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我国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曾于2013年制定《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年)》,但随着近年来对干眼研究的逐步深入、认识的不断加深及诊疗设备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干眼诊断和治疗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原共识已无法满足临床实际工作的需要,亟需进一步完善一系列标准化、规范化的干眼诊疗流程,制定新的相关专家共识或操作指南,同时加强干眼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推动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为广大干眼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干眼诊疗建议专家组于2019年1月12日在广州召开讨论会,对目前我国干眼领域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围绕干眼定义的新认识、功能异常性干眼新概念、干眼诊断与分类的建议、干眼的精细化和规范化治疗以及干眼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和推荐意见。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具有顽固症状的轻中度干眼患者的双眼调节集合功能及相关干预对此类患者主观症状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就诊的103例轻中度干眼患者,经过3个月的常规治疗后,眼表疾病指数(OSDI)下降≥12.5分为症状改善组,其余为顽固症状组。评估所有患者双眼调节集合功能、OSDI、泪膜破裂时间(TBUT)、泪液分泌试验(ST)、角膜荧光素染色(FL)。顽固症状组患者在常规干眼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对调节集合功能异常的矫正干预,8周后再次复查上述指标。比较顽固症状组、症状改善组中双眼调节集合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及顽固症状组治疗前后双眼调节集合功能、OSDI及泪膜稳定性的变化。结果103例干眼患者中,43例常规治疗有效为症状改善组,男18例,女25例,年龄(27±6)岁;60例常规治疗后效果不佳为顽固症状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30±6)岁。顽固症状组双眼调节集合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症状改善组(100%比72.1%,P<0.001)。40例顽固症状者在评估双眼调节集合功能后,增加针对双眼调节集合功能异常的相关矫正干预8周。8周后OSDI较前明显下降[(23.4±16.0)比(40.6±15.7)分,P<0.001],但ST、TBUT、FL未见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双眼调节集合功能异常在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干眼患者中发生率很高,对调节集合功能进行干预可改善这些患者的主观症状。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凝胶和凝胶基质治疗中度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纳入2015年8月至2019年4月在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及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和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5个单位符合条件的中度干眼患者,采用动态随机化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rb-bFGF凝胶和凝胶基质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周对患者的干眼症状进行评分,并进行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和角膜荧光素钠染色等检查,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周行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并观察用药后的药物刺激性。定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威尔科克森符号秩检验或曼-惠特尼U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²检验。结果共100例患者纳入研究,84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男性25例,女性59例;年龄(43±14)岁;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后2、4周,试验组干眼症状总评分分别为(7.17±3.60)、(5.95±3.25)分,对照组分别为(7.01±3.25)、(6.32±3.85)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试验组的(9.48±3.88)分(t=6.226,6.563)和对照组的(9.15±3.58)分(t=4.693,4.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周,试验组BUT分别为4.00(2.40,5.00)、4.64(3.00,5.00)s,较治疗前的3.72(2.00,4.39)s均明显延长(Z=-2.485,-3.152;P<0.05);治疗后2周,对照组BUT为4.41(2.79,5.12)s,较治疗前的3.89(2.09,4.25)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953,P>0.05);治疗后4周,对照组BUT为 5.21(3.00,5.02)s,较治疗前明显延长(Z=-2.485,P<0.05)。治疗后2、4周,试验组SⅠt结果分别为 7.31(3.75,10.00)、8.50(4.00,11.00)mm,较治疗前的6.69(2.00,8.13)mm均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31,-2.236;P<0.05);治疗后2、4周,对照组SIt结果分别为6.82(2.00,8.25)、6.86(3.00,9.25)mm,较治疗前的6.50(2.00,7.75)mm均无明显增加(Z=-0.179,-1.161;P>0.05)。治疗后2、4周,试验组和对照组角膜荧光素钠染色点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多(均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2个组的干眼症状总评分、BUT、SⅠt结果及角膜荧光素钠染色点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4周,试验组结膜印迹细胞染色分级和杯状细胞数量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03,-3.308;P<0.05);对照组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195,-0.095;P>0.05)。治疗后4周,2个组结膜印迹细胞染色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83,P<0.05),而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62,P>0.05)。治疗期间2个组大部分患者均认为药物无刺激性,仅有少部分患者出现眼部刺激症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90,P>0.05)。结论rb-bFGF凝胶和凝胶基质均能有效改善中度干眼的症状和体征,但rb-bFGF凝胶在促进结膜上皮细胞修复和增加杯状细胞数量方面较凝胶基质有明显优势。(中华眼科杂志,2021,57:930-938)