最常见的变应原仍为霉菌(1 574/3 233例次、48.7%),其次为草花粉(1 069/3 072例次、34.8%)、树木花粉(516/2 122例次、24.3%)。结论霉菌可能是北京地区过敏性疾病患儿最常见的吸入变应原,随着时间的推移,草花粉、树木花粉逐渐超过尘螨成为除霉菌之外的常见变应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